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 尧

当我们现在称之为公元元年那一年过去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发生了许多大事。那一年,西汉政权已是昨日黄花,岌岌可危,王莽得封“安汉公”,权倾朝野,如日中天;那一年,在屋大维领导下的罗马帝国国力蒸蒸日上,为其后长达200年的和平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民间,罗马民众正为经过丝绸之路贩运至此的中国丝绸而疯狂;那一年,一名婴孩诞生在伯利恒拿撒勒小镇客店里的一个马棚,但当时谁也不知道,大概30年后,这个孩子将会永远地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的发展轨道。《人子耶稣》为读者展现的就是这名婴孩生命中的一个片段。

本书作者迪帕克·乔普拉一直饱受争议。《时代》杂志的一篇文章曾经将他描述成“批评磁铁”,以形容他所受到的非议。也许他受到的非议正是他本人身上矛盾的体现。他出生在印度新德里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印度国内知名的心脏外科医生,祖父则曾在印度殖民地时期在英军中服役。从小印度民族的民族气质和其家庭的西式生活就产生了冲突。在信仰上也是一样,历史上印度一直是多个信仰汇集的地方,印度教、锡克教、佛教和耆那教都是起源于印度的宗教,此外伊斯兰教、基督教、祆教、犹太教和巴哈伊教也是有影响的宗教。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对宗教和信仰形成了其独有的看法。另一方面,乔普拉个人的成长轨迹也对他思想的形成有重大印象。他在印度完成教育,毕业于全印科学医学院——印度最严格的医学院,每年有超过6万名考生报考,仅录取不到100人。移民美国后,又在美国取得行医执照,开始了其门诊医生生涯。当他成为一名有名望的医生后,他开始对主流医学理论进行反思,继而开始推广替代医学——一种试图通过冥想等手段激发自身潜能治疗疾病的手段。是什么促使其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他从未正面回应过这个问题,但我们可以想象,在他的职业医生生涯中,一定目睹了无数病患的痛苦,这进一步促成其对生命的思考。

乍看上去这是一部宗教题材的传记,其实不然。仔细品味,这本书以基督教创始人耶稣作为主人公只是一种外在包装,目的是向读者们展示人性中的善良、险恶、自私和爱。作者的用心不是书写一部神之子的赞美诗,而是写出了我们每个人一样的人之子将要面对的烦扰。这也是作者长年思考的产物:在物质相对丰富的现代社会,精神层面的匮乏已经成了现代人面临的主要问题。精神的贫瘠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痛苦要比肉体产出的痛苦更加严重并且深远。《人子耶稣》是为当今社会中对精神层面有所追求的人们提供一个参考。

故事情节

作者试图通过讲述耶稣如何从一个对生活充满恐惧和疑问的普通人转变为一位充满智慧、内心平静的大师的过程,从而为现代社会中和耶稣经历过一样内心困扰的现代人以启示。

在故事的一开始,乡村青年耶稣出于对罗马政府压迫的不满加入暴力抵抗组织——奋锐党。他试图通过暴力改变现状,用更猛烈的暴力消灭现存暴力。犹大看中了耶稣的单纯于是利用他去刺杀要人。行刺失败逃亡的途中他们得到妓女玛利亚的帮助,继而结伴逃亡。犹大的软弱在逃亡路上逐渐显现,使得耶稣逐渐开始认识到他纸老虎的真面目。同时,玛利亚的爱也让情窦初开的耶稣感到脸红心跳。

逃亡失败后,但耶稣被人搭救,这人是罗马高层的秘密基督徒——凯鲁图斯。后者虔诚的祈祷基督降临,并认为耶稣就是那个基督。耶稣虽然对凯鲁图斯的想法将信将疑,但是开始反思自己之前以暴治暴的想法。告别凯鲁图斯后耶稣与玛利亚和犹大重逢,但此时他已经不是那个对世界懵懂的乡村青年,对玛利亚,耶稣表现出真挚的爱,而对犹大,耶稣显得从容自若,那些鼓动性的语言和暴力威胁再也无法掠起耶稣心中哪怕一丝波澜,耶稣已经足够成熟去面对这个世界。

短暂的相聚后又是离别,耶稣又结识了多比亚斯——另一位虔诚的信仰者。在与多比亚斯相处中,耶稣坚定了自己的使命。最终,他告别多比亚斯,去面对与玛利亚和犹大的再次重逢,也是去面对自己的使命。

本书在情节中穿插了两条暗线,一条是人的成长,另一条是关于爱。

成长

《人子耶稣》专注的是耶稣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经历。人子耶稣的道路是一条认知自我之路。这个世界上我们最忽视的就是那个与我们朝夕相伴的朋友——自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认为人的内心世界可以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本我是个人欲望的代表,按照“唯乐原则”行动,不顾一切地寻求满足和快感。小说中的犹大就是象征着耶稣内心本我的那部分,当犹大掌权时就像是一名暴君,处心积虑地满足欲望,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相反当他落魄时,又变得怯懦而软弱,在外界的压迫下像是个牵线木偶般被拉来扯去。表面上看犹大是别人的奴隶,事实上他是自己的奴隶。本我最初通过愤怒宣誓其存在,让我们看到那个狂暴、自私并贪婪的犹大,伴之而来的是无尽自卑和懊恼,它们像是两条蛇一样缠住犹大的脚步,他只能泥足深陷,不断沉沦。

本我的敌人是超我,代表良心和社会规范,在这个故事中被表现为凯鲁图斯和多比亚斯,他们不为世间的邪恶所迷惑,坚持着自身的信用。但是,超我也是孤独的,当良心和道德达到完美,便不可避免陷入孤独,成为避世独居的隐士。耶稣看到了这一点,于是选择离开。事实上,耶稣的离开代表他对本我和超我之间永恒斗争的超越,他不想沉沦,也不想避世,耶稣要通过自身改变这个世界,他最终表现出的自我就是这种超越的体现。

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的争斗之间,代表着人的理性,按照现实的原则来决定自己行为。同时,自我也在不断成长,它在本我的压力下不断向着超我指明的方向前进。耶稣最终将对人生的感悟化作实际行动,离开避世孤高的众人,回到俗世。这里还是那个曾经压迫、伤害过他的世界,但是,此时的耶稣已经完成了自我的成长,

谁才是主人?这是本书在情节背后抛给读者的一个问题。

这本书的主题之一是爱。这里提到的爱有两种:有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爱。

有条件的爱的存在和维系取决于一种实用目的的达成与否,或者说是被爱的人是否能够回应付出爱的人的期望。犹大对耶稣的爱起先出自于他想要利用耶稣完成他私欲的愿望,一旦他发现耶稣对完成他的事业没有帮助,便毫不犹豫地舍弃了耶稣,甚至视其为仇敌。同样,玛利亚对耶稣的爱也是有条件的爱。虽然她和犹大不一样,并非想要利用耶稣,但是玛利亚希望自己能够独享耶稣的关心和爱,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耶稣唯一关心的人,所以,当她发现自己的期望落空后,也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耶稣。

相对的,无条件的爱的产生和维持不需要任何外部条件,既然如此,它也无法被消灭,亦无法被战胜。耶稣经过一系列的苦难最终领悟了这种爱。无论是玛利亚自私的爱,还是犹大处心积虑对他的利用,耶稣都可以包容,并且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甚至对于他曾经憎恶的罗马压迫者,他也能够像爱手足一样爱他们。由此,爱做到了恨做不到的事情,熔化了仇恨铸造的铁幕,创立了和平、平等的开端,也成为一个人对外部压迫最有力的反抗。

可以说,《人子耶稣》所倡导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无条件的爱。

价值

在行文上,作者使用了插叙的手法,第一章叙述的内容实际上是第13章和14章之间发生的情节,这种手法旨在使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但是,这种手法也有一定的负面效果,那就是第1章和第2章在内容上跳跃性太大,有割裂之感,也会使刚刚开始阅读这本书的读者一头雾水,直到读到后面才豁然开朗。

情节设置上,作者十分大胆地对耶稣青年时代到开始传道前这一段时间进行想象。传统研究基督历史的学者称这一段时间为“失落的时间”,意思是这一段时间不论在《圣经》还是其他基督教正统典籍中都没有明确记载,这也给作者留下了一定的发挥空间。

然而,作者对这一段时间的想象也不是完全凭空虚构的。这些情节的根据在一些最新的考古发现和非官方的宗教典籍中。如故事中耶稣和玛利亚间的恋人关系的设定根据的就是一个长久存在于基督教研究中的问题——耶稣生前是否有妻子?有学者认为耶稣生前已经取妻,并且留有子嗣,而耶稣的妻子正是玛利亚。虽然这种说法一直不为主流所接收,但从未被彻底否定。

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在埃及沙漠中出土的古抄本《犹大福音》正是故事中耶稣与犹大之间友谊的根据。一般认为犹大是十二门徒里的叛徒,他向犹太教上层出卖了耶稣,以致于后者被处决,所以犹大也一直被主流教义所唾弃。但是,成书于公元2世纪的《犹大福音》揭示了耶稣和犹大之间不为人知的一面。按照书中记载,犹大不仅是门徒中与耶稣最亲密的一位,同时他表面上的“背叛”实际上是出于耶稣的授意,目的是成就耶稣牺牲自己拯救世人的使命,为此犹大甘愿背负骂名。《人子耶稣》以此为根据,同时更加虚构了耶稣和犹大间坚定友谊的产生过程,这样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自然,没有矫揉造作之感。

结语

迪帕克·乔普拉在书的结尾处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似乎不论耶稣、玛利亚还是犹大,在经历了这一内心的成长和学会去爱的过程后的生命轨迹无关紧要。这也许就是《人子耶稣》这一书名想要表达的思想,耶稣之伟大,不在于其最终被称为为神之子,而是在于他的起点,他作为人子出发向前那段旅程才是他所以伟大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