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杰  口述   曾勋 整理

有人说,如今荧幕上的“秦皇汉武”“康熙乾隆”“武媚娘”,是国人利用现代科技生产出来的“帝王梦”。大量帝王剧和宫廷剧的情节、结构、角色和逻辑千篇一律,大都围绕着一个“寡头”——帝王铺陈讲述。为什幺国产古装剧喜欢围绕宫廷特别是帝王展开?要弄清帝王崇拜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周秦之变。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本来是楚国人,他的父亲和哥哥被楚平王杀了,为了给父亲报仇,他跑到了敌国吴国,最后带领吴国的军队灭了楚国,还把楚平王的遗体挖出来鞭尸。《史记·伍子胥列传》中有“鞭之三百,然后已”的记载。

可以看到,伍子胥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是正面的,是着名的贤人。如果按照后世的价值标准,伍子胥就很难说是好人。父亲、哥哥虽被国王所杀,但他叛国投敌,最后灭了自己的祖国,这不是大逆不道吗?

岳飞的情况跟这个类似,岳飞和长子岳云都被宋高宗杀了,如果岳飞活下来的儿子和伍子胥一样去投奔金朝,帮助金朝灭了宋朝,再把宋高宗的坟挖了,鞭尸三百,后世会对岳家正面评价吗?显然不会。

这是因为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周秦之变前,中国社会秉持血缘原则,其实周代就是一个血缘社会,周王把亲人分封到各地,这些亲人又在自己的小国内层层分封。也就是说,社会的治理模式是家族自治的。

老子说的“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大致就是这种情况。当时效忠家族比效忠国家更重要,人们的价值标准是“父高于君”。1993年从湖北省出土的一批竹简,上面记述了一些先秦儒家和道家思想,其中就有一句“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概括了当时人们的社会关系——可以为了父亲和国君闹翻,但绝不可以为了国君和自己的父亲闹翻。

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中央的汲取能力十分有限,周天子对国家的人口、财富哪怕土地多少,都不太了解。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诸侯国没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派地方官管理国家各个郡县。地方官治理的逻辑和世袭贵族不一样,他们的权力和地位由皇帝赋予,只对上负责。因为他们是“流官”,在一个地方干几年就走了,不在乎老百姓的评价,只要对上负责就升官有望。这样的社会结构能让皇帝的命令更容易贯彻到社会基层。秦朝和汉朝出现了不少“酷吏”,这些人其实就是执行皇帝命令最坚决的人。

官员一心往上爬,越到上面权力越大,皇权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秦始皇为了保证自己的皇权不受威胁,规定下层的人“不得族居”,目的当然就是解散大家庭,把老百姓原子化,变成由最高统治者直接控制的“编户齐民”。

周秦之变后,古人的生存逻辑变了。社会价值就从父高于君,变成了君高于父,人们要忠于国家,而不是忠于自己的家族。在秦代之后,古人开始推崇舍小家顾大家甚至大义灭亲,这一切文化和严密的官僚体系的建立,催生出对权力无限度的追逐和崇拜的风气。政治结构与文化是相互影响的,社会主流秉持“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社会大部分资源或者说是主流群体,都围绕着争夺权力运作,这样就诞生了对权力的崇拜、对皇权的臣服。

但在辽阔的乡野民间,残存的帝王梦从来没有被消除。每个封建朝代中后期,频繁的农民起义都对王朝造成了沉重打击,甚至直接推翻王朝。至于宫廷内兄弟相残相杀的流血事件,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历史上的治乱兴衰不断循环轮番上演,到近现代依旧泛起文化沉渣。

孙中山说,每一个中国人都做过皇帝梦,“四万万人都想当皇帝”。如果权力可以支配一切,那幺谁的权力最大?当然是皇帝。皇帝梦的土壤非常深厚,虽然如今提倡民主法治,但糟粕文化尚有惯性。正确看待和认识帝王,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