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思汉 陈烟兰

当今世界的发展形势愈加复杂,气候变化、食物短缺和能源危机等挑战对基础教育领域提出新的育人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方案”)中明确提出要“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各门课程原则上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并将其纳入义务教育学业水平评价体系。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学生围绕主题,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衔接课堂与日常生活的桥梁,社会性科学议题(Socioscientific Issues,SSI)本身就是融多学科为一体的真实性情境议题,因此能够作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载体。对此,本文以SSI跨学科主题学习为切入点,探讨其内涵、设计原则和活动框架,以期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提供参考。

SSI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

作为真实性情境议题,SSI将科学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其答案具有开放性,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概念、思想和方法来解决。有别于单一学科为主的跨学科学习,SSI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强调以某个学科为出发点“跨”向其他学科,而是科学、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学科的相互整合。

SSI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原则

SSI跨学科学习主题以议题为核心,统筹设计真实性情境、多维目标、主题任务和评价等,让学生综合运用学科概念、跨学科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设计时主要依据如下原则——

情境的真实性与互动性。 情境学习是学习科学的主流理论之一,包含两层含义。第一,知识依托于真实性情境。学习者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将科学概念与经验可及的情境建立联系,从而引起探究的兴趣。因此,SSI跨学科主题学习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依托真实性情境创设议题,提高日常生活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关联度,让学生从日常经验出发,逐渐过渡到用学科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情境并作出决策。第二,学习始于情境中的互动。认知并非单独存在于个体的头脑中,而是在情境对话和互动中产生。真实性情境赋予学生对话、交流、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在共同体中协商,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SSI跨学科主题学习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享与协商,从而理解不同学科的概念和方法。

多维目标的整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具有整合性,以确保目标的可实施。目标整合的方式分为横向和纵向。第一,目标围绕议题横向整合。将议题作为跨学科学习的载体和中介,对其关联的学科大概念和跨学科概念进行整合。第二,目标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纵向设计。设计不同学习阶段的目标,以体现目标的层次性。整合的内容为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跨学科素养。例如,就SSI的科学性和开放性特点而言,跨学科素养目标为学生针对不同的立场和视角,运用论证、推理等方法提出观点,整合不同学科概念作出决策。因此,其跨学科素养目标可概括为“学生通过论证、推理作出科学的决策”,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和方法分析真实性情境。第三,目标的横向和纵向结合,形成多维的结构化目标。其既指向学生理解学科概念、方法等学科素养目标,也指向学生从跨学科视角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方法等跨学科素养目标。

“教—学—评”的一致性。新方案指出,要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教—学—评”一致性聚焦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其本质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对多维目标的分解与转化来设计评价内容和创设主题任务,以确保“教—学—评”的一致性。第一,分解多维目标作为评价要素。首先,明确SSI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要素为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素养。例如,跨学科素养目标为“学生通过论证、推理作出科学的决策”,其评价要素则对应为论证、推理过程的质量以及决策的科学性。其次,依据SSI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征确定评价方式。SSI的开放性和社会性特征赋予了学生表达观点、质疑、辩驳的空间,因此可重点对学生之间的讨论过程和讨论结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既可以是基于过程性证据的质性评价,即观察学生的话语表达、推演学生的思路、记录学生学习真实发生的过程;也可以是纸笔测验的量化评价,即围绕评价要素,结合具体的问题制定评分标准。第二,将多维目标转化为主题学习任务。首先,考虑到目标的纵向进阶,设计的主题学习任务也应具有进阶性,通过不同难度和层次的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SSI跨学科主题学习;其次,将评价要素与主题涉及的概念相结合,分解到具体的知识点中,从而明确主题学习任务。

SSI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活动框架

科学实践活动是SSI课堂学习的核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不同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融合,通过探究与合作,在小组交流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经受同伴的质疑,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主动建构对不同学科概念、思想和方法的理解。活动理论为统筹SSI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原则和理据: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提出的第二代活动理论模型将活动系统拓展为主体、工具、客体、共同体、分工和规则六大要素,即SSI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框架——

主体和客体。任何活动均有主体和客体。就SSI跨学科主题学习而言,主体指向个体自身,客体指向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向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即通过对某一学科概念和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的深入理解。创设SSI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除了结合多维目标外,还需围绕SSI的科学性、开放性、社会性和伦理性特点展开。创设的任务需呈现出多元的问题解决路径,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完善作出决策的推理过程。

工具。工具作用于客体,主体对作用的情况产生反应并再创造,从而形成新的心理结构。SSI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工具指向支持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提供,例如文献资料和口头提示等。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适切的“脚手架”,作为连接个体当前的知识能力和超出其知识能力的桥梁,可以有效地支持学生学习。

共同体。列昂节夫指出,个体行为的意义和动机不能被发现,而要在集体性的协作关系中找到。在自然学科领域,通过实证方法探索出的科学知识不断地被科学家共同体修订和完善,这一过程赋予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特征。在SSI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共同体指向学生小组,学生通过议题讨论和科学探究,形成基于证据支持的观点并参与小组对话交流,经受同伴的质疑并展开辩驳,最终完成协商,得到共同体的认可。

分工和规则。在活动中,明确的分工和规则有助于活动目标的实现。如在SSI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议题式讨论的分工为:学生个体查阅资料、搜集证据、提出观点;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质疑和辩驳;组间展示,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并进行辩驳。话语规则为表达和交流观点,质疑及回应同伴的质疑,即对自己和同伴的观点负责。

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新样态,SSI跨学科主题学习以综合不同学科概念的日常生活情境为基础,让学生以整体性视角鉴定真实性情境的各组成要素,深度理解不同学科概念、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应对现实复杂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