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桂红

陶行知一生献身教育事业,做过教师,举办过多种形式的学校,不但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尚师德的典范,而且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识修养有深刻的认识和研究。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教师作为引领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的重要角色,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与担当,这就要求教师加快专业成长,提升专业水平。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磨合,个人与团队的融合,专业与辅业的结合。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可以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理念为指导培养青年教师。

以知促行,鉴行见远

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教师认识教育发展的规律,以教师的学习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以教师自身认知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学习行为,两者之间密不可分。教师在认知的途径上要有丰富的方法,以阅读鉴赏、榜样示范和学习培训促进教师的发展。

阅读引领:“维生素”书单。一是读经典名着。教师要传承先人文明的成果,汲取营养,腹有诗书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认可。二是读教育着作。阅读教育名家和学科名师的着作,在阅读引领中精研名家,进行专题研究,深挖一口井,通过阅读潜移默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榜样引领:“摇动式”助推。一是学科标兵引领。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专家名师、学校骨干的榜样引领,以学科领域的骨干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领头雁的示范作用,榜样引领汇聚前行的力量。二是“草根”标兵引领。平凡的工作也同样是孕育榜样的沃土,很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他们擅长于班级管理,具有新颖有效的育人方法,他们的事例让年轻教师们更坚定了理想信念,精心扎根于教育。

培训引领:“镜面式”促行。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教学活动为考察对象,理性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思维,教师的反思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以学生为镜反思课堂得失,以课堂为镜修炼自己。

一是以问题为镜。青年教师要审视课堂要点,对于教学中的失误、预设偏差,进行回顾、梳理,做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新思路,写出改进策略。

二是以学生为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是否突出学为中心?比如,预设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何种原因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是什幺问题导致了课堂卡壳、课堂中为何缺乏亮点?分析问题,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

三是以课堂为镜。课堂中,随着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展开,或者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随时可能会产生灵感,也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教师要及时记录整理,进行再梳理、再研究、再发现、再创新。

以行践知,见行致远

“以行践知”指的是通过学校系列活动,以教师行动为载体,让教师在实实在在的活动中不断磨炼,不断改进,促成教育素养的形成。

“三层面”搭建“共研成长营”。一是青年共同体——以“自研式”活动促抱团成长。成立专题学习共同体,实现同伴互助,汇集众人智慧,弥补个人技能的不足,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选拔优秀骨干教师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制定共同体活动方案,活动主题和方式由各共同体自主选择。

二是名师工作站——以“研究式”活动促专业成长。围绕学校学科骨干教师成立工作站,引领校内骨干青年教师。工作室导师为学校或市区级名师,工作室学员为校教坛新秀、校教学能手、区教学能手。

三是优师顾问团——以“结对式”促青年教师各方面成长。主要依托学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以“师徒结对”形式,聘请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常规、班级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顾问式指导。

“三条线”落实常态研修。一是常规条线——“板块式”研修,包括粉笔钢笔练习、教学专题讲座、学科说课评比、优秀课堂交流、名师课堂观摩等。二是德育条线——“风采式”展现,包括微视频好书推荐、红领巾广播主讲、班主任素养大赛等。三是教科条线——“动态式”活动,包括听、说、读、写。

知行合一,践行渐远

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以知促行”“以行践知”,达到“知行合一”境界。 为让青年教师进一步发展,做到主动学“知”、积极践“行”,“知行”螺旋上升,可以“三式”活动和“两评”举措,助推成长。

落实“三式”,共促推进。一是教导处“跟踪式”常规视导。为了保证青年教师脱离师傅这一“拐杖”后,继续积极成长。教导处从计划制定、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方面进行常规性跟踪视导。做好以下环节:视导—问诊—开清单—改进—视导—问题解决。通过视导,开出“问诊清单”,面对面的交流指导,使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让教学常规内化于心,奠定好教学基础。组织教师互查互学,找出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同时在视导过程中,发现有特别的闪亮点,进行专版展示。依托周一“银河论坛”,组织优秀教师,进行经验介绍。对于前期发现的问题,视导小组聚焦问题点,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视导,直到问题解决。通过跟踪式视导,让青年教师自查自省,互帮互学,促进整体成长。

二是教科室“主题式”研修活动。教科室积极推进主题式研修活动,并形成有学科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品牌”研修活动。主要抓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两方面。

主题校本培训:以陶行知“真教育”为主要发展目标,以“教学做合一”为主要学习方式,在陶先生“终身学习观”的指引下,确立学校“真学,真研,真做,促真发展”的校本培训总体思路。每学年根据教师需求确定本年度主题校本培训的项目,引领教师在培训中不断提升。

主题校本教研:拟提出以“点·线·面”联动式学科校本教研形式,以“分合联动”为主要路径,主推“同课异构”,突出每位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联动功能,加强教师间的联动,同时经历教研与科研融合的研修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是德育室“浸润式”提升项目。德育室从打造情境,创设生活化场景,对青年教师进行浸入式培养。

情境模拟式基本功大赛:教学过程中,会碰到各种棘手问题,青年教师碰到棘手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德育室对此类问题加以收集和整理,在每个学期开展一次情境模拟大赛。通过此类活动,促使青年教师积极思考,积累经验。

案例再现式沙龙:通过沙龙的形式,使青年教师沉浸于问题研讨的氛围。通过一个个案例,让青年教师进行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途径。

两个活动项目,都基于生活化,来源于生活,解决于实际。通过情景化的提升项目,使青年教师,能够依据培训经验,迅速抓住关键点,从而迅速解决问题。

探索“两评”,并举推进。一是探索形成“教坛新秀”评选。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青年教师成长可以依据其教学能力、学习能力和做事能力等方面进行考量。

教学能力:依据平时常规视导打分、学生评价和教学成绩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评。

学习能力:教师成长离不开较强的学习能力,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赛事和评比,积极参与各类研修活动,积极撰写教育叙事和教学反思等。

做事能力:青年教师要综合培养,做事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做事能力包括做事态度、做事成效等。

二是探索形成“修炼手册”评价。“镜子可以正衣冠”陶行知先生提出每日四问。青年教师培养也应该让其每日自省,进行反思。据此设置相应的修炼版块:自身基础版块、职业态度版块、能力提升版块和教学实绩版块。青年教师依据手册,有针对性地加以反思和调整,以便取得各方面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