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一

最近一有空闲,3岁半的闺女就喜欢让我陪她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刚开始我故意示弱输给她,借此想让她变得更加自信,也更有胆量。每次赢了,她都非常开心,好像也更有成就感。

一个周末的午后,天下起了大雨,无法外出游玩,只好呆在家里。闺女又缠着我和她一起玩这个游戏。玩的过程中,我忽然想起在微信一个教育平台上看过的一篇文章,说的是有相当多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非常以“自我为中心”,凡事都要以“我”为优先,对输赢或得失十分在意。生活中的各种比赛甚至游戏都不能输,输了就不愿意玩或者耍赖;有些孩子更是经不起一点挫折,如果他认为集体中的一项活动或任务有些困难,担心自己可能会做不好,就干脆放弃不做,内心根本连尝试的意愿都没有。

和千千万万个父母一样,从孩子出生起,就被我们细心地呵护包围着,她从小就在鼓励和赞美中成长。我们不敢有丝毫马虎,唯恐稍有疏忽,伤害了她幼小的心灵。瞬间,一个念头闪过:我想看看闺女面对失败的表现。所以接下来的游戏就不再让着她,我赢了两次,发现她的表情渐渐有些不对。终于,在又输一次后,就用两只小手捂住双眼,“呜呜呜”哭了!我蹲下来,一边替她轻轻擦去眼泪一边问:“这不过是游戏,你为什幺哭呀?”她说:“妈妈,我输了。”虽在意料之外却还是有些震惊!我说:“那咱们再玩一局?”这次我故意又输,她才破涕为笑。

于是,我学着刚才她的模样,也双手捂眼“呜呜呜”佯装哭了起来。开始几分钟,她好像有点不知所措,沉默了一会儿,她慢慢走到我跟前,双手不停地摇着我的肩膀,小声地说:“妈妈,妈妈,别哭了,一会儿眼晴哭坏就看不见我了。”我被逗得哭笑不得,但还是佯装委屈状,透过手指缝隙瞄着她说:“妈妈也想跟你一样,只想赢,不想输。”她用小手挠挠头,似乎明白了什幺,可又似乎不明白,不过情绪好转了许多。趁热打铁,我赶紧把她抱起来,放到沙发上坐好,内心些微轻松,看着一双小泪眼,竖起两个大拇指告诉她:“玩了5局你赢4局,已经很厉害了!妈妈之所以喜欢和你玩这个游戏,一是看到你专心致志的样子,我心里非常高兴;二是想让你明白,做任何事不可能都会赢的,不能赢了就开心,输了就流泪。妈妈也可以假装输给你,不过那是在骗你,没有意义的。好好吃饭,等你长大了慢慢就会明白,失败有时会让我们获得更多,比如不轻易放弃的强烈感比成功更美好。”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低声说:“妈妈,再输的话,我一定不哭了!”

我轻吁了一口气:“游戏就是玩的,有赢就有输,不是不能哭鼻子,但妈妈更喜欢不哭鼻子的孩子,那咱们再玩几次,好不好?”“好的。”又玩了几次,即使偶尔输了,但也没见她再哭一次。我终于如释重负。然后,我特意剪了一朵小红花送给闺女,表扬她今天又进步了,看着她开心的样子,我想,这就是简单而真实的幸福吧。

夜深了,粉色时钟依偎着白色的墙,滴滴答答地继续向前走。望着闺女熟睡的脸,再看看卧室天花板上和她一起粘贴的闪烁夜光星,我辗转反侧,心中更是五味杂陈。原来,虚假的胜利并不能真正给孩子带来自信的成果,在和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如何让她忍受挫折、克服困难、懂得如何解决问题、与大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才是真正的成就感。

遇到类似事情,不知道别的妈妈怎幺想,如何处理。而对于我是从来不敢奢望,孩子将来可以如何如何,只希望在她成长的人生道路上,悉心与她相伴的时光里,尽可能少些遗憾,经历的每一段旅程都是快乐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