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延果

评价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后驱力。学校首先要正确看待并合理应用外部评价的非专业性,学校的教师评价应是发展性评价,着眼于提升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课堂评价应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协商、沟通、共同进步的过程;对学生的评价应有多维标准、形式多样,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多元化路径。学校用上述评价长期影响师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能优化学校文化,用评价力推动学校发展。

学校处于评价之中,既包括社会、社区、政府对学校的评价,也包括学校的自我评价、学校对校内管理和学生成长的评价。评价是一种力量,它从价值实现程度的视角对已经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测评和判断,通过反馈、反思,再到驱动学校的发展,彰显评价改革力。作为校长,该如何用好这种力量?

外部评价:正确看待,合理利用

学校处于社会中,为周围社区居民的孩子提供教育,自然会受到百姓的关注。学校又是国家教育的实施主体,是各级政府监管、督查的对象。这样来看,学校一定会有来自外部的社会评价,处于被评价之中。

仔细观察和分析会发现,这些评价一类是简单的直觉式评价,多是由社会非专业人士,特别是社区家长作出的。他们根据自己感受到的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水平,特别是中高考成绩,对学校作出评价。第二类是由教育内部人士作出的,他们可能是个别的家长、社会有识之士、政府管理者,他们深谙教育道理和人的成长规律,会客观地、较全面地对学校的办学水平作出评析和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是专业性的评价。第三类是网络上所谓的排名、投票,甚至假借政府部门之名,进行各种角度的推举或“揭秘”等活动。这多是受商业利益影响而为,往往以偏概全,最终目的是赢得眼球和点击率。

当面对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时,这些评价可能一致,又经常各执一词,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说法。究其原因是评价的标准不一,目的各异,是在作出评价时所依据的事实不一样所致。作为校长,作为教育的业内人士,作为“懂得”教育之人,要正确看待和利用好外部评价。当面对来自外部的夸奖或批评时,校长一是要关注、辨别、思考,不盲目跟风,更不能随意调整、更改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方式。二是要以自己明确的育人目标,用丰富的课程设置、学生强劲的发展后劲对外部评价作出回应,以此影响社会和公众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三是要用好外部评价,汲取有益信息,灵活地将其转化为学校内部的发展动力。

几年前,石家庄一中发出了“学校要做周围社区教育文化的引领者”的呼吁,坚持自己“生命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为己任,培养出一大批文化成绩高,综合素质好,发展后劲足的优秀人才,树起了扎实推行素质教育的旗帜,影响着周围民众评判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

教师评价:促进专业发展

每所学校都会对教师的工作业绩作出评价。但从评价的目的和过程看,有两种价值取向,一种是着眼于对教师已完成的工作作出鉴定和评判,主要目的是为教师的聘任、晋升等提供依据,被称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另一种是着眼于教师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用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更多地关注教师工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被称为发展性教师评价。

两种评价着眼点不同,采取的评价方式也有所不同,能达到和实现的评价目的也不尽相同。在具体的教师评价中,必须根据学校的发展状况、教师队伍结构,特别是学校的教师文化特点,将两种方式相结合,灵活应用,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多年来,石家庄一中培养和积累了一大批专家型教师。如何使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持续的发展?如何破“五唯”,破除“证书摞证书”的教师晋升桎梏?学校将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以发展性评价为主,采用多种形式,从多个维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评价,用评价激励教师的再成长。

学校提出“人人都做教育家”的教师队伍发展目标,建立了教师生命成长促进体系,确立了特级教师、优质课堂、特贴专家、拔尖人才、职称评定、优秀教师、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8个与校内教师工作业绩相衔接的教师成长奖励评价,每一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专长、能力特点选择自己的成长道路。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用以记录、留存每一位教师的专业业绩,每年年底,通过“教育教学年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进行展示和奖励,既激励了大家,又为他们后续的发展确定了目标。

学校还建立了校内学术组织,如学术委员会、学科教研室、高考研究会、教育理论研究会、青年教师研究会、特级教师工作室等,为不同学术特点和专业偏好的教师提供参加相应组织的机会,让教师的能力在学术组织中得到培养和施展,让教师的生命价值在学术研讨中得到彰显。

石家庄一中构建了包括师德师风、星级教师、业绩评审、全员聘任的基于大数据的循证教学评价、基于经验观察的课堂调研评价等多维评价体系。评价过程更关注教师的成长,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鼓励不同层级、不同阶段的教师朝着教育家的方向不断前进;教师评价更关注教师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不仅关注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也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发展需求,多角度、多方面评价,真正起到激励、诊断、反馈、调节、交流、互促的目的。

课堂评价:课程落实的保障

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课堂的效率决定了课程目标的落实程度,课堂评价就是要评估课堂活动对目标的达成情况。我们认为,对课堂的评价,还应该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协商、沟通过程,应使所有的评价参与者共同进步,获得专业发展。

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评价功能的发展性原则,评价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原则,要灵活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三是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原则,不仅要评价教学的结果,还要评价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理解和运用,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课堂上师生的活动等各方面;四是以学论教的原则,以学生在课堂上呈现的状态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在这里,评价的形式很重要。课堂评价的形式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之分。教师的自我评价就是教师课后对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可以是质性的,也可以是量化的。只有教师自己意识到课堂中的问题,才有可能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教学。他人评价是外在于授课教师的,但往往是客观的,能够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

因此,课堂评价必须有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学校对课堂教学应有状态和成效的要求。课堂评价必须是多维度的,要坚持质性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课堂评价必须有沟通协商的过程,即课后座谈会,最终目的应该是所有参评者的共同提升。

近几年,石家庄一中研制、构建了“生命课堂”,实施了“基于互联网的课内翻转课堂教学”。全体任课教师参与制定了《教师自评提纲》《课堂他评提纲》和《课堂评价量表》,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内容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构建起了学校课堂观察与评价的标准。每周一次的同组听课评课活动,通过课后座谈,保证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确保了课程目标的落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堂教学评价不论资历、教龄的界限,全方位覆盖各年级。所有教师全员参与调研与评估,聚焦生命课堂,调研课堂教学几大要素的实施情况与策略。科学评价各项目落实情况,真实、有效地收集、分析、例证数据,为每位教师、每一学科、每个年级以及学校整体的课堂进行数据画像,让教师、管理者能通过数据画像了解课堂实施情况,明晰课堂优化的改进点和途径。

石家庄一中构建了线上基于大数据的课堂实施效果评价与线下的基于经验观察的课堂实施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课堂评价,通过数据的分析、调研的力量,全面了解课堂实施的整体情况,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为教师课堂改进提供量具,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实现师生同享共赢。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如果学校里只剩下了分数,那好学生就只有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所说的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好的学生了。可是,不同的人的智力特长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因为分数在当前中高考等升学考试中的重要性,就忽视学生在其他智能方向上的发展。

学校应该有意识地设计针对不同智力特长学生的评价体系,以多种形式、多样的方法、多种可能的途径,让不同特长的学生都得到激励和发展。这可以是动笔动手的考试,可以是一次集体活动,还可以是一次比赛,一次展示,一次推举等。学校要构建起能够让各种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和肯定的评价体系,用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学生的多元评价,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对作业的评价,表现在与学生谈话、问题解答中,以及教师的用语、态度。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帮助他人,及时发现、肯定学生点滴的进步。每一位教师只有从心灵深处树立起欣赏学生的每一步成长、每一个亮点的意识,才能够真正用日常的一言一行促进学生的健全成长。

近几年,石家庄一中从我与他人、自我认知、求知探究、健全成长、激励与惩戒五个维度构建了学生生命呵护体系。每一个维度都设计有学生评价,保证了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除学习之外的学校生活各个方面得到鼓励和褒奖。如“每周一星”是学校每周要评选、表彰曾经对学校、他人或社会做出过贡献,哪怕是一件小事的同学,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院士评选”是每年在全校范围遴选自己的“科学院院士”和“文学院院士”,分别鼓励在自然科学和文学创作方面有兴趣又有探索的同学的特长发展。此外,学校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都让同学的各种特长得以展现。

评价制度化:优化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多年积淀形成的师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无形的力量。校长可以通过评价的导向功能,用评价长期影响师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从而优化学校文化,利用文化的濡染力量,推动学校工作,从而实现用评价力提升领导力。

校长可用教师评价引导日常教学行为和教研活动方式,形成发展性的教师文化;学校还可通过多元的学生评价,促进发展个性、崇尚真理学风的形成;课堂评价要方式多样、内容全面,促进形成彰显生命活力的课堂文化;校长还要善于用制度的评价功能管理好日常校务、师生活动,形成与办学理念相一致的制度文化。

在用评价优化学校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评价的思想、价值观念在学校的所有评价活动中一致,而且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一致;二是要长期坚持,使其制度化。一种评价体系只有长期作用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评价的力量才有可能影响学校的文化,进而优化学校文化。

几年来,石家庄一中建立起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堂评价、课程评价等一整套评价体系,与学校的课程体系、生命呵护体系相互配合、共生互融,直指办学理念的落实、育人目标的实现,通过长期的实施,正在优化着学校文化。

评价,通过对学校教育活动的事实判断,进而做出价值判断,再反过来作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就像一种后驱力,推动着学校的发展。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全面落实,正是将评价力转换为学校发展的引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