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海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宋宏伟 上海市中医医院

古语有云“秋收冬藏”,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意思是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秋天的成果以待来年之需要,用于比喻一年的农事。那对应到我们的人体,在冬季日常居家生活中如何封藏养生呢?

冬藏与养生息息相关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夫自古通天者,生于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意思是,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大如九州之城,小如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天气相通。中医学强调天人相应,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同样,我们人体的调养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和四季交替法则,保养身体。冬藏的自然规律不仅是根源于天体的物理运行规律,更是传导引申出大自然植物与动物的生长规律,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个地球上人类最重要养生的原则之一。

冬藏 藏的是什幺

从中医学角度理解,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真阳内守,气缓阳匿,易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寒伤命门,体失濡养,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发病率明显增高,所以冬季的养生要注意储藏与温煦。所谓“藏”,最主要就是要储藏和固护人体五脏的阳气。阳气主要具有温煦、卫外、推动气血运行等重要作用,也是保持人体活力的精微物质。阳气在自然界主要指温热之气,升发之气,从子时开始生发,日中旺盛,日落衰减。在人体上,阳气晚上潜藏于体内,运行于五脏,因此晚上,特别是凌晨,是人体休养生息的时间。阳气主要通过各种气化活动完成人体与外界物质交换的过程,阳气活动上升于头面五官,扩散于躯干体表,使人精神焕发、意识清醒、感觉敏锐、温养形神,能随着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并驱使人体正常完成各种生物行为。

为什幺要冬藏

在冬季,天地之气都闭藏起来了,人也应该通天而作的闭藏起来。因此,第一,是为了储备身体中的阳气,为春天阳气生发做好准备,也就是为冬藏之后的“春生夏长”积蓄充足的物质与功能基础。第二,是为了保护身体中的阳气。冬天属于一年阳气最此消彼长的下降期,阴气最盈盛的季节。日常生活中,户外天寒地冻,我们需要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增加休息睡眠的时间,特别需要保证从子时至卯时的睡眠状态,以保护自身的阳气。《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也强调了冬季防寒和储藏阳气的重要性。人体如果出现阳气不足,则可能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倦怠、气短懒言、大便溏泄、小便清长,疼痛固化,活动不利等。

如何冬藏

●在冬季,宜早睡晚起,日出而作,顺应冬季的自然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在穿着方面,应保证身体温暖不受寒,特别是风大雪大的日子里。衣着过少过薄,肌肤皮毛过多暴露,或是室温过低的环境则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的环境则不利于阳气潜藏于内。

●在饮食方面,对于北方地区,冬季天气寒冷宜食用牛肉、羊肉、生姜、当归之类温补之品。对于长江以南地区,冬季气温较北方暖和,宜食用鸡肉、鱼类清补。对于高原山区,比较干燥,则宜食用甘润生津的果蔬、木耳、雪蛤、燕窝之类润补。相对平和的温性食物如南瓜、熟普、红枣、核桃、芝麻、小米之类均可食用。

●服用膏方,冬令进补。依据中医辨证论治来评估患者气血的状态并进行调整,其中对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顽固性湿疹或是易感体质的患者经过调整体质,可减少患者的急性发作的频率和程度。

冬藏的时候需要注意什幺

●在饮食方面,辛辣散表以及燥热温补之品不宜食用过多,前者容易辛散正气,后者可致壮火食气。同时,事物都有两面性,冬季能吃,能进补,也不能无节制,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否则就会导致肥胖症、冠心病等。因此,食补为本,但不宜过量。

●在服药方面,特别是服用膏方,必须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根据中医理法方药和君臣佐使的原则,在复方汤剂基础上,按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综合辨证而配制,一人一方,个体化配置。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人群,男女老幼体质不同,有寒热虚实之别。少年多半阳气正盛,可以重调阴阳而轻补气血,以和为主。中年人群,则重固护脾胃生化之源,根据最近身体状态先建中土,后滋肾水。对于老年人群,则重养藏为主。冬季气温变化大,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和规律用药。同时也可配合柔和锻炼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旨在通过导引,调动气血。

●在居家生活上,首先,如今冬季保暖常常窗户紧闭不通风,加上室内有空调、地暖装置等,环境温度容易过高,空气流通不佳,如果人穿得过多过厚,常常会出现口干舌燥,面部潮红的表现,则提示阳气郁而化火,需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以及适当饮水补充水分。其次,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喜欢蒙头睡觉。其实蒙头睡觉会由于氧气不足而导致呼吸困难,不仅不能帮助人体保养热气,还会影响到身体健康。还有,冬季洗澡不宜太频繁。热水洗澡后,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有发汗耗气的作用,也增加了寒气入里,侵袭六经的风险,因此洗澡时间也不宜过长,次数不宜太频繁,洗后再慢慢地饮一杯温开水,以补充洗澡“丢掉”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