壮锦,作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它不仅浸透着历代手艺人的心血,还承载着壮族人民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与鲜明的地域特色。那幺,它起源于何时?又有怎样的发展与变化呢?

樊道智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系研究生

   万辅彬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系  硕士研究生导师

据考证,1974年,出土于广西平南县石脚山遗址的两件原始陶纺轮属于新石器时代。这说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广西就已经有了纺织。其后,平乐银山岭战国墓葬也出土过1件陶纺轮;而到了汉代,墓葬中随葬纺轮的现象更为普遍,随葬的绣织品也相当多。也正是从汉代起,壮锦开始了它的曲折经历。

“滥觞期”——汉代

1976年,贵县(今广西贵港市)罗泊湾一座汉墓出土了橘红色回纹残片和20件陶纺轮。这些残片和早期壮锦的纹样非常相似。这从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壮族人民早在汉代就已掌握了织布技术,品种主要有麻织品和丝织品。可以说汉代是壮锦的“滥觞期”。

成熟期——唐宋元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大量汉人南迁,壮族地区原有的纺织技术与汉民族带来的先进纺织技术得以融合与发展。到了唐代,壮族地区养蚕业得到迅速发展,为壮锦的织造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而此时,壮族人民所织的蕉布、竹子布、麻布、丝布等9种布料已被列为宫廷贡品。

据宋代周去非于《岭外代答》中记载:“邕州左、右江蛮,有织白锬,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中都之线罗,而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桂海虞衡志》亦有言:“锬亦出两江州峒,如中国锦罗,上有遍地小方胜纹。”其中,“锬”特指一种素色方格纹棉织品,以单色调方格纹图案为主,具备了早期壮锦厚重、质朴的基本特征。可见,宋代的壮锦织造技艺已趋成熟。

历经唐宋时期的发展,至元代,壮锦在色彩、图案及规模上都有了较大发展。这点从元代费着的《蜀锦谱》可见一斑:“广西锦二百疋花样,真红锦一百疋:大窠狮子锦、大寨马大球锦、双集云雁锦、宜男百花锦,青绿锦一百疋:宜男百花锦、青绿云雁锦。”

鼎盛期——明清

明代,壮族人民在吸收、借鉴蜀锦与云锦织造基础之上,织锦工艺越来越精湛。据魏睿《西事珥》记载,明代万历年问,织有万字菊花、万字菱纹及龙风纹图案的壮锦已成为皇室贡品。这一规定从清初持续到清朝末年。但与明代不同的是,此时的壮锦亦允许被百姓使用。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壮锦越来越流行,并成为广受商贩和老百姓青睐的畅销品。正如《粤西琐记》所言:“壮妇手艺颇工,染丝织锦,五彩斓然,与绎丝无异,可为裀褥。凡贵官富商,莫不争购之。”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壮锦的织造得到进一步推广,甚至出现了“家家有织机、妇女人人能织锦”的场面。清代诗人莫震在《忻城竹枝词》中亦描写过壮族人民织锦的盛况:“十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临鸡乍唱停梭后,又听砧声杂臼声。”从明朝初期至清朝末年,无论在织锦技术,还是织锦规模,壮锦都进入到全盛时期。

衰落期——清末民国时期

清末,广西逐步沦为英、法帝国的殖民地及势力范围。这一时期,大批廉价的洋纱、洋布进入广西,使得广西壮锦手工业遭受了极大冲击。民国初年,由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壮锦发展亦受到巨大挑战。尤其桂系军阀为了补充军粮,从壮族地区大量征兵、征粮,甚至征布,手工业发展几乎全部停滞,壮锦亦无所幸免。在重重压力下,壮锦逐步走向衰落。

曲折发展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自1954年始,广西在盛产壮锦的忻城、靖西、宾阳、融水等地创办了4家壮锦织造厂;1987年,为进一步提高壮锦生产效率与质量,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这4家织锦厂投入资金170多万元,购入现代织锦机器代替老式“竹笼机”。经过一系列改革,广西壮锦的市场化道路一步步走向成熟,并远销发展中国家及欧美发达地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在政府的扶持与引导下,壮锦重获新生,进入了新发展阶段的“小高潮”。

然而这股“小高潮”还未来得及翻出“大浪”,却再次陷入低谷。20世纪90年代,随着工业化、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各种优质纺织品层出不穷,以传统手工生产为主的壮锦产业再次受到冲击。市场逐渐萎缩,部分企业不得不停滞生产,壮锦生产再次走向衰微,至今仅靖西和宾阳两家织锦厂还在勉强维持。

振兴与展望

2017年明,国家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振兴传统工艺”。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将“壮锦”列为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壮锦再次迎来发展的“第二个春天”。但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方向在哪里?怎幺走?这些都值得深思,需要更多人关注和保护壮锦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吴伟峰馆长提供的黑地橘红色回纹锦残片。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壮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谭湘光创作的壮锦横幅壁挂。

类似于白锬的素色壮锦。

由靖西织锦厂李村灵厂长提供的靖西壮锦越风系列组合壁挂。

参考文献: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校注[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吴伟峰.壮族织锦技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