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末

那天晚上,我正在给女儿辅导作业,楼上的邻居小美来串门。她拿着一盒桂花糕点,说给我女儿当做夜宵。

送完夜宵后,小美却没走的意思,而是留下来跟我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其间,她的手机亮了又暗,暗了又亮……我不由得好奇地问:“谁的电话?你怎幺总不接呢?”小美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我老公打的。我和他闹别扭呢,到你这儿来‘避避难。”

原来如此。差不多聊了一个小时,小美站起来挥挥手机说:“攒齐了20个未接来电,我得回家了。”我笑笑:“回家后可要心平气和,不要吵架哦!”小美做了个鬼脸,点点头走了。

我刚关上门,就听见女儿说:“妈妈,你真是瞎操心!你看小美阿姨像吵架的样子吗?那是赤裸裸的秀恩爱好不好?”真的是这样吗?我哑然失笑。

几个月后的一天下午,小美又来我家串门,她带来的是两盒酸奶和一袋水果。我会心一笑:“又到我家来‘避难了?”她眨眨眼说:“是啊,家有小气鬼的感觉,你是不知道啊!”那天,我们边做水果慕斯蛋糕边聊天。等做好蛋糕,已经快5点了。我摆好碟子,准备和她一起品尝,小美却说要回去。我问她怎幺不等攒齐20个未接来电再走,她回答:“不等了,有十几个也行。两个小时的反思时间已经足够,太久会影响夫妻情感的。”

我很疑惑,夫妻吵架不是需要一晚上或更久的时间自愈吗?我还没说出疑惑,小美就说:“我带两块蛋糕回去,你知道的,生气的人吃甜食心情会变好。”我看不出小美是在生气,但我想,假如她家里的那个人在生气,吃了小美做的甜食,大概心情会真的变好吧!

通过小美来我家“避难”的频率,我判断他们夫妻不常吵架。不过,吵架时小美也有“避难”无效的时候。一个晚上,小美敲开了我家的门。那天,小美什幺都没带,只是抱歉地说:“没打扰你们休息吧?我只是想到你们家看会书。你接着辅导孩子写作业吧,不用理我。”

陪孩子写作业时,我感觉小美看书心不在焉,眼睛不时瞥向手机。但那手机似乎有意置气,竟一次也没亮。看着小美的脸变得越来越苍白,我忍不住招手让她到客厅里去。这一次,我试探着说:“夫妻吵架,要解决问题,不能总要一方忍或者躲,总这样你会很累的。”小美却幽幽地说:“我不累,是他累。你知道的,两人吵架,累的总是小心眼的那个。”

我正犹豫要不要问清原因,门铃又响了。这一次,来串门的居然是小美的老公。他朝我抱歉地干笑了两声,然后对小美说:“小美,回家吧,是我不好,别总打扰刘老师一家了。”我以为小美要拿捏一会儿,没想到,她竟然落落大方地站了起来,说:“看在你认错并来请我的分上,咱俩两‘讫了!”

第二天早上上班时,我在电梯里遇到了小美的老公,便问他小美的心情是否变好。小美的老公爽快地回答:“昨晚回家后就好了,谢谢您一直都收留小美!”

收留?我惊讶于他使用这个词。他解释后,我才知道,小美结婚后才跟他来到这个城市。在这里,她没有亲人和朋友,所以两人约定:如果小美“出走”,他必须要不停地打电话找回。但因为天冷,怕小美没处去,小美的老公就建议她吵架的时候到邻居家里躲一躲。于是,我家便成了小美的“避难所”。

我顿时感觉被“套路”了,于是好奇地问:“你俩过日子怎幺像过家家一样?”小美的老公反问:“你是说吵架太儿戏了吗?生活已经处处有艰辛,为什幺还要让吵架变得更为不堪呢?”我仔细想想也是,能认真陪一个人把日子当儿戏过,也是一种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