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毓珊 霍丹彤 彭菁

一条被锦旗“包裹”的狭长走廊,通向了南昌市总工会法律援助中心的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数面锦旗上都写着陈文斌的名字。今年,是他成为公益律师的第三年。此前,他还是一名外卖小哥,再之前,是药厂员工。

▲ 陈文斌与受援人交谈 (图片来源:新华社)

32岁那年,陈文斌每天和药厂的生产设备打交道。然而后来企业遭遇经营困难,被迫离职的他一边寻求法律援助讨回补偿,一边想着解决一家人的“口粮”。送外卖,成了他不得已的选择。

“我知道自己不会送一辈子外卖。”即使遭遇命运突变,回忆起过往,陈文斌依旧语调温和。果不其然,第二年,他成了一名公益律师。

播种

2019年之前,陈文斌的人生平凡而顺遂。1987年,他出生在江西南昌市郊的一户农家,从小就是个乖孩子。21岁他从南昌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毕业,顺利进入了一家专业对口的药企;28岁结婚生子、贷款买房,一切按部就班。他自己也觉得,如果没有那次变故,人生也许就在这条单调而稳定的轨道上缓缓前行。

4年前的深秋,或是陈文斌人生中的一段至暗时刻。他所在的药厂遭遇经营困难,被收购后迁了新址。他每天骑电动车通勤,来回得花上近4个小时。“公司效益不好要裁员,又不想承担过多经济补偿,就拼命给我们排夜班,也不支付加班费,希望员工主动离职。”那时,陈文斌的大儿子四岁,小儿子还不到一岁。

怀大宝的时候,妻子李萍查出先兆流产,陈文斌宁愿一人撑起整个家,也不敢再让妻子劳累工作。“工作出了问题,小孩的奶粉都要买不起了,那段时间每天都跟自己较劲,头发掉个不停。”他形容那时的自己像个机器人:每天6点多起床,到晚上9点半才能下班。回到家中,妻儿早已睡去。他向公司讨要加班费,却屡遭拒绝。

想要维权争取补偿金,但陈文斌和同事却请不起付费律师。他们偶然在劳动仲裁院的墙上看到法律援助制度的介绍,免费的公益律师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第一次与公益律师欧阳文华、李星交谈后,陈文斌感受到的是震撼。“以前从没想到,法律可以如此有力地保护我们普通劳动者的权益,能在一个人最困难的时候,扶起他的人生。”让两位律师没想到的是,正因这一席谈话,这个而立之年的小伙暗暗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法律的“种子”。

从公司离职后,陈文斌全力以赴备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如果一次考不过,就再考第二次。”有了这个想法后,陈文斌向自己的援助律师李星请教,他担心自己不是法学专业出身,不能参加考试。李星给了陈文斌肯定的答复:“相信一年之后我们可以做同事。”

灌溉

陈文斌的家门口有一个不起眼的暗门,里面堆放着杂物和孩子们的玩具,最高处架着的,是个已有些斑驳的蓝色外卖箱。陈文斌熟练地取下它架在电动车的脚踏板上,套上一件相同颜色的抓绒外套,往附近的菜场驶去。

“这衣服穿着挺舒服的,也没坏,平常居家穿穿。”穿戴一身外卖的装备出门,陈文斌并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在曾经的艰难时刻,给他庇护的正是这份外卖小哥的工作。

那时,陈文斌每天早上7点多出门,赶在早餐需求的高峰时段,给附近两所大学的学生送餐,一直工作到中午电动车没电。简单吃过午饭后,他先给电动车充电,再找地方看书,有时是书店一处安静的角落,有时是便利店里的用餐小桌。他也爱看法学的讲解视频,最喜欢B站上罗翔老师的频道。李星律师也会辅导他一些难懂的法条。就这样,沉浸在备考中的陈文斌,常常到深夜11点才动身回家。

送外卖给陈文斌带来一天150元左右的收入。回忆起这段“工读”生活,陈文斌反而觉得“每天充满了干劲”。唯有答错题会给他带来挫败感,甚至在临近考试时,他还在担心自己考不过会浪费几百块钱的报名费。但法条带给陈文斌的,也不是只有为难。他说,自己背法条的时候总觉得特别亲切,觉得这些法条保护的是如自己一样的人。

在陈文斌全力备考的同时,他维权的案子也在积极地推动着。2020年4月,案件开庭审理,同年7月,陈文斌终于拿到了7.1万元的补偿金。

好事接踵而来。2021年1月8日,凌晨就守在电脑旁的陈文斌第一次感觉到时间的漫长。几个小时后,他终于刷出了考试成绩,主观题的及格线是108分,他考了113分。此前,他就以185分的成绩通过了客观题的考试。陈文斌第一个给李星打了电话:“李律师,我们可以做同事了!”

发芽

为什幺这幺坚定地想要成为公益律师?陈文斌答道:“为了社会公平,为了让像当时的我一样请不起律师、相对困难的群众获得公平。”陈文斌打心眼里尊重当初帮助自己的律师,也希望自己能成为那样的人。2021年3月,陈文斌加入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成为一名公益律师。

记得刚进律所的第一天,同事们热情地称他“励志哥”。成为律师后,他既感到梦想实现的喜悦,也时常涌起因责任感带来的忐忑。工作一年多来,陈文斌接触最多的,是清洁工、外卖员、工厂女工等为了生活拼命奔波的一线劳动者。他说,在他们身上,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王雷是陈文斌的受援者之一。一天下班后,王雷突然被告知,自己被解雇了。她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家人疾病缠身,而孩子的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王雷说:“那一刻觉得天塌了。”陈文斌的正直、真诚与耐心化解了她的不安与脆弱。“以前从没想到自己的心声能这样被倾听、被尊重。”王雷说,从法院出来的那一刻,她看到了希望。

或许是因为自己淋过雨,便想为他人撑把伞。陈文斌实实在在地帮助很多受援人拿到了足够渡过难关的补偿金。“陈律师进步很快,他在办案中对当事人的耐心令我印象深刻。可能因为他也经历过那种阶段,所以更能理解别人。”李星说。

陈文斌说,除了宝贵的同理心,扎实的专业能力至关重要。成为律师之后,他切身感受到了角色转变带来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他不擅长讲宏大的规划,只说计划花3至5年的时间成为劳动领域的资深律师,为更多普通劳动者更好地服务。

坐在南昌市总工会专门为公益律师设立的工位上,陈文斌说:“我本身是法律援助制度的受益者,更应守住这座灯塔,照亮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