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间,作家刘子超数次深入亚洲腹地,前往神秘的邻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在这片处于全球化边缘和大国夹缝间的土地,展开一场过去和未来的寻觅之旅。一路上,他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徘徊在希冀与失意、自由与迷失之间。一切如同离轨的卫星,暧昧而失落,充满活力、孤独和挣扎,我们就在隔壁,却浑然不觉——直到旅行开始,直到翻开这本书。

塔季扬娜的公寓位于阿拉木图南郊,紧邻总统公园,窗外就是高耸起伏的天山。我是通过网络认识塔季扬娜的。在广告中,塔季扬娜写道,她是一套两卧室公寓的房东,其中一间卧室对外出租。

公寓楼沉重、昏暗,开门的塔季扬娜穿着一件同样昏暗的灰色外套。我们坐下来喝茶。塔季扬娜拿出晒干的紫色花瓣,掺进红茶里。烧水壶冒出白色的蒸汽,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从窗外传入,好像山谷中遥远的回音。

塔季扬娜出生在阿拉木图,父母是俄罗斯人。年轻时,她在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完成学业,随后回到阿拉木图,从事矿业勘探。她离过两次婚。第一任丈夫是俄罗斯人,喜欢喝酒。第二任丈夫是鞑靼人,早先是一名新闻记者,后来逐渐升为哈萨克斯坦宣传部的官员。凭借丈夫的资历,他们分到了这套公寓。不过几年后,她的第二任丈夫另觅新欢,成立了新的家庭。

到了20世纪90年代,塔季扬娜对矿业勘探工作感到厌倦,那时她已经四十岁。国家和婚姻的双重解体,让生活充满了不确定。她开始自学英语,作为一种对抗。每天晚上,她一杯又一杯地喝着红茶,背诵着那些陌生的语法和单词。像她那一代人,能说英语的少之又少,可她竟然凭借自学掌握了这门语言。如今,她独自生活,养了一条狗。她把一间卧室拿出来日租,只是为了认识几个新朋友。她早已放弃对长久关系的奢望,而满足于和我这样的匆匆过客,进行不深不浅的交谈。

塔季扬娜既不抽烟,也不喝酒,晚饭几乎都在小餐馆解决。每天早晚,她牵着狗去公园散步。公园里绿树成荫,天山近在眼前,如同话剧舞台的背景。她问我在阿拉木图有何打算。我告诉她,我想去阿拉套山国家公园。出乎我的意料,这座离阿拉木图驱车半小时的山脉,她已经快十年没有去过了。她问我能否同行。当我点头答应时,她几乎雀跃得像个小姑娘。

第二天清晨,我们离开塔季扬娜的公寓,穿过洒满阳光的街道,很快就进入山区。

公路沿着溪水蜿蜒而上,路边长满针茅和紫色苜蓿。在海拔更高的地方,松柏绿幽幽地覆盖着山脊,直至褪变成干枯的荒原。溪边的空地上,可以看到哈萨克人的蒙古包。男主人已经架起烤炉,正把大块羊肉穿到铁扦子上。塔季扬娜的兴致很好,她频频要求司机停车,好去采摘黄色的树莓。那些树莓有刺,果实很小,味道也酸,不过塔季扬娜说,她喜欢把树莓晒干,用来泡茶。

我们抵达山间的一片丘陵,绿松石色的大阿拉木图湖出现在眼前。湖水被山峦环绕,有一种高原湖泊所特有的静谧。我们打算向下走到湖边,但很快被一个荷枪实弹的哈萨克士兵拦住。他的脸蛋红扑扑的,有着乡村少年的淳朴,但硬邦邦的制服赋予他一种截然相反的气质。他告诉我们,这里是水源保护地,任何人不准下去。我们只好绕到湖的另一侧,在一片向阳的草地上坐下来吃午餐。

阳光很暖,草地上泛着植物的清香。湖水好像静止不动,连一片涟漪都无。远处的雪山,笼罩在一片乌云里。塔季扬娜突然向我讲起她的家庭琐事。她和两个丈夫各有一个儿子。大儿子的工作是电脑编程,不过他并不喜欢。他正打算辞职,去吉尔吉斯斯坦承包金矿。

“翻过这座山就是吉尔吉斯斯坦。”塔季扬娜说,“山那边是伊塞克湖,中亚最美的湖,你听说过吗?”我点点头。她回忆着往事:“小儿子六岁时,他的父亲就带着他,从阿拉木图徒步去伊塞克湖,有三个晚上要在山里过夜。”我问:“那时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还属于同一个国家吧?”“是的。”塔季扬娜点点头,“现在,这样的旅行已经不可能了。”

吃完午餐,我们回到车上,不久就遇到哈萨克斯坦的边防哨所。士兵检查了我们的证件,经过交涉,允许我们再翻过下一座隘口,前往六千米外一处科研站。

科研站是一片破败的建筑群。我推开一扇虚掩的门,发现竟是当年科研人员的台球室。台球案上盖着塑料布,球杆整齐地挂在墙上,还是当年离去时的样子。塔季扬娜说她从没来过这儿,不过有一种感觉告诉她,这里还有人居住。我们四处察看,最后在一个小木屋外碰到一个老人。他七十多岁,穿着粗线毛衣,正在修理一辆手推车。

老人叫谢尔盖,退休前曾是科研站的工作人员。他厌倦了阿拉木图的喧嚣,宁愿在这里独自生活。他开着一辆破轿车,从阿拉木图买来成袋的土豆、洋葱,带到山上。直到这里被大雪覆盖,他才驾车返回城市。“有时候,我渴望交流,但更多的时候,我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谢尔盖说,“这里很安静,能让我回忆起很多往事。当年我们都住在这儿,现在只剩下我了。登山的人偶尔会经过这里。”

顺着谢尔盖手指的方向,我隐约看到一条小路通向山顶,仿佛是刀在山体上刻出的一条淡痕。山上布满碎石,最终吞噬了小路。峰顶仍然处在一团黑色的雾气中。

“你们要上去吗?”谢尔盖问。

“我们可以试试。”塔季扬娜回答,“直到无路可走。”

(摘自《失落的卫星》,出版:文汇出版社)

《旅行的艺术》

作者:[英] 阿兰·德波顿

译者:南治国 彭俊豪 何世原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作者用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去旅行,行程中不仅有巴巴多斯、西奈沙漠、马德里等风格迥异的怡人风景,同时还有他为读者安排的众多的名作家、艺术家、思想家及深谙旅行滋味的行家作为导游。在他们的陪伴下,风景之旅成了文化之旅、心路之旅。读这本书就像进行一场完美的旅程,它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

《西藏,西藏!》

作者:卡布

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20年来走遍西藏7个地级行政区、74个县,精选近400幅高清摄影作品,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西藏。这本书里有春夏秋冬,厚厚一本翻完,如经历四季,耳边旗风鼓荡,鼻子里嗅到牛羊肉飘香,脸蛋被藏地掺杂雪雾的山风吹打得通红。这样一本书,更像是一份邀请,超越了文字和照片本身的局限,把藏地的一缕风带到你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