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冠明

傩(nuó),又称跳傩、傩舞、傩戏,是古代以乐舞驱鬼的一种祭典形式,源于巫文化,34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卜辞就有记载。驱傩是古代岁暮或立春日迎神赛会,驱逐疫鬼。儒家经典、正史礼志都有记载。《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楯,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殴疫。”郑玄注:“蒙,冒也。冒熊皮者,以惊殴疫疠之鬼,如今魌头也。时傩,四时作方相氏以傩却凶恶也。” “方相氏”是傩舞领队,头戴有四只眼睛的熊皮面具,一手持戈,一手举盾。“魌(qī)头”就是面具。《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最为详赡:

季冬之月,星回岁终,阴阳以交,劳农大享腊。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眉。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

驱傩时间是腊前一日。傩舞成员120人,年龄规定10岁以上、12岁以下;24人一队,6人一列。又有执事12人,披戴有角的兽皮。“鼗(táo)”,长柄摇鼓,俗称拨浪鼓。

傩舞逐渐发展成娱乐性的民间舞蹈,至今仍广泛流行西南的广西、贵州,中南的湖南、湖北,华东的江西、安徽等地。唐代是傩舞持续发展的繁盛期,《新唐书·礼乐志六》也有记载,人员年龄、人数、组织结构、舞具等多有调整,增加巫师二人。其基本形式大同小异:

大傩之礼。选人年十二以上、十六以下为侲子,假面,赤布裤褶。二十四人为一队,六人为列。执事十二人,赤帻、赤衣,麻鞭。工人二十二人,其一人方相氏,假面,黄金四目,蒙熊皮,黑衣、朱裳,右执楯;其一人为唱帅,假面,皮衣,执棒;鼓、角各十,合为一队。队别鼓吹令一人,太卜令一人,各监所部;巫师二人。以逐恶鬼于禁中。

“侲(zhèn)子”就是童子。“裤褶(xí)”,骑马的衣裤。与此前不同的是,这一社会习俗,在诗歌创作中,也有较多的反映。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趋向实用,针对现时发生的灾异,特别是病疫。

唐诗所见的消灾与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