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

一生中难免有几次麻醉经历,有时候得插管,有时候只是打一针,打针部位也不同。如何安全地麻醉、平安地醒来,当中学问很大。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通常用于传统开肚子、开胸,手术伤口较大也较痛,手术时间通常较长。给药方式分为经气管内管或面罩吸入气体麻醉药,或经由静脉点滴注射麻醉药等。作用原理是透过血液循环将药物送进大脑,让人睡着。至于坊间讲的“镇定麻醉”,这算是全身麻醉的一种,不过这个名词容易造成混淆,以为是比较安全的麻醉,其实不然。

麻醉虽可初分轻、中、重度三种深度,但深度间并无明确界线,即便同一人、同一次手术,都可能在不同深度间变化。中度以上的麻醉可能抑制呼吸和降低血压,需要有麻醉专科医师的监控和处理。

半身麻醉

半身麻醉,只能麻醉下半身,例如剖宫产、膝关节置换、髋关节手术等。主要可分为脊椎麻醉、硬脊膜外麻醉两种。

脊椎麻醉是把麻药打到硬脊膜内,通常只需要2~3毫升麻药。一般打在第二节腰椎以下,不能打在太高位,避免误伤神经。脊椎麻醉适用于两小时内的手术。

硬脊膜外麻醉是在硬脊膜外注射大约20~30毫升的麻药。对于运动神经的麻醉比较弱,痛感可用不同配方去调控。可以埋管,让效果持续一天以上,例如减痛分娩,或用于术后止痛。

区域麻醉与局部麻醉

如果要麻醉一整段肢体,可在支配该肢体的神经周围打麻药,让神经麻痹。例如,要麻手臂就打腋下神经丛,手臂就不会痛也不能动,但是中枢神经没有麻痹,所以意识是清楚的。

局部麻醉范围更小,注射在皮下的“非血管”区域,让局部神经浸润在麻药里面,痛觉传不回去。麻药浓度会较稀,常用于缝合伤口、抽脂。

术前空腹、接受评估

要维护病人安全,麻醉专科医师的工作从术前、术中、延伸到术后。术前要评估风险,包括病人本身状况,慢性病、高龄、心脏病、儿童、先天异常导致肢体变形、是否有严重外伤等。这些都是来自于病人本身的危险性。

麻醉科医师也要熟悉手术本身及麻醉本身的风险,才能根据病人情况,做出最恰当的麻醉计划。为了安全起见,麻醉前病人要空腹,至少六小时不能喝水或进食,也不可以嚼食槟榔。另外也要提醒爱美的女性,术前除了要移除身上所有的金属装饰品、卸妆,如果有做指甲,也要卸除至少一指。如果不卸,就很难利用皮肤颜色或夹在手指的血氧机,及早观察到病人是否有缺氧情形。但麻醉深度是动态变化,轻度镇定,也可能不知不觉进入中度麻醉,有一定风险。如果局部麻醉时不小心把麻药打进血管,也可能毒害心脏和脑部,引发致命的心律不齐或癫痫。

站在专业立场看,麻醉不分大小,没有哪一种麻醉方式绝对安全。因为麻醉药必须精巧地使用,以保障病人安全,况且麻醉过程瞬息万变,有专科医师随时监看脑波及各项生命征象,才能及早发现警讯,并且实时处理。

编辑|龙轲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