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艳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包括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等,以胃脘胀闷、疼痛、反酸、纳呆、大便失调等为主症。它属于中医“胃脘痛”“痞证”范畴,发病的根本原因是素体脾胃虚弱,各种致病因素乘虚而入进一步损伤脾胃所致。本病病程长,病因复杂,病变累及脏腑较多,因此调理脏腑功能是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治则。在临床上,需要根据辨证配合多种治法来治疗慢性胃炎,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辨证论治

临床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和脉象等,将慢性胃炎主要辨证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肝胃不和型 表现为胃脘胀痛,攻窜不定,连及胁肋,嗳气痛减,情志不畅则加重,喜叹息,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常用的中成药有越鞠保和丸、柴胡舒肝丸、气滞胃痛颗粒、左金丸等。

脾胃虚寒型 表现为胃脘部隐隐作痛,喜温喜按,得热痛减,饥而痛增,进食后痛减,反吐清水,纳差脘痞,大便溏薄,神疲乏力,甚则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虚弱或迟缓。治宜温胃散寒,常用的中成药有附子理中丸、香砂平胃颗粒、温胃舒颗粒等。

脾胃虚弱型 主要症状有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纳呆少食,食后胃脘痞满,口淡不渴,大便溏薄,神疲乏力,舌质淡,边有齿印,脉沉细等。治且健脾补胃,和中止痛,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丸、香砂六君子丸等。

穴位按摩

患有胃炎的人群可以在每天饭后半小时按揉内关、中脘、合谷、天枢、神阙、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并按照顺时针的方式按揉腹部,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为主,每个穴位按揉2~3分钟。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也可以按揉坎宫、天门、百会、太阳穴、廉泉、风池、承浆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揉3分钟左右,在按摩时也可以听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更好地放松心情。

饮食调养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炎的关键所在。患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饮食要点,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细嚼慢咽 咀嚼充分的食物在胃内更容易消化,细嚼慢咽可以减少粗糙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减轻胃部负担和不适感。

有节制 饮食时间规律,有助于维持胃的正常功能,因此不要随意更改饮食时间或者省略一餐。也切忌暴饮暴食,避免因饥饿或过度饱食而加重胃的负担。

注意饮食卫生 不洁食物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引发胃炎。因此,选择新鲜、干净的食物非常重要。

清淡易消化 尽量做到进食较精细、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鱼、蛋、蔬菜和水果等。这有助于减轻胃的负担,同时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少食肥甘厚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饮酒及浓茶。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反应。同时要控制盐分摄入,避免高盐食物对胃黏膜的损伤。

慢性胃炎患者还可采用食疗方,如猪肚方、马兰头猪肚汤、佛手粥、麦冬粥等,可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情志调养

中医认为,心情舒畅能够使肝气舒畅条达,维持肝脏正常的疏泄功能。只有肝脏功能正常,才能让脾胃正常发挥运化以及消化吸收的作用。因此,胃炎患者在生活当中遇到事情不能过于急躁,常做深呼吸运动、按揉太阳穴等,也可以选择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缓解压力。

起居调养

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养胃和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胃炎患者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使身体疲劳和压力过大;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尽量避免或减少饮酒和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