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郎建荣

手镯大小的钥匙环上,串着12把各式各样的钥匙。钥匙柄上贴着胶布,胶布上备注有屋主的姓名和门牌号。在重庆大渡口区古渡春色小区,如果你看见拎着这样一串钥匙在楼栋间来回的人,不用问,那一定是“钥匙孃孃”杨芝惠。

代管钥匙要从20多年前说起

2024年2月26日上午,记者在古渡春色小区5栋玫瑰庭见到杨芝惠。她穿着紫色棉服,扎着丸子头,椭圆脸,笑起来眉眼弯弯的,正在和邻居们聊天。她的神采与状态,让人很难将她与75岁的年龄联系起来。

随着杨芝惠行走,能听到她兜里时不时发出的金属碰撞的丁零声—钥匙串便装在这里。

杨芝惠成为“钥匙孃孃”,还得从20多年前说起。

当时,杨芝惠作为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的职工,住在厂区的老房子里。退休后,她主动加入社区义工队,碰到谁家需要帮忙,哪家有纠纷需要调解,她都会第一时间赶过去。长此以往,“有事找杨孃孃”成为邻里的共识。

渐渐地,陆续有邻居将家中的备用钥匙交给杨芝惠保管。这样一来,邻居再遇到小孩提前回家、亲戚突然造访等情况,就不用担心、焦虑了。随着保管的钥匙越来越多,杨芝惠“钥匙孃孃”的名号也传开了。

2012年年初老房改造,杨芝惠和部分邻居搬到了古渡春色小区。楼梯房变成了电梯房,不变的是,仍有一些邻居延续之前的习惯,将备用钥匙交到杨芝惠手中。

钥匙背后是说不完的暖心故事

这些年来杨芝惠代管的钥匙,最多时有30多把。十字形的防盗门钥匙、扁平的木门钥匙……串起来便是一大串。钥匙背后的故事,更是说也说不完。

10点40分,记者随杨芝惠一道前往玫瑰庭19楼拜访。户主杜爷爷91岁,其妻侯婆婆76岁,二老同居在此,身体都不大好。对于这些独居或仅夫妻同居的老人,杨芝惠每天都要和他们见上一面才能放心。

“咚咚咚!”杨芝惠敲了几下门,门开了。两位老人正在客厅里看电视,一看到杨芝惠便笑得合不拢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是杜爷爷对杨芝惠的评价。

和独居老人“天天见一面”,杨芝惠一点儿也不觉得麻烦,因为之前她碰到过“真正的麻烦”。

4年前,在玫瑰庭3楼独居的李婆婆一天都不见踪影,杨芝惠上门敲门无人应答,只隐约听到门里传出呻吟声。杨芝惠进屋后才发现,90岁的李婆婆摔倒在客厅地上,动弹不得。杨芝惠赶紧拨打120将其送去医院,救了老人。

11点20分,记者随杨芝惠来到玫瑰庭6楼。她来替邻居尹志秀家开窗通风、浇花。尹志秀去女儿家带孙子了,孙子放暑假时才会回来。临走前,尹志秀将备用钥匙交给了杨芝惠。

“我本来想,离开这幺久,我的花草估计活不成啦,但杨姐说她会帮我照看好的,真的太感激她了。”通过电话,记者得到尹志秀的允许,和杨芝惠一道进了屋。只见杨芝惠第一时间将各个屋子的窗户打开通风,接着又给两个卧室窗台上的绿植浇水。临走前,她还不忘将窗户关好、大门反锁。

杨芝惠说,这些年来,外出时将钥匙托付给她的邻居数不胜数,她会根据邻居家的情况,上门为他们浇花、喂宠物、雨天收衣服等。

杨芝惠还记得,一次停水,邻居张洛英忘了关水龙头就出门旅游了。来水后,水逐渐漫到了楼下。好在杨芝惠有备用钥匙,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简单地吃完午餐后,杨芝惠来到门廊的小桌前与邻居聊天,这是她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连兜里的钥匙好像也响应着她的心情,轻快作响。

邻居蔡叔叔竖着大拇指,向记者讲起了一把钥匙背后的故事。

2022年,仅夫妻同居的高龄老人秦忠珍、赵大河同时卧病在床,其独子也生病住院,只得将钥匙托付给杨芝惠,希望她抽空去看一眼二老。杨芝惠每天自掏腰包买菜,上门为两位老人做饭、打扫房间等。照顾了他们三个多月,没有要一分钱的回报。后来两位老人陆续病逝,杨芝惠又帮着其儿媳料理他们的后事。

打开心门,将大家团结在一起

这些年杨芝惠楼上楼下的辛苦付出,邻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邻居李叔叔说:“她兜里的钥匙,打得开邻居的家门,也打开了邻居的心门。你看这外面修缮一新的门廊、水泥小桌和花园里新栽种的绿植,都是前些天杨芝惠带头,与邻居一起打造的。她的热心肠和奉献精神,我们都看在眼里。所以无论她号召什幺,大家都会积极响应。”

邻居赵阿姨说:“前阵子有老邻居患了大病无力承担高额医疗费,她就积极倡议,发动邻里一起捐款,为他们家带来了新的希望。”

“90后”肖女士说:“我们从大院搬到了高楼,原本以为距离会变远,但杨孃孃的热心肠让我们这些邻居还是亲如家人。”

对于邻居的点赞,杨芝惠有些不好意思。她说,自己要一直当大家的“钥匙孃孃”,直到自己干不动那天为止,这样才对得起大家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