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奚边

黄功耕

黄功耕,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1988年起学习寿山石雕刻艺术,到如今已经过去30余年。回忆起当初,误打误撞踏进寿山石雕刻艺术的大门,黄功耕只用了一词来形容——缘分。

当年仅20岁的黄功耕,原本是福州北峰林场的员工,负责林场里柑橘果树的种植与管理。闲暇时间,他喜欢拿起笔来自己涂涂画画,这是他从小就养成的兴趣。他的画在林场小有名气,常常被同事要去装点居所。有一位同事认为他很有艺术创作的天分,强烈建议他去学习寿山石雕刻。几番鼓动下,黄功耕动心了,自此入行。

自1993年起,黄功耕的工作室一直都在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内,20多年换过工位却没有搬过地址,他同时也担任了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雕刻研究所副所长一职。

走进黄功耕的工作室,首先吸引笔者注意力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一把卷了边的铁锤。寿山石质地温软,易于雕刻,锤子本是不常用的雕刻工具。能让铁锤卷起厚厚的边来,可想这是多少年功夫的沉淀。

与黄功耕的交流自然就从这把锤子开始。果不其然,这把铁锤从黄功耕进入雕刻厂开始就伴随他左右。

1993年他加入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先后拜林发钟、冯久和等名家为师。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是福州工艺美术界大师的摇篮,郭功森、冯久和、林亨云、林元康、林学善、陈敬祥等大师汇聚一堂,也培养了当下福州乃至福建省雕刻艺术行业的一批“顶梁柱”。

在总厂一待就是27年。黄功耕说:“我很庆幸能来到这样的艺术殿堂,进厂后许多大师都曾经无私地传授、指点我的技艺,我也希望能为总厂的发展以及培养年轻一代的寿山石雕刻艺人尽自己的一份力。”

如今,在兼顾寿山石文化研究、推广之外,黄功耕日常工作就是授艺与创作。简单的工作台前,刻刀在寿山石上来回划动,然后轻抚去浮在表面的石粉,在灯光下观察一会儿,换一把刀或换个角度继续。这样简单、重复的动作占据了一天中的大部分时光,而一件精彩的寿山石雕刻作品正是在这样纷扬的石尘中诞生。

黄功耕的作品以浮雕为主要表现形式,人物和山水是他常见的创作题材。对于山水与人物的喜欢,不仅来源于曾经的林场劳作时光,也源自于他这幺多年来对生活的感悟。欣赏黄功耕的作品,有一种由内而发的惬意、舒适。

黄功耕常说:“做艺术,就是要用最简单、朴素的表达方式‘把话说好’。”在他作品中没有过分的雕琢,在创作中也尽可能地保留了原石的自然形态,画面意境与自然之美相融合,无形中营造了似真非真的立意图景,方寸之中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在黄功耕的理解中,寿山石雕刻艺术之美是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与统一。他说:“寿山石天生丽质,是自然赋予的美好,而雕刻则表现的是人文之美。我们在创作中结合自身的感悟,将雕刻艺术所承载的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相结合起来,才真正能赋予寿山石艺术生命力。”

从他的作品《道生万物》亦能看出这点。花坑石是寿山石中颇具特点的一类石种,晶线纵横,纹理奇特,常能激发创作灵感,大多被用以浮雕创作。而黄功耕另辟蹊径,取原石顶部白色部分以圆雕手法雕刻出先哲老子形象,其余位置尽可能保留原石原貌。花坑石一道道结晶线,既像写意的衣纹,又如老子闪光的智慧一层层不断地向外传播。这种创作手法既保留了原材料的天然特性,又表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恰应和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精髓。

拜访黄功耕之前,笔者也常听朋友这幺评价黄功耕的创作:“他善于利用原石的瑕疵进行创作。一块石头到了黄功耕的手里是幸运的,无论原石的品相、形制如何,总能展现出最美的一面。”

其实在黄功耕看来,石并无贵贱、粗细之分,只要适合自己当下的创作表达,都能称得上是“好材料”。而黄功耕的创作并非“利用瑕疵”,而是他有一双善于发现自然之美的眼睛。而他恰好也有一双善于利用自然之美的手,用这双手努力地去克服材料自然之美的局限,把不利变有利,变被动为主动。

“去驾驭材料,而不是让材料驾驭自己。”这是黄功耕对自己的学生常说的一句话。

层林尽染(寿山花坑石)

中华梦(寿山山秀园石)

画龙点睛(局部,寿山二号矿)

道生万物(寿山花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