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华 刘海军 文贵杰

在钓鱼城隔着嘉陵江遥遥相望的合川城区,是合川区重点打造的一条集聚餐饮与休闲娱乐的嘉滨路。这条不起眼的街道,近几年新增了不少小微企业,也隐藏了不少大隐于市的“高人”,既有名声在外的手艺人、观念新潮的年轻创业者,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陈记皮雕制作技艺重庆市合川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志强、“合川工匠”米露制作的皮雕画与细工花簪在这里属于小众手艺,尤显特别。

自学细工花簪的“80后”

从鸭嘴码头沿着涪滨路向上至行约4千米处,就是米露开设的“蚍蜉造簪”工作室。米露是一位专注于细工花簪的“80后”,虽然年轻,但在手工艺这条路上已经走了近10年。

到访时,米露正在指导几位学徒制作细工花簪,有的做配件,有的组装,动作很熟练,全程几乎没什幺语言交流,眼里只有手上的细工花。看得出来,几位学徒学习的时间已经不短。

“当代细工除了发饰也适用于耳饰、胸针等装饰,完全可在日常生活中佩戴。而我们用布料制作的花簪大多以花鸟纹样为主题,故称为‘细工花簪。”因为这种手工艺比较小众,米露特意向我们介绍它的制作工艺:细工花簪主要有染色、浆布、切布、制作底托、捏制花瓣、组装捆绑等,工序并不复杂,主要是需要手艺人的耐心和经验。在现场,只见手艺人拿起一片被切成小方块的布片,用镊子几经翻折,再用热熔胶枪粘牢固定在底托上,一朵花瓣的雏形就显现出来,然后再经过手艺人的巧手创意拼接、组合与加工,一支精致的梅花发簪就完成了。在工作台上,堆满了菊花、莲花、桃花、牡丹、芙蓉等各式半成品的花簪、发夹、胸针等,以及各种花花绿绿的布片、珠链等原材料。

“现代手工艺的很多步骤都发生了变化,现代工具和审美观念的更替带来的改变是非常惊人的。”米露对现代工具的改进有很深的体会,替代剪刀、裁刀的轮刀,不仅存放、携带方便,使用起来也更利索;快干黏合剂与热熔胶枪的运用也让制作方式简单、便捷了不少。“但传统制作的美感和仪式感依然令人心生敬意和温暖,所以在关键的地方我仍会保留手工的痕迹。”

随着销量提升和客户反馈,米露也在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设计。现在的产品主要聚焦真丝加皱布的细工配饰系列,并逐渐将中国风和日本元素融合,希望兼顾到中国和日本两大市场。“我们现在的订单大多来自网上,而且多是销往日本。”据米露讲,细工花簪适合配搭传统服饰,尤其是汉服、韩服、日本和服,多用于成人礼、婚礼、祭祀等重要场合。

做一只快乐的蚍蜉

“以前制作汉服配饰需要把各种零件拼合组装在一起,而制作细工花簪虽然也有一个这样的过程,但更灵活,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重新设计,加入一些新的东西,形成自己独有的产品。”提到制作细工花簪,米露的眼里有光。据她讲,其实她并非一开始就做细工花簪,从2013年接触手工艺,经过编手镯、织流苏手链、团扇等小型手工艺品,后来才偶然看到细工花簪,“当时就觉得这花簪很漂亮,且材料容易购买、成本不高、制作也不难,因为我有基础,所以这些对我来说都比较简单,有些东西一看就知道材料哪里买、制作的关键在哪里、如何染色。”

基于这样的考虑,2015年米露辞职,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制作与运营中。首先是解决产品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米露很快就掌握一套成熟的制作工艺,产品种类也丰富起来,在网店推出后,很快就有了成效,销量和反响都非常好。这让她增添了不少信心。

2016年,在外闯荡的米露留意到家乡合川对小微企业有不少扶持政策,加上结婚成家,于是决定回乡创业。回到家乡后,随着生活渐渐稳定下来,网店也渐渐走上正轨,订单越来越多,她开始召集人手,先后招了近10名学员——主要是贫困、留守和有身体障碍的女性。“细工花簪制作说难也不难,只要静得下来、肯钻研,上手还是很快的。”米露的学员里有一名女孩,因为身体有缺陷,从小自卑,性格内向。经过米露的细心指导,女孩上手很快,不仅学到了手艺,也能挣钱补贴家用,现在人也开朗、自信了很多。

2020年,米露成立了这间“蚍蜉造簪”工作室,终于将家里的小工坊变成线下的手工店。如今,她的网店里已经有了头饰、胸针等数十个系列品种。“如今,生意好时,营业额达上万元。虽然不多,但对于一个三四线小县城的小工作室而言,我已经很满足了。”米露还特别提到,她制作的细工花簪市场价在40-2000元之间,且100-300元之间的产品更受消费者欢迎,接下来,她打算在这个价格区间内重点开发。

2018年、2021年,米露先后获评“巴渝巧姐”与“合川工匠”。而且,凭借细工花簪和成熟的电商运营经验,她还被合川区妇联“乡村振兴·三江巾帼电商平台”招募为首批女性电商经纪人,依托这一平台,她可以预约派单和收购,将制作的产品进行回收、销售,帮助更多人实现在家就业。“在这个世界里,蚍蜉很微小,但这个世界的多元化正是由千千万万的蚍蜉组成的。我想做一只快乐的蚍蜉,也希望经过我的培训,更多舍不得或离不开这个小城市的人能够通过手艺生活得更好。”

从冷兵器“玩”到皮雕画

在合川城区嘉陵江与涪江交汇处,是当地人最熟悉的鸭嘴码头,不远处有一家专注于制作皮雕画的皮雕工作室——西梦工作室在众多工作室中尤为显眼。尤其是门口那辆带皮雕装饰的军绿色的“挎子”,金属的冷硬与皮革的柔软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路人不得不多看上几眼。

西梦工作室是退伍军人陈志强开设的,他身上有着东北硬汉的气魄与豪爽,因为这点,让他结识了很多不同行业的朋友。在采访短暂的接触中,明显能感觉到这位出生于1974年的中年汉子仍保留着一种“玩”的特质。

“早年我们家就是做这一行的,祖上陈美珍在光绪年间就开始利用脱硝的牛皮制作披肩、护腰、烟荷包、牛皮囊袋等皮制品,并将图案上色打磨制成皮雕画。现在也算是传承家族手艺吧!”陈志强的家族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从事皮雕和皮雕画制作,鼎盛时期他们家的皮雕制品不仅遍及合川区三汇镇周围,还远销四川、贵州、陕西、广东等地。在他的记忆中,老家三汇镇窄口村的香树林陈家院子到处都是他童年的身影,而这也是陈记皮雕制作技艺真正的发源地。当年提到三汇陈记皮雕画技艺,十里八乡都会竖起大拇指。

走进西梦工作室里,最吸引人的就是各种尺寸的皮雕画。“这些都是近几年做的,有些是为了展示,有些是客户定制还没来得及带走。除了一些传统的花草、鸟兽等,还有一些带有本土地域特色的题材,比如钓鱼城、历史人文‘八景。”循着陈志强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展架上的皮雕画,立体感和艺术韵味十足,透露出一定的国画和书法功底,而刀刻打压晕染的细节又展现了精湛的皮雕技艺。

“刚买来的牛皮非常沉,而且皮料的臭味非常‘冲鼻子,把上面的油脂和脂肪剔除干净后,就用块状的盐巴或者桉树叶、桉树皮汁浸泡,进一步做脱硝处理……”提起皮雕制作,陈志强滔滔不绝,“但皮雕除了制作技艺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牛皮。”为此,他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了西藏、新疆等盛产牛皮的地方。正是这6年的经历,他感动于爱人的不离不弃,两人顺利地走到一起,直到后面女儿出生,并为其取名“西梦”,这也是如今西梦工作室的由来。

成了家,陈志强渐渐“收心”了,于2011年在三汇镇开设了陈志强工作室,开始制作皮雕画。凭借家族传承下来的皮雕画技艺,将西藏、新疆6年的生活经历全部沉淀到皮雕画创作上。

“中国的皮雕画艺术,早在唐宋时期就兴盛于民间,到现在已有上千年历史了,而在欧美才兴盛不过两三百年。早年,我国的皮雕画制作的马鞍、箱包等远销到欧美等地,当欧洲马术和高尔夫俱乐部发现皮雕画装饰更能彰显皇家贵族气质、威严后,皮雕画开始兴盛起来,后来渐渐传到美国、日本等地。虽然他们一直在发展皮雕画,但至今仍未把握到我们的传统皮雕画制作技艺的精髓。”在新疆、西藏的经历,让他对皮雕画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为自己完全有信心把皮雕画做好。

“皮雕画制作比皮雕复杂得多,从起稿开始,要经过选皮、裁皮、脱稿、刀刻、打压、填充、油染、荫干定型、防染处理等工序后,才能定格装裱。”通过几年摸索,陈志强在家族传承的皮雕画基础上,探索出了一种复古创新模式,希望制作一件具有北宋风格的中国古典战袍,向钓鱼城致敬。

皮雕师的机车梦

在西梦工作室,除了各种皮雕画外,还有刀鞘、马鞍、弓弩套,以及腰带、靴子、皮夹克、机车边箱等各种与机车相关的东西。“从小我就对机车这种有金属感、机械感的东西感兴趣。”由于小时候家境优越,陈志强从小对皮雕这种又脏又累的活不感兴趣,而是对祖上留下来的清代佩刀、枪头等冷兵器或是凤凰牌自行车、长江750边三轮等甚感好奇与喜爱。

后来,随着年龄增长,这一喜好并没有丝毫减弱,反而因为部队的磨炼,让他更痴迷于带金属感的东西。但这一状况在他30岁那年发生了变化。2004年,他专程跑到北京参观国际冷兵器展览,当他看到世界顶级大师制作的刀剑,却没有合适的刀鞘、剑鞘时,内心被触动了。“好马配好鞍,当时心里感慨万千,非常遗憾,我想做出最好的皮制剑鞘去匹配最好的刀剑。”

这次启发让他决定将传承的皮雕技艺与爱好结合,传承皮雕画的同时,也研制刀鞘、剑鞘、弓弩外套等,彰显古代冷兵器的文化内涵。

这算是陈志强决定传承皮雕画制作技艺的初衷,但后来,经过几年尝试摸索,他进一步将皮雕画与机车文化相结合。陈志强是一个机车爱好者,热衷于机车改装,是合川第一个申报民间摩托车俱乐部的人。

“机车的阳刚和皮雕画的柔软恰好可以中和,与机车搭配的皮雕画不仅要求线条对称明朗、立体感强,还要做到精致细腻,画风大胆,以凸显机车的狂野奔放与气派。”如今,凭借对机车的喜爱和机车文化的了解,他制作的皮夹克、边包等广受客户喜爱,在圈子里小有名气。

后来,陈记皮雕受到摩托车企青睐,与重庆“鑫源摩托”合作,为其定制皮雕画装饰的机车配件。2016年,在重庆国际摩托车展上,他带去了一台由机械与皮雕画完美融合的鑫源棍王400型摩托车,手工缝制的皮雕画装饰边包、油箱包、坐垫等配件,让大家看到了不一样的机车文化,也认识到皮雕画的另一种玩法。

“就算看似简单的简约风,实际上对手工技艺要求也是很高的,例如最简单的针脚距离和松紧、缝线拉扯力度等,看操作似乎没什幺难度,但真正上手也没那幺容易。”随着现在事业走上正轨,孩子渐渐长大,他那颗躁动的心又开始不安分起来。他说,接下来要圆他的“西梦”——骑着他的挎子,寻找好牛皮,拜访好艺人,一路向西,为梦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