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中国的整体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已经到了危机的状态,以本人长期研究的长江流域为例,流域部分江段水体污染严重;近70%的湖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太湖、巢湖等这些曾经美丽的湖泊,都因为污染严重而一度带来地区的水安全危机;大量湿地严重退化,导致湖区水安全保障能力降低;长江渔业资源严重枯竭;长江流域水鸟栖息地的减少和破坏直接威胁着众多稀有鸟类的生存,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破坏。这种情况在全国其他流域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的大部分城市逢雨必淹,北方城市有河皆干,南方城市的河流有水皆污。

在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建设中,我们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搞了大量的钢筋水泥“灰色基础设施”,诸如江河裁弯取直、渠化硬化工程、越来越高的防洪堤坝工程、城市集中排水管网工程等等,它们都以单一目标为导向,却破坏了自然水系统的完整和健康;另一方面,城市又投入巨资搞城市美化,热衷于堆假山、造假水,引种奇花异木,化妆式的园林绿地横行于各大城市,它们很少起到城市雨洪管理和水质净化的作用,而且这些绿地往往需要大量的灌溉、施肥,甚至农药和高投入的维护,反而给城市的市政设施和水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负担(包括带来河湖的富营养化、地下水位的下降、乡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这样的城市绿地,尽管有绿的颜色,却缺乏“绿”的功能。

面对如此同样严峻且更复杂的城乡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我们再也不能沿袭简单的工程思维来应对了,城市的绿化美化也必须与城市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紧密结合。对待综合的、普遍的水生态和水环境问题,必须有系统的、生态的思维、理论方法论及技术。“海绵城市”无疑是解决以城市雨涝为主要问题,同时系统解决水生态和水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我们必须根据城市所在流域、区域及城市本身的特征,构建多尺度、多类型的城市海绵体系,通过优化“渗、滞、蓄、净、用、排”之间的关系,设计符合城市特点的海绵体。这样的海绵系统,不仅仅具有综合的生态功能,同时也具有美丽的外貌,并且具有提升城市经济价值的功能,也就是本人一直倡导的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综合功能。

俞孔坚及其领导的团队,既是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倡导者,也是海绵城市实践的引领者,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城乡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开创了生态安全格局理论与方法,提出通过建立生态基础设施来综合解决城乡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方法论和技术体系。《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一书是俞教授20年来理论研究与实践集大成之作,也是目前关于海绵城市最全面和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论的探讨,更是其大量亲手实践案例之精选,集中体现了他知行合一的治学理念。在当前全国性的海绵城市建设大潮来临之际,该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通观全书,我特别提醒读者关注该书以下几方面的贡献:

第一,厘清海绵城市的学理。“海绵城市”作为一个口语,势必有纷繁的解释,支离破碎的理解,亟待正本清源,厘清其学理。俞孔坚的著作里,把“海绵系统”定义为生态基础设施。这个海绵系统具有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生命承载服务和文化服务。关于海绵系统的这一定义,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概念与国际上的生态系统服务的科学研究语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海绵城市的理论和方法确立了科学基础,清晰界定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明确其包含了关于水及水问题的认识论、通过生态基础设施来进行系统解决城乡水生态与水环境的方法论及技术体系,以及建立在生态基础设施之上的海绵型城市等三重含义。

第二,阐明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雨水的量和质的管控,而应该以全面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为目标来规划和设计海绵系统;海绵城市建设不宜拘泥于LID的源头减排范畴来认识,而应该从流域和全生命周期内来认识和理解以水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设计。

第三,建立方法体系并与现行规划体系无缝对接。如何与现行国土、区域和城市规划体系对接,是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的一大难点,该书提出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尺度上进行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并分别与现行法定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各个层面上实现对接。

第四,可复制的实践案例。该书的另一可贵之处是其收集了俞教授亲自主持设计的建成案例,有的已经过了10多年的检验并有运行后的观察,具有一系列模块化的设计,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当然书中所呈现的建成案例除了具有实质性的生态功能外,大多景观优美,有许多获过国际奖项,这不是能复制和照搬的,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是需要设计师的匠心的。

鉴于以上诸方面的贡献,作为长期致力于水生态与水环境治理的研究和实践者,我期待《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一书能在全国范围内的海绵城市建设热潮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