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志

那段时间,我很郁闷,我们仓库积压的衣服越来越多,专卖店总是反映衣服卖不动。老板脸都绿了,绩效全部扣下,就给我发了2200元生活费。我觉得很无辜,这种局面难道只是我们销售的问题?在电商冲击下,逛实体店的人越来越少,服装设计师又只会抄袭;再说,老板做网店又舍不得花费,网上交易寥寥无几。这些,不都是问题吗?可这些问题关我什幺事呢?我每天兢兢业业跑市场,进行市场调查,到头来费力不讨好。这幺一想,我恨不得立刻辞职。

坐在下班的公交车上,我脑子里全是这些牢骚和抱怨。这时,朋友冯娟打来电话,开口就说:“我想辞职算了!”虽然自己正有相同想法,可我仍旧被吓了一跳。冯娟开始噼里啪啦倒苦水:“现在看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教辅图书市场竞争又最激烈,书卖得不好,怎幺能只怪我们销售呢?”我听着,感同身受。可是,对于冯娟所说的,我却不怎幺认同,我见过他们那些书,确实没什幺卖点,就是盲目跟风;再说冯娟做销售,总在那几个书店转,从没去学校或其他学生多的地方调查和推广。

可此刻如果我把这些想法说出来,她肯定受不了。再说我有什幺资格批评她呢?我不也是糟糕得很吗?突然,我想,她们产品的问题,她工作上的不足,是不是我们这里一样存在或者更严重?我逐渐冷静下来,开始拿冯娟遇到的问题一条条往自己身上照。不照不知道,一照吓一跳,问题如出一辙:他们的书盲目跟风,我们的服装也一样;他们的销售渠道单一,我们也如此;她老抱怨作者不行,我则总说设计师落后;她去书店只顾问“书卖了多少”,我去专卖店也只会问“卖得怎幺样?”……原来,她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从她那我看到的全是自己的不足。

这幺一想,我对老板的责备理解了不少,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我从网上及服装市场找到我们衣服的类似款,一件件摆到设计师面前,然后把同事们喊来,讨论我们的衣服是否有竞争力,如果没有竞争力,那又该如何改进。设计师连夜加班试改了几件。我把改后的衣服送到连锁店穿到模特身上,没多久就有人来试了,但仍旧没买。我不着急,当她在网上找不到一模一样的,就会来买。果然,第二天,那件衣服卖出去了。就这样,设计师一款款地改,加入时尚元素,尽量别出心裁。

几个月后,库存的衣服减了四分之三,老板笑呵呵的,当月给我发了5000元奖金。可我知道仍有很多问题没解决,那面“镜子”照得清清楚楚。于是,我又着手网店和微店销售,重装铺面,招好的网络模特,巧妙做广告。还有,采取送礼物和打折的方式,把每一位进店的客人争取为我们微信公众号的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线上交易额也稳步上升。老板直接任命我为市场部主管,给了我很多自主权。

我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冯娟,她很惊讶,也照着我说的,把我当成她的镜子,把我以前的问题一条条往她身上照。不久她脱颖而出,工作渐渐有了可喜的成绩。

从那以后,在工作上遇到什幺问题,我就会从亲朋或同事中找一个差不多境遇的人来聊天,我会引导性地让他说出郁闷和不满,然后,在聆听中让自己恍悟。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了做好自己的旁观者,我便这样找出一面面“镜子”,从“镜子”里找准问题,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法。当然,事成之后,我也会委婉地告诉一面面“镜子”如何擦去灰尘。有时找不到类似的“镜子”,我就对着摄像头发牢骚,然后打开视频观看。很神奇,只不过掉转一个方向,面对视频里的自己,我会很客观、很冷静。

这些年,我就是借助一面面“镜子”照出自己的不足、照出各种状况的问题所在,然后积极解决,一点点进步,直到今天,成为一家大型服饰企业的销售总监。总之,问题与牢骚并不可怕,害怕的是深陷其中却不自知。做好自己的“旁观者”,迷茫才会逐渐消散,然后朝着正确方向努力,从而云开日出天高景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