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师道,人们最常说的是韩愈的那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最为直观的师道。然而为师之道显然不仅限于此,从教育的功能和社会意义来说,师道的内涵是极为广泛的,除了应具备基本的学问和技艺体系之外,道德影响、灵魂塑造……皆在其中。

“天地君亲师。”旧时无论宗族祠堂,还是家居日常祭祀,案几上均有此木牌,上书此五字,表示此五者依次为人的一生最须尊崇、服从者。这也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据。

人们对为师者寄予的希望有多大,一旦为师者表现出不堪的一面,人们的失望就有多大。前不久天津市某学校一名教师上课时羞辱学生及家长的视频流出,一时舆论哗然。舆论焦点不仅仅集中在话语中赤裸裸的“阶层歧视”上,更令人不适的是,这种歧视竟然发生在学校,由一名教师在课堂上脱口而出。有人为其辩护,认为这是老师“怒其不争”的口不择言。但这显然与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公共预期相去甚远,也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教师自己一厢情愿地认为“雷霆雨露,都是春风”,但对学生而言,就是人生的暴击。

现实残酷吗?残酷!以前有篇文章非常出名——《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说的就是不同阶层的孩子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价是完全不一样的。家境差的孩子,因为忙于生计或原本就文化层次较低的父母疏于管教而显得“素质”没那幺高,恰恰是因此,才需要学校和教师努力拉平不同阶层的孩子在“素质”上的差距,学校和教师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教育中的关怀内涵也在于此。教育不仅是传道,也是矫正,是拯救。越是“出身不好”的孩子越需要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如果“阶层”论、“出身”论在课堂上也可以横行无忌,那幺教师就由拯救者变成了施害者,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有教无类”为何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职业道德指南?因为人原本是“有类”的,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而作为教师,则需要在“有教无类”的过程中克制人性中的“弱点”,如势利,如偏见。就像在2018年,深圳一幼儿园出现“摸家底”了解学生家庭财富状况的事情,一时广遭舆论谴责,就是因为其中所透出的势利让人极度不适。

万代师表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教育原本应该是一视同仁、无差别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既关乎社会大众的朴素情感,也是确保“起点公平”的应有之义。但随着学区房的走俏、公私立学校的分野以及优质资源向“贵族学校”集聚,教育的“公平属性”已然受到侵蚀,学校与学校、学生与学生间的鸿沟也正在日渐凸显。这种差距体现在学生个体的身上,就成了天津那名老师口中的“你妈妈一个月挣多少钱?你爸爸一个月挣多少钱?别怪我瞧不起你!”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位名叫张桂梅的女教师,2002年,这位普通的山区教师立下这样的誓言:“我想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这些山里的女孩们读书……”18年间,她不仅推动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还让1804个可能辍学的贫困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她们平等地接受教育、平等地参与竞争,最重要的是,被师长平等地看待,真正成为“有教无类”的受益者。

“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可是当“阶层等于素质”这样的论调进入课堂,逐渐侵蚀“有教无类”的教师职业观,会产生怎样的危害?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无须细细思索就能得出。但愿不要像韩愈所感叹的那样:“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