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军

徐志摩在《天籁》上的三篇佚文

○陈建军

1902年,美国南北浸会差会议决在上海创建一所浸会大学和道学书院。1906年,道学书院开办,北浸会传教士万应远为院长。1909年,浸会大学堂开设,校长是南浸会传教士柏高德。1911年,大学部与道学院合并为上海浸会大学,北浸会传教士魏馥兰任校长。1914年,中文校名更换为沪江大学,英文名仍沿用Shanghai Baptist College(简称 Shanghai College)。1929年,英文校名改为University of Shanghai,报教育部立案,两年后正式启用。1951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沪江大学整体解散,其各专业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原杨树浦校园转归新成立的上海工业学校(上海理工大学前身)。

《天籁》是由沪江大学学生创办的一种综合性刊物。其出版情况大致如次:

1912年6月创刊,初名《天籁报》,中英文合刊,每季出版一册。出版经费自筹,上海浸会大学天籁报社印行,首任社长是郑章成。1914年第2卷第3号起,改署“沪江大学校天籁报社印行”。自1917年3月起,由沪江大学、杭州蕙兰中学、苏州晏成中学、宁波浸会中学、绍兴越材中学、梅县广益中学和上海明强中学等7校联办,仿报纸形式,月出两大张。1919年后,改归沪江大学一校承办,恢复杂志形式。1920年,校方提议合办,始为周刊,继为月刊,3年后因经费问题停办。数月后,重新发刊,经费由学生每人每学期出五角,于交学费时缴纳。1920年4月第9卷第4期起,改名为《沪江大学月刊》。1921年第10卷第1期起,由月刊改为周刊。1921年12月第11卷第1期起,又改为月刊,一年后改为半月刊,复名《天籁》,不久停刊。1924年3月15日出版第13卷第1期“复活号”,由沪江大学学生自治会出版部印行,不再另设报社。1926年10月,改名《沪大天籁》。1928年5月,改名《天籁季刊》。1932年兼出《沪大周刊》。1933年4月,改出《沪大月刊》。1934年,学生自治会解散,因经费奇绌,遂于6月15日出版第23卷第三四期合刊后宣告停刊。一年后,学校当局应学生之要求,重新组织学生理事会和出版委员会,议定出版经费由学生承担,每人每学期一元,开学时由学校当局代收。1935年秋,续出第24卷第1号,名为《天籁》,由出版委员会负责编辑、印行。1937年6月,出至第26卷第1期后因中日战事而自行停刊。1949年8月复刊,仅见第1卷第1期。

《天籁》第4卷第1号 (1)

1915年5月,徐志摩毕业于杭州省立第一中学。9月,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2月5日,回硖石与张幼仪结婚。1916年1月,“自请退学”。1917年初春,与吴经熊一同应考北洋大学法科特别班。2月,正式进入北洋大学。从1915年底到1917年初,徐志摩主要是在沪江大学度过的。在沪江大学肄业期间,他加入了“天籁社”,开始仅列名“汉文主笔”,后来还担任“汉文书记”。他在《天籁》上共发表11篇文章,均未收入坊间流行的各种徐志摩“全集”或“文集”。2012年4月28日,《海宁日报》所刊《初读徐志摩佚文八篇》(姚静夫),称徐志摩发表在《天籁》上的文章有8篇:《渔樵问答》、《卖菜者言》、《论臧榖亡羊事》(载《天籁》1916年6月第4卷第2号);《说发篇一》、《送魏校长归国序》、《沪江春秋》(载《天籁》1916年11月第4卷第3号);《贪夫殉财烈士殉名论》、《征人语》(载《天籁》1916年12月第4卷第4号)。这8篇文章的署名,用的都是徐志摩的原名徐章垿。2011年7月28日,《新民晚报》所刊《徐志摩在沪江》(章华明),也说是8篇。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有一篇硕士学位论文,题为《民国时期教会大学的文学教育与新文学之间的关系——对沪江大学校刊〈天籁〉(1912—1936)的一种考察》(李江),其附录“《天籁》目录”(不全)中同样只著录了这8篇文章的发表信息。其实,除这8篇之外,徐志摩在《天籁》上发表的文章,还有3篇。这3篇文章分别题为《祀孔纪盛》、《记骆何堃全谊事》和《春游纪事》,均载《天籁》1916年3月第4卷第1号“杂俎”栏内。第4卷第1号至第4号,刊名“天籁”由郑孝胥题写,其内页页眉署“天籁报”,期号承续第3卷,依次为“第五号”、“第六号”、“第七号”和“第八号”。《祀孔纪盛》一篇,在目录和正文标题下,都署名徐志摩。其他两篇紧接着《祀孔纪盛》,所署都是“前人”。这个“前人”循例当然是指徐志摩。

1914年,袁世凯通令各省,以春秋两丁为祀孔日,各地文庙由地方长官主祭。1915年3月17日是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节”,恰逢丁未日。是日“昧爽”(黎明),追随袁世凯的浙江巡按使屈映光率众举行祀孔典礼。时为杭州一中学生的徐志摩大概参加了当天的祭祀活动,目睹了整个过程,因此才有这篇《祀孔纪盛》的文章。有意思的是,同一天,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佥事兼科长的鲁迅,也参加了北京孔庙崇圣祠的祭祀活动,而且还是正位执事者之一。

《记骆何堃全谊事》叙写了一个真实而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1912年5月,骆何堃等百余人乘专轮前往湖北军官预备学校。途中,与其相处得很好的鸳湖人王君突染暑疾,无药救治。临终前,王君一再请求骆子把其尸体运回故乡。王君死后,船长要抛尸江中,骆子“执不可,必全其尸”。同行诸生正在赌博,骆子怒不可遏,“夺具投之江”。听了骆子一番肺腑之言,“众皆感愧”,纷纷集资,凑足棺殓费。薄暮时分,轮船停泊鹢乡,骆子携瓯人登岸,肩扛尸体,终于在一老者的帮助下,将王君埋在山上。第二年,骆子把王君灵柩运回到了鸳湖。全文通过这一件事,将骆何堃“亢节厚谊”、“意气如云”、信义薄天的品格写出来了,字里行间流露出赞赏和敬佩之情。关于这一“莫夜负尸”之事,很有可能是“吾友骆子”亲口讲给徐志摩听的。

骆何堃即何竞武(1894-1961),祖籍浙江诸暨。早年就读海宁市硖石镇米业两等学堂第一期,1911年毕业即参加学生军,半年后入湖北军官预备学校。1916年,入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步兵科。1917年毕业,在北洋军阀部队中历任马步兵巡防、统领、骑兵旅长、骑兵司令、军参谋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东路总指挥部少校参谋,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路总指挥部交通处长、津浦路军事管理处处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野战铁道交通指挥官。1928年,任骑兵第二师少将副师长。1929年,任国民革命军编遣委员会鄂西编遣委员,同年改任湖北各部队编遣特派员办事处委员,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三编遣区中将主任委员、第八军中将参谋长。1930年,任铁道部平汉铁路管理局局长,后兼任平汉路运输司令、平汉护路中将司令、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中将处长、平汉铁路管理委员会委员长。1934年,兼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中将委员、蒙古地方自治指导长官公署参赞。1936年,任陆军中将,后调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陇海铁路局局长、军事委员会运输统制局西北公路运输处中将处长。1942年,任西北公路运输局(后改称西北公路管理局)局长。1945年,调任全国铁道运输副司令。1948年去台湾。1961年,在台北病逝,后葬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市。

骆何堃是和徐志摩一起在海宁硖石长大的好友(曾与陆小曼交往甚密的陈巨来在刊于《万象》2002年第4期《安特人物琐忆》一文中说,何竞武“与徐志摩为异母之弟”),徐志摩是他的女儿何灵琰的干爹。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从上海坐火车至南京,晚上住在骆何堃家。次日,微雨,早餐后,骆何堃因急事离开。等他赶回时,徐志摩所乘坐的“济南号”邮政班机已于8点起飞,不久撞毁在济南附近党家庄的开山上。据何灵琰回忆:“棺木运回南京,父亲抚棺顿足大恸,父亲虽祖籍诸暨,却是在海宁硖石镇生长,和徐干爹不但是好友而又同学,二人友谊深厚,远胜手足。”(《我的义父母:徐志摩和陆小曼》,1987年4月美国《中报》)徐志摩罹难后,骆何堃曾在致胡适信中说:“我为摩惟一武朋友,不想竟为其最后分手之一友。一月来,追想其临别神情,往往发呆。”还说:“惜我因事未及赶上,否则决劝其改期也。”(见《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黄山书社1994年12月版,P82—86)其丧友之痛,溢于言表。

《春游纪事》主要记叙徐志摩自己春日畅游虎跑之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他“尤不能忘情于虎跑之泉味,与夫寺僧之禅语,以故记之特详也”。

徐志摩1918年8月赴美留学前公开发表的作品,以前仅知有杭州一中校刊《女声》上的《论小说与社会之历史》、《镭锭与地球之历史》等两篇。《天籁》上的十一篇文章,大大丰富了徐志摩的研究史料,同时至少可以澄清这么几个事实:一、因格于资料,目前不能确切地知道徐志摩进入和离开沪江大学的具体时间,但他有在沪江大学求学的经历,则是无可置疑的。二、至迟在1916年3月,徐章垿就开始使用了“徐志摩”这个名字,而非陈从周在《徐志摩年谱》中所说的:“志摩二字,离北京大学后,出国始更。”三、在沪江大学读书时,徐志摩还不到20岁,却具有相当深厚的国学及古文功底。《天籁》上的十一篇文章都是文言文,不借助于工具书而想逐字逐句地弄明白,洵非易事。读者诸君如若不信,不妨看一看附在后面的三篇文章。

附:

祀孔纪盛

维中华民国四年三月十有七日,恭届

宣圣祀期。昧爽,浙江巡按使,洎群官、执事、有司,罔不莅止,咸尸其事。太牢具,笾豆陈,钟鼓始严。薪燔于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