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燕

在庆阳市西峰区民政局工作了21年,张玲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的双重身份——一名热心的社会救助工作者和一名优秀的妇女工作者。从参加工作那天起,她就把“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勤奋学习、努力工作、钻研进取,张玲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青春年华,在付出与汗水中,收获着工作带给她的充实和幸福。

用热心带去温暖

低保大厅是张玲每天的工作地点,也是接触贫困群众和低收入群体最多的窗口单位。当看到各类救助申报者那一双双渴望、急切的眼神时,张玲不仅为他们带去宽慰,更多的是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为他们解决困难。

社会救助工作的影响面大、政策性强,为了不影响社会救助工作在群众中的声誉、形象和威信,张玲总是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实行文明用语,规范服务行为,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工作作风。她多年如一日,用细心、耐心和真情,温暖着每一位救助申报者的心。

为了责任与承诺

从承担“两癌救助”这项工作起,张玲就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她知道,两癌救助工作关乎到每一位妇女的健康,每一个家庭的幸福。而两癌患者承受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病痛,更是心灵上的压力与折磨。

为了更好地帮助两癌患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优惠政策的积极作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她伏在案前,写下厚厚一沓学习心得。

谢爱花自从被查出宫颈癌后,总是不愿面对自己的内心,思想压力很大,意志也变得越来越消沉,这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治疗。张玲得知这个情况后,积极主动地为谢爱花做心理疏导工作,从张海迪的自强不息到复旦大学抗癌教授于娟的乐观向上,从海伦·凯勒梦想的3天光明到霍金的轮椅人生……张玲用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逐渐让她走出病痛的阴影。在张玲的鼓励下,谢爱花成功地进行了手术,身体一天比一天健康。

杜毛绒被查出宫颈癌之后,丈夫一家人认为她是负担,经常对她恶语相向,杜毛绒拖着被疾病困扰和折磨的身体,过着委曲求全的日子。知道这个消息后,张玲不厌其烦地上门做杜毛绒丈夫一家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知道杜毛绒作为一名妻子与母亲的艰辛与不易,让他们了解被疾病困扰的杜毛绒更需要理解与帮助……最终,杜毛绒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走上康复之路。

有人问她:“你这幺辛苦、认真,到底是为了什幺?”她总是微笑着回答:“这是一种责任,是为了完成对群众的承诺。我们的民政工作宗旨就是为民服务、为民解困。” ■

(责编 亦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