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社区是城乡居民栖身之地,是推开家门首先面对的公共空间,也是人们“八小时”以外所处最多的地方。工作时,可能是医生、法官、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回归生活,大家都是“社区居民”。

今年以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基层社区被推到台前,成为防控阻击战中重要防线。发放口罩、排查人员、宣传科学防疫、守好小区“大门”和居家隔离“小门”等诸多繁重工作落在这里。人们突然发现,平时“隐形”的社区其实无所不包、无处不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部署“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随着居民个人日常生活与社区公共治理之间联结越发紧密,社区治理规章制度不断健全,硬件条件逐步改善,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城市街居体制,正朝着现代社区治理多元共治方向转变,借助科技水平提升,“智能社区”也在一些地区提上建设日程。

相对于“硬实力”增强,社区“软实力”发展需要引起更多关注。人人都在社区中,却难以说出自己与社区之间关系。居民与社区如何同生共长?浙江杭州金雅苑小区居民、社区公益学堂“生生学堂”创办者杨海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10年前,搬到金雅苑小区的杨海锋,出于对传统文化热爱创办生生学堂,为小区里孩子免费进行中华传统经典教育。10年间,发生变化的不仅是在生生学堂上过课的孩子,还有这个拥有两千多住户的小区。

从个人文化素养、公益情怀、利他精神出发,进而带动一个社区乃至多个社区文化培育、公共精神萌发、生长,杨海锋用十年光阴、一己之力,创建社区文化发展生动样本。在他带动下,一些从金雅苑搬走的居民,也在自己新社区创建符合社区文化气质的公益学堂或其他公益组织。

顺丰快递员杨敬山,工作之余义务帮社区老年人买菜买米,把工作片区当成自己社区;90后社区书记叶德添,在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成为服务社区居民的“全科医生”;对于刘冰来说,体民情察民意聚民心,是她这位社区网格长头等大事……“以星星之微光,引燃广阔人心”,一间间社区公益学堂和一个个公益组织,一点点营造、推动着人与人彼此信赖、相互关怀的社区人文氛围,既和中华传统精神相呼应,又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代精神相契合。

从小社区看大社会,遍布大江南北65万个城乡社区,是社会健康肌体中最活跃“细胞”,也是社会稳定晴雨表。“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以德以义,人可自化。人在社区中,老中青少集为一体,长幼秩序、邻里往来,如同在一个大家庭中。大家在奉献自我、共享共建、参与公共事务中,加深生命感悟,提升身心修养,为建立人文教化的社区意识和社会生态奠定基础。

于此之上,志愿服务、公益精神、社群团体、社区自组织落地生根、萌发生长,为公共精神培育提供初始动机,并使其在实践层面有所依托。在各类文化活动开展与推进中,社区居民达到自我价值和集体认同双重实现,并为社会文明进步厚实基础。

“见诸行事以深切着明”,“率由道义而共济天下”,“取法圣贤又复初如常”。社区和谐稳定,能够保持城市繁荣安稳;社区文化健全,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有力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