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鹏翔

看日历的时候,你肯定注意到了很多日历在公历的日期下面还会显示一个农历日期。公历与农历是怎幺来的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公历比较多,比如学校会通知我们在某一天开学,不用特别声明我们也知道这是公历的日期。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还会使用另一套历法——农历。同样是一年的开始,元旦在公历中是每年的1月1日,春节是农历的正月初一。而这两天并不是同一天,比如我们将会迎来的癸卯年新年正月初一是在2023年1月22日。

生活中也会有人把公历叫作阳历,把农历叫作阴历,比如有同学会说我不过阳历生日,我的生日是阴历X月X日。到此时,我们听到了4个名词:公历、农历、阳历、阴历。这到底是几套历法?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先从阳历、阴历这两种像是反义词的历法来说。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回到远古祖先的世界。在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历法,懵懂地过着狩猎和采摘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时候只需要知道昼夜轮回就是一日,但今日究竟是何日,我们并不知道,可能也并不关心。直到几千年前,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也开始驯养家畜、种植作物。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掌握更清楚的历法,因为百姓只有根据准确的季节开展农业活动才能有更多收获;部落首领也需要历法开展统治活动,比如祭祀和征战都需要确定准确的日期,并且能够记录下来。那时候,部落首领想知道今天的日期要怎幺办呢?没有现成的历法,就创造一个吧。但是随意指定的一种历法无法长久存在,毕竟一个首领在位时间有限,总不能换一个首领就换一个历法吧?而此时,人们把目光望向天空,天空中周而复始的天体运动不正是最好的历法准绳吗?日有升落、月有盈亏,于是太阳和月亮就非常自然地成了我们用来制定历法时最方便的参照物。与日月为伴,散落在地球各处的古代文明都制定了自己的历法。

观日观出的阳历

太阳是最好观察的对象之一。如果你喜欢看日出和日落,并且不生活在赤道地区,你很容易就会发现:每一天太阳升落的位置并不一样,每一天白昼的长短也不一样。而在依赖太阳作息的远古时代,太阳的这种变化就会更加容易被观察到:早上,你伴着日出醒来,一睁开眼,太阳从远处升起;而第二天,太阳升起的位置又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每天都有;直到有一天,太阳再次从同一个位置升起——而这就过了一年的时间。

和看太阳方位类似,一年中每天正午的太阳高度也会不一样:在我们生活的温带地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影子最长。一年中每天白昼的长短不一样: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春分和秋分日白昼和黑夜等长。一年中每天星星的位置也不一样,中国古籍记载过:“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里的“斗”指的就是大家熟悉的北斗七星。虽然可以观察的对象这幺多,但是相信你也早就发现了,无论是太阳升起的位置、正午太阳的高度,还是白昼长度、星星的位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变化的周期都是一年。但为什幺这些现象的变化周期都是一年呢?

太阳不能自己变化升落的位置,星星也不会自己改变运动的方向,这些现象其实都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地球的公转周期就是一年,更准确地说,叫作“回归年”,这个周期以春分点为参照物,太阳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是365天5时48分46秒。不过这并不是真正的地球公转周期,以某一颗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地球围绕太阳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是365天6时9分10秒,叫作“恒星年”。有了“年”这个单位,各个文明创立历法就有了基础,接下来就是怎幺拆分这一年了。这种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制定的历法就叫作“太阳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阳历。古埃及、古印度的历法都属于阳历。

古埃及人通过观察太阳和天狼星升起的时间以及尼罗河泛滥的周期,将一年分为三季——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再加上岁末5天的宗教节日,一共365天。这样的划分方法更加利于指导农业生产,百姓可以按照日期播种和收获。但是这种历法有一个问题:没有闰年。回归年大约是365.24天,而计年是需要累加的,即每一年都按照365天计算,4年之后就会少一天。而在1460年之后,这个误差就会累积成一年,这个第1461年,古埃及人称之为“天狗周期”。“天狗”就是指天狼星,因此现也多称“天狼星周期”。

赏月赏出的阴历

除了太阳,在天空中还容易观察到月亮,而且相比于变化周期更长的太阳,月亮明显的圆缺变化周期更短。满月,也就是月亮最圆时叫作“望”;新月,也就是月牙最小的时候叫作“朔”。月球以大约29.53天为周期完成一次朔望的变化,“朔望月”的名称也由此而来。这样计算下来,12次月亮的朔望变化时间大体上可以构成一年。因此观察月亮也可以编制历法,而这种历法就是阴历。

伊斯兰的历法就属于阴历,完全以月相为准。新月出现时定为每月的第一日,12个月为一年,奇数月份设30天,偶数月份设29天,一年一共354天。每30年为一个周期,设置11个闰年——闰年为355天。但是这样计算下来,一年也只有大约354.37天。很明显,比起365.24天为一个回归年,这种以月亮为基准的阴历误差更大,而且无法指示季节。但是这样的历法每一个月的时间都很精确,更加方便人们进行一些文化活动。

现在你发现了吧?阳历和阴历是两类历法的名称,参照太阳的就叫阳历,参照月亮的就叫阴历。

又阳又阴的农历

我国的农历又是什幺呢?农历,顾名思义,是要重点照顾农业生产的一种历法。显然,单纯依靠月亮的阴历并不适用,我们的农历是建立在观察太阳的基础上的。初中时我们会学到:太阳光线照射地球的直射位置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而这个位置的变化正显示出四季产生的原因。四季的轮换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正所谓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考古人员在距今 4000 多年前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用来观测太阳高度的圭表,而它的用途正是确定我们现在熟知的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

在很久以前,一个部落中会有这幺一个人——或许是首领、或许是祭司,他掌握了观察天象的知识与本领,每年什幺时候耕种、什幺时候收获都由他统一发布命令。这就是“敬授民时”。后来有了国家,会有专门研究和颁布历法的部门。到了秦汉时期,基于太阳运动位置的表示自然节律变化的二十四节气基本确立。二十四节气中每月第一个节气叫作“节气”,第二个节气也叫作“中气”,例如在正月里,立春是节气,雨水可称为中气。

历法对于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很大,但是太阳的变化毕竟是以年为单位,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一个范围更小、易于观察,并且还有规律可循的历法,因此基于月亮盈亏变化的阴历自然也就融入了农历中。所以说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属于合二为一的阴阳历。但是,这种合二为一可不是简单的拼凑,其中蕴含着复杂的计算。

在地球上,一回归年并不是 365 天的整数,而是约 365.24 天,因此每 400 年中会有 97 个366 天的闰年。这样就可以大体上来弥补每一个回归年多出来的 0.24 天。而月亮的盈亏周期约为 29.53 天,12 个月加起来约 354.37 天。要是直接把阳历和阴历放在一起,每过一年阴历就比阳历少 11 天左右。历法存在的意义就是能长久方便使用,年复一年中历法不能随意变更,因此人们就必须想办法把阴历少的这些天补上。

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就采用了“19 年 7 闰”的农历计算方法:就是 19 年中有 12 年过正常的12个月,有7年会过13个月,这多出来的1个月就是闰月。而且,在哪一年设置闰年也不是随意的,这又要和二十四节气相结合。要是农历中哪个月少了一个中气,那就把这个月设为闰月,闰月的天数和上一个月一样——换句话说,就是把上个月再过一遍。正是用了这样的方法,阴历才能和阳历相吻合。也正因如此,我们每年过春节都是在公历的一月或者二月,不会发生春节出现在夏天、秋天的奇怪现象。

外来的公历

最后,我们聊一聊现代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历法——公历。公历中的“公”字,像公里、公斤、公约数中的“公”字一样,代表“公共,公认”的意思。也就是说,公历就是大众普遍使用的历法。它又叫“格列高利历”,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阿洛伊修斯·里利乌斯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于 1582 年颁行。

儒略历来自古罗马历,而古罗马历又和古埃及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埃及历中以太阳和天狼星同时升起的那一天为一年的起始,一年有 365 天,每过 1460 年,就会差一年。因为古埃及历算法比较简单,所以受到了周边文明的欢迎,其中就包含古罗马。但是,被拿来改造后的历法要复杂很多,导致当时的古罗马人计算日期非常混乱,甚至出现了要在闰月中加上 90 天才能将历法和季节匹配上的奇特现象。所以,古罗马历史上着名的恺撒大帝——尤利乌斯·恺撒采纳了当时着名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计算的历法,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因为尤利乌斯又被翻译成儒略,所以这个历法叫作“儒略历”。

儒略历一年设12个月:双数月是小月,有30天;单数月是大月,有31天;2月比较特殊,在平年有29天,在闰年有30天。儒略历每四年有一个闰年,整体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与回归年比较接近,每400年会多出3.12日。虽然采用儒略历的国家可以通过直接宣布在某一年中增减一定的天数来消除误差,但是这毕竟依然不方便。因此,1582年,欧洲的教皇在欧洲各国学者提议基础之上,制定了通行至今的格列高利历,又叫“格里历”。

格列高利历规定只有能被400整除的世纪年才可在2月增设闰日,比如1800年、1900年、2000年和2100年4个世纪年中,只有2000年可以被400整除,因此只有这一年是366天的闰年,其他年份依然是只有365天。另外,格列高利历将可以被4整除的一般年份设为闰年,如此便在每400年中减少了3个闰日,将回归年的长度调整为365.2425日。为了减少之前的误差,颁布历法的1582年,10月一下子被扣除了10天,将平均回归年误差减少到了每3300年差1日,这就比之前的儒略历准确多了。因此格列高利历被各个国家广泛使用。

1912年,清朝皇帝溥仪退位。当时孙中山领导的国民政府采用格列高利历,也就是公历,取代了传统的农历。作为可以指导农时、指示节日的农历也没有因此完全消失,而是作为公历的补充沿用至今。

历法来自我们对于天象的观察。阳历和阴历是因为我们参照的天体不同而制定的两类历法,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而公历是基于阳历的一种历法。又要过节了,元旦是公历的1月1日,春节是农历的正月初一,相信大家再也不会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