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向东

目前,因心理障碍而致病的人数大幅度上升。专家研究表明,66.9%的患者在病前有负性(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并且,我国因心理障碍引发的疾病已居首位,超过心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所以,做好心理保健工作迫在眉睫。

而利导思维是心理保健的“金钥匙”。从生物学上讲,利导思维可以诱发大脑分泌更多的脑内肽,并且可以激活A10神经。脑内肽尤其是β-内啡肽具有让人欣喜、幸福的作用,并能缓解疼痛和痛苦的症状,而A10神经的激活则会使人感到超越感、宁静感和幸福感。一般认为,光靠精神力量无法抵抗细菌、病毒引起的疾病,但脑内肽可以增强免疫力、抵抗力,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调动自身抗病毒能力。谁善于利导思维,谁就拥有“心理优势”,及时平复心灵上的创伤,容易成就事业,保持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反之,脑内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危害身体健康。

利导思维是指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把思考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亦即往积极美好的方面去想。如英国作家狄更斯所言:“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日本学者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一书中说:“想好事,好事降临;想坏事,坏事敲门。”

人生在世,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一段难唱的曲。不学会自我安慰,轻者心情郁闷,导致血压升高、失眠、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影响身体健康;重者就可能走上绝路。弊导思维,以消极的心态从负面看问题、看社会,一片黑暗:看同事,没一个好人;看工作,一塌糊涂。经常自怨自艾,看什么都不顺心,见谁都不顺眼。

生活经验证明,人的心胸,利导思维则宽,弊导思维则窄:人的心境,利导思维则闲,弊导思维则忙;人的心术,利导思维则平,弊导思维则险;人的心事,利导思维则乐,弊导思维则忧;人的心气,利导思维则刚,弊导思维则馁。只有好心情,才能勇于战胜艰难险阻,才能欣赏美好风光:只有好心情,才能过上好日子,干出一番事业:只有好心情,才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坦然面对升迁进退,成败得失。

坚持利导思维,一通百通。一个人每天面对生活、工作、社交,心灵和身体不停地在对话。对话的内容只要往好处想,体内就会产生增强健康的物质:如果对话的内容尽往坏处想,体内就会产生加速衰老或致癌的物质。利导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方法论,一种做事策略,一种处世哲学,一种人生智慧。只有运用好利导思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利导思维有以下方法:

(1)凡事多从正面理解。按辩证法的观点看,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关键是要在不利的事情中看到有利因素。利导思维教我们睁大眼睛从不利的事情中寻找美好,发现美好,提取美好,放大美好。

(2)改变认知角度。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感受也是大相径庭。对于社会阴暗的东西不是不可以看,而是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上看,别总看,别多看。要多看光明的一面,时间长了,心灵的深处就充满了催人奋进的因素,内心就会一片光明。在看自己时,要多看自己的长处,少看自己的短处:在与人相处时,要多看他人的长处,少看他人的短处。“想法一变天地宽”,想通了也就轻松了。

(3)调整比较对象。传说,有一位盲人性格十分开朗,生活非常愉快。有人问他:“作为一个盲人,你不感到痛苦吗?”盲人回答说:“我痛苦什么呢?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和下肢瘫痪的人相比,我能行走。”眼睛瞎了还丝毫不痛苦。这是因为他调整了比较对象和方法,是用自己的优势去比人家的劣势,用自己的长处去比人家的短处。如此相比,比出了自豪感,比出了优越感。

(4)优化情绪。在碰到一些烦恼事情时,用信任的目光看待人,看到的是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和善面和友好处,从而消除了对他人的不必要误会、猜疑和敌视。这样就能广结人缘,身心健康。

让我们学会利导思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地自觉坚持并逐渐养成利导思维的好习惯。这样,心里才会安宁,情绪才能安定,工作才能安心,生活才能安乐,身体才会安康,家庭才会安好。快快乐乐地面对一切,高高兴兴地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