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宇

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实现了成功预警,向民众的电视、手机、专用地震预警终端等发出预警提示。日前,这套地震预警系统的研发者,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接受廉政了望记者专访,介绍地震预警系统的相关情况。

记者:一个物理学博士,缺乏地质学基础知识,为何想到研究地震?

王暾:类似的想法其实是误解了地震预警。预测地震当然需要地质学知识,地震预警却是我的专业,主要依靠物理力学与电子技术。地震预警是在震中发生地震后,地震波传到各地之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给预警目标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

记者:提前十几秒或几十秒预警,作用究竟有多大?

王暾:地震预警无法避免伤害,但能减少伤害。利用这几十秒的时间,可以让低楼层的学生冲出教室,让高楼层的住户就近寻找躲避点,让高铁列车紧急刹车,让电梯平层并打开电梯门,让核电站等大型设备启动紧急预案……有团队测算过,汶川地震的地震波所产生的破裂抵达北川,耗时40余秒。如果有预警系统以及完备的应急预案,足以减少两万人的伤亡。

记者:原理简单,为何却需要一个海归博士研究十几年?

王暾:系统的原理简单,但应用却不简单。仅以传感器举例,建筑工程中的爆破或是化工厂爆炸,都会产生冲击波。传感器如何甄别它们与地震的区别,实现精准预警,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工作。

我还认为,这套预警系统短时间内很难有超越者。它是在成百上千次地震中淬炼出来并不断改进完善的。对于技术研发来说,每一次地震都能采集到有价值的数据。其他团队纵然研发出相似系统,但在数据采集上,还有很长的路。

记者:当前有无亟需解决的问题?

王敦:打通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渠道,让公众能够及时应对灾害,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应尽快开通全省和全国电视、手机地震预警,全面解决四川和全国地震预警应用“最后一公里”,为群众争取时间,减少人员伤亡,减少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