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

从贵州大山深处的为民小学到而今遍及鄂、黔、滇、闽、冀五省的青年志愿服务,16年来,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已经从一个人的“奋战”发展到参与人数超过45000人,公益项目从单纯支教拓展为支教、扶贫、环保、关爱特殊群体……“本禹志愿服务队”已发展为包括研究生支教团、红杜鹃爱心社等一大批特色志愿服务队在内的志愿服务组织。

6年前,同学们在一起交流扎根深山支教10年的体会,“本禹志愿服务队”的指导老师徐本禹还记得,当时有人提议“给习近平总书记写封信汇报汇报”。没想到,在当年12月5日、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这一天,总书记于百忙中回信,勉励同学们“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习总书记在回信中的殷殷嘱托,已成为服务队员们的自觉坚守和行动指南。“总书记回信给我们增添了勇毅笃行的动力”,在贵州大山深处,在湖北脱贫攻坚一线,在武汉市盲童学校……一届又一届队员接过徐本禹传递的爱心接力棒,将青春挥洒在大山里、田野上,挥洒在每一个需要志愿服务的地方。

把志愿服务的旗帜扛起来、传下去

为民小学是徐本禹在贵州支教的第一个学校。这个学校最初设在岩洞里,教室用两堵一人多高的墙隔开,一、四年级的黑板用两根棍子搭在岩洞上,再在棍子上搭一块木板。

“如今为民小学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本禹志愿服务队”第12批支教生李昂介绍说,“不仅搬进两层楼房,还有多媒体教室、现代化课桌椅。”

这些变化,得益于“本禹志愿服务队”和社会各界的关心。

徐本禹,华中农业大学1999级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当年,很多人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读到他独自坚守在贵州深度贫困的大山深处支教的故事,看过他的眼泪,陪他一起心酸,也被他的精神感动。由此,一代又一代大学生接过他的接力棒、扛过他的旗帜,投身志愿服务。

16年来,14批133名志愿者,一棒接一棒,在贵州山区3所乡村小学支教。不仅如此,多年来,“本禹志愿服务队”还通过联系爱心企业,有针对性、项目化地改善山区小学办学条件。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本禹希望小学等一批小学相继建成;澡堂、操场、微机室、图书室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太阳能路灯、热水器、电脑、书包、图书等价值20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的爱心物资,源源不断涌来。以篮球、足球、书法、绘画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也因为志愿者的到来变得从无到有。

华中农业大学校团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本禹志愿服务队”服务内容已从单纯支教拓展到关注山区孩子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等方面。从2014年开始,支教团每年会举办“大手拉小手·笑眼看世界”留守儿童城市体验行活动。至今,共组织300余名学生赴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贵阳等地。在“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帮助下,很多山里的留守儿童第一次走进城市,开阔眼界。

2017年,支教志愿者李昂曾带领一批孩子到武汉。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黄鹤楼、湖北省博物馆,游玩海洋世界,孩子们兴奋不已。“之前对孩子们的资助方式偏向于物质帮扶,‘城市行项目使资助方式由‘解决温饱型转向‘关注成长型,更关注心灵成长。”李昂表示。

2018年7月6日,参加“大手拉小手·笑眼看世界”留守儿童城市体验行活动的大石小学4年级学生高雨婷,第一次坐上火车,前往杭州。“最漂亮的地方是西湖,最喜欢的地方是大学。”高雨婷说:“我要考上大学,毕业后报效国家。”“贵州的脱贫攻坚力度很大,孩子们已经吃得饱穿得暖。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树立远大理想。”第15批支教团团长赵祥宇说,“城市体验行”使资助方式由“解决温饱”转向“关注成长”。希望能让孩子们跳出大山看世界,给他们的未来打开更多的可能。

志愿者赵芸逸等人则借力“互联网+”,打造“阡陌学堂”在线课堂。至今,已邀请医生、科学家、留学生、桥梁工程师等80余位社会各行业优秀代表在线授课,内容包括社会知识、音乐、心理辅导、食品安全知识等多个方面。

2019年8月,赴贵州支教的第15批支教团成员梁清源,提前一年就组织发起了“展信如晤”活动:让大学生与山区孩子通过书信对话,提前了解孩子们的心愿或小烦恼,“希望借此找到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开展有针对性帮扶。”

徐本禹当年教过的孩子也回来了。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彝族姑娘康胜美是“本禹志愿服务队”的第一批受益者。11岁那年,她因家庭困难,辍学到贵阳打工,卖起了臭豆腐。一头是烤炉,一头是简易桌凳,瘦弱的她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每月仅挣100元。

半年后,听说有大学生到她的家乡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支教,她立刻返乡到为民小学求学。在这里,她遇到徐本禹。在他的资助、辅导下,康胜美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2005年,徐本禹离开后,华中农业大学招募新的志愿者,一棒接着一棒传……康胜美以全村第一的成绩考上猫场中学。此后,又考取毕节民族中学。

刚入高三,康胜美的母亲查出肺癌。她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复习、考试,成绩一再下滑。“那是最暗淡的日子,每天都想放弃。”康胜美说,经过“本禹志愿服务队”的老师再三开导、鼓励,她终于考上武汉的一所高职院校。

2014年高职毕业时,康胜美面临人生抉择。“徐本禹老师送我到车站,给我一本书,叫《感动的力量》。他说,‘志愿内化于心,发现身边感动,把感动化为行动,用行动带来感动,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带动更多人。”她最终接过支教老师的接力棒,站在了家乡的三尺讲台上。

特色志愿服务分队,让志愿更专业

2018年暑假,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经济管理学院分队在宜昌市环保局建立起“环保志愿服务工作站”。工作站的建立,源自大学生志愿者前一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在三峡大坝,他们得知上游一些垃圾顺着江水汇集至坝区,都由人工逐一打捞、工作量繁重,志愿者们觉得,除了发放问卷、考察水质之外,可以拿出更长远的行动计划。

说到做到。2018年暑假,“本禹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守护一江碧水”专项志愿服务行动。20支生态环保小分队,深入长江沿线乡镇、农村、企业,察水质、观水体,进社区、访民众,持续开展调研和环保宣讲。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秭归志愿服务队队长曹涛带着志愿者,在秭归县茅坪镇、九畹溪镇、屈原镇、水田坝乡等地,对城区居民和商户、村民、中小学生发放调研问卷397份,回收有效问卷389份。同时,访谈县环保局机关干部、乡镇和社区(村委会)工作人员22人次。

一轮细致的调研下来,秭归县污水治理、环保政策宣传、节水节电、新能源产品普及、垃圾分类处理、一次性用品使用……各方面的第一手数据信息掌握在手,受访群众对秭归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看法收集了数百条后,结合调研情况,志愿者们向秭归县环保局提交了一份调研建议书。

服务国家战略,对接社会需求,“本禹志愿服务队”成立21支特色分队,建立30个工作站,打造20个品牌项目。“张瑜服务队”走进社区,教居民插花、家庭园艺栽培。“食科一家人”办起食品安全、食品营养课堂。“绿色协会”参与“守护一江碧水”行动,沿着长江查水质、搞调研、宣传环保,深受欢迎。

在志愿服务中为青春找到方向

在青春最难忘的时光,志愿者收获了孩子们给予的感动,收获了自己的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长大了。”赵祥宇说。

“看到山里孩子的成长历程,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已经好得太多,我们没有理由抱怨、放弃,只能拼搏。”与赵祥宇同为第15批支教团成员的项嘉铭说,孩子们也教给了他人生道理。

因为学的是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在武汉市盲童学校,周俊有个外号叫“周种地”。过去8年,他作为“红杜鹃爱心社”社长,除了去贵州支教,几乎每周都来一次,陪伴盲童王可。

第一次来盲校前,周俊虽学了不少和盲童交流的技巧,仍怕不小心说出“眼睛、看见”这些词,伤害了王可。每个星期,他和伙伴们都要写“教学计划”,总结上周活动经验,确定本周活动内容,准备乐器、手工制作材料,最后与盲校老师沟通。

渐渐地,周俊得到老师和家长的信任。有一次,他带着王可来了趟“武汉一日游”。在地铁上,他教会王可如何自己上下车。坐轮渡时,他鼓励王可伸手摸摸溅起的水花。吃火锅时,王可通过微弱的光感,竟把饭菜夹到周俊的嘴里,让周俊心头一热,鼻子一酸。

“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得知你们在徐本禹同志感召下,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了成长和进步,找到了青春方向和人生目标,感到十分欣慰。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周俊说,盲童虽然看不见,但不怕困难,苦练本领,他们制作串珠、抽纸盒等手工艺品,义卖捐款给山区的贫困孩子。看到这些,对我也是一次爱的教育和心灵的净化,每次感到压力,遇到困难,想想他们,都能很快平静下来,笑对人生。

“无奋斗,不青春!感恩从事志愿服务,让我获得力量,找到平台,提高能力,交到朋友,享受理性、充实、美好的青春时光!”周俊说。

“志愿服务的核心是奉献,其实,我们收获的比给予的多,你参与了,你就是一个富足的人。”徐本禹的话,或许是每一位支教大学生共同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