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佳 毛丽娟

新生儿出现小便发黄和全身皮肤、巩膜发黄等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新生儿黄疸。当新生儿血液当中胆红素>5mg/dl时,就可发生肉眼能够看见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不同类型黄疸需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的2~3天内发生黄疸,且颜色越来越深,于4~6天时进入高峰,以后逐渐减轻,这种黄疸多为生理性黄疸。如果是足月儿,出现生理性黄疸后在14天时基本消失,早产儿通常在21天内消失。生理性黄疸存在相应的限度,颜色不会发展为金黄色;新生儿食欲和体温正常,体重正常增长,大小便颜色无异常。

生理性黄疸虽然可持续较长时间,但不会对新生儿造成损害,只要新生儿正常进食,虽大声哭闹却不伴有发热迹象,排便颜色不白,就无需到医院进行特殊治疗。这种情况通常也不会对新生儿哺乳、生长发育和注射疫苗产生影响。对付生理性黄疸,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喂养让宝宝多排便,通过排便可以带走体内的胆黄素,如果胎便没有排干净,胆黄素会被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从而使黄疸增多;若宝宝的排便从黑色变为黄色,则证明胎便已经排干净了。

母乳性黄疸

与生理性黄疸相比,母乳性黄疸的峰值延迟,消失时间后移,可能需要3~4个月或者更长时间才能消退。这期间,新生儿基础状况理想,体重稳定增加,排便颜色无异常,经临床体检不会发现病变;宝宝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一般不会太高,通常不超过15mg/dl。

大部分母乳性黄疸患儿都无需特殊干预,只要饮食、睡眠、体重、精神等方面都无异常,不会对其造成损害,可以继续喂养母乳。如果是重度黄疸,应在医生指导下停止母乳喂养。通常在暂停母乳喂养后的3天左右,黄疸指数就能够明显下降。随着日龄及月龄的增加,黄疸就能够自己消失;就算黄疸未彻底消失,也不会对预防接种产生影响。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发生早,新生儿出生之后一天内就可发生黄疸;病情严重,足月儿超过12.9mg/dl,早产儿超过15mg/ dl;病情进展迅速,血清胆红素每日增长大于5mg/dl;可持续较长时间,或是消退后复发。

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需引起重视。临床对病理性黄疸的治疗通常以蓝光照射为主,一般需治疗3~5天,视新生儿情况而定。有时也需使用药物治疗,比如使用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诱导肝酶火星,促进肝脏对肺结核胆红素的代谢;补充白蛋白结合游离胆红素,降低血液中胆红素的水平。一般待病情稳定后,患儿可进行疫苗接种,具体听从医生建议。

对于新生儿黄疸,最基本的是要对家长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使其对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有充分掌握,意识到配合医护工作对疾病治愈的重要性,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长日常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反应、奶量、活动情况、大小便情况等。抚触新生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体内黄疸指数下降,家长可以学习简单的婴儿抚触动作,在新生儿每日沐浴之后,抚触其全身约15~20分钟,促进患儿胃肠蠕动,有助于其尽早将胎便排出。

新生儿游泳也有不少好处,可以促进婴儿肠蠕动,消除腹部胀气、便秘等症状,促使胎便早排出,生理性黄疸早消退。注意,新生儿游泳一定要有专业医护人员在旁指导,防止发生意外状况。

此外,婴儿抵抗力差、细菌侵入易引起感染,而感染是黄疸加重的原因之一。所以还要加强对新生儿的皮肤护理,着重对脐部及臀部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