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笔芯

一天,女儿幼儿园的班主任老师给我发来消息:“今天灵灵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有一题出现了小错误,她开始有些不高兴,然后就不肯动笔了。我一直鼓励她,告诉她每个人都会做错题目。这可能她第一次经历错误,你回去可以和她聊一聊哦!”

我收到老师的消息,才察觉到女儿确实没有受挫的经历,这次难免会有沮丧的情绪。我向老师表示感谢,并打算回去和女儿好好聊一聊。

回到家,还沉浸在委屈里的女儿一下子扑进我的怀里。我抱着她,轻声问:“宝贝,你今天在学校是有什幺不开心的事情吗?可以跟妈妈说一说吗?”女儿呢喃道:“我今天做错题了,老师没有给我打红勾勾……”她说着,委屈的劲头又高涨起来。我立刻安慰说:“宝贝不哭,你可以把错误的地方给妈妈看一看吗?”女儿微微点头,拿来自己的作业本,翻到错误的那一页,小手指着老师画的一个红圈说:“就是这里。”

我想起女儿第一次拿着作业本回家的情景,她开心地向我展示自己打满红勾的作业本,一个晚上翻看了无数遍,向家里每个人都炫耀一遍自己完美的“战绩”。原来,刚上幼儿园的女儿接触的题目都比较简单,做题一直都是全对,习惯了老师在自己的作业本上打满红勾。随着作业难度的提升,女儿有点接受不了老师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了红圈,也接受不了自己做错题这个现实。

我仔细看了女儿做错的题目,是一道数字和图画连线题,她连错了对象。我轻声对女儿说:“你再仔细看清楚,重新做一遍,好不好?”女儿轻轻点头,拿起画笔歪着头一边思考,一边重新连线。片刻后,她扬起自己的小脸蛋,等待着我宣布答案。这次女儿做对了,我拿起红色的笔,帮她添了一个红勾。她瞬间开心得不得了。

我随即补充道:“做错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做错了,我们再做一次就好了。不要胆怯,也不要难过。修改好了,一样是老师和妈妈的宝贝。”女儿终于放下了做错题这个心结,开始像往常一样,摆弄起自己的玩具。

我在厨房做饭的间隙,她跑进来,拿着自己搭的积木,让我猜她搭的是什幺。我忙着做菜,来不及细看,轻轻瞟了一眼回复她:“是一个小椅子吗?”

女儿摇摇头。“妈妈你答错了,我搭的是……”女儿突然欲言又止,跟我卖起了关子,“我先不告诉你,等你烧好饭了,出来好好看,再重新猜一次!”

我听着女儿的话,停下手里的事,郑重地回答她:“好的宝贝,妈妈等下再猜一次。”女儿屁颠屁颠跑回了客厅。我快速烧好饭菜,走进客厅。女儿举着刚才的积木跑了过来。“妈妈,你再猜一次!”女儿迫不及待地说。

我仔细看一下积木,知晓是她前些日子一直搭的电话,但我并没有给出正确答案,而是问她:“是跷跷板吗?”女儿摇了摇头,若有所思地对我说:“妈妈,没关系,你可以再猜一次!”我问女儿:“妈妈刚刚没有猜对,你会怪妈妈吗?”女儿立刻摇了摇头说:“妈妈说过的,错了没关系,再来一次就好了。”

我笑着拿起积木再一次仔细端详起来,笑着说:“这是电话吧?”“妈妈,你答对啦!”女儿欢快地跳了起来。

通过做题,以及我一次又一次的猜积木过程,女儿慢慢接受了“没关系,再来一次”的理念,并且还学会了运用。正确可以留给下一次,再下一次,修改是修正自己的过程,也是成长的意义所在。

编辑|龙轲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