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晰

赵东阳是中青科协会员、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沈飞民机”)设计师,曾参与C919大型客机、AG600水陆两栖大型运输机的设计工作。在科技工作者的身份之外,他也是一位科普专家,经常走进中小学、大学、媒体平台,普及航空知识,讲述大飞机的故事,宣讲几代航空人“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种下科技报国的种子。

日前,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现场,赵东阳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他说,参加中青科协的活动,每一次都很有收获。和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交流,常常能碰撞出火花;有机会到一些科研院所、企业参观交流,开阔了眼界,也受到很大启发。在创新发展的浪潮当中,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发挥自身创新精神,推动自己所在领域的技术创新,让中国的大飞机赶超世界。

为大国重器贡献青春力量

新年伊始,热门、繁忙的“黄金航线”京沪航线上迎来了新成员——国产大型客机C919。1月9日,东航C919大飞机执行MU5137航班,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这是C919飞机在京沪航线上定期商业航班的“首秀”。

如果说民航制造业是制造业的“皇冠”,那国产大飞机就是这顶皇冠上最闪亮的那颗明珠。作为中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C919项目一直备受瞩目。

赵东阳介绍,一直以来,民用航空市场长期被波音、空客等国外制造垄断。国内庞大的航空运输业对新机的需求量非常大,购买国外客机时,除了支付飞机费用之外,每年还需在飞机的维护和系统升级上花费大量费用,并且一旦被别国禁止,就会面临“卡脖子”的问题,研制自己的国产大飞机迫在眉睫。

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十”飞机立项,到C919成功首飞,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穿越了47个春秋。2007年C919项目立项,科研、设计、工程人员经过十年艰苦攻坚,终于在2017年5月5日将C919送上蓝天。C919首飞“一飞冲天”,让中国航空制造业进入大型喷气式客机时代。

“C919的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取得重大历史突破,意味着中国航空装备制造水平迈上新台阶,是‘中国制造参与全球竞争的又一例证。”赵东阳说,国产大飞机的研制,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的。因为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非常严格,想要借鉴现有机型的经验是非常困难的。而对于大飞机的研制领域,开发一条新机型困难和风险非常大,需要大量的实验和数据积累。即使是欧美国家的航空公司,也大多是依照现有机型进行一些改进、扩充。而我国是在没有现成经验、技术和实验数据积累的情况下,从零开始,不断探索、钻研,蹚出一条自己的路。

“我们的C919大型客机首航成功,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顺利起飞,开启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迎来商业首飞这天,赵东阳发了一条朋友圈,收获了满屏的点赞和祝福。

从2007年正式立项,到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在这16年的漫长“飞天路”中,有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30万产业人员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的研发制造工作。赵东阳说:“自己能成为其中一员,感到十分荣幸。能为‘大国重器贡献一份力量,那种成就感是任何物质所无法比拟的。”

投身自己热爱的航空领域

1989年出生的赵东阳是内蒙古通辽人。小时候,他就有个“飞天梦”,喜欢看天空中翱翔的鸟儿,心里想着要是自己也能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就好了。带着这样的畅想,他爱上了航模,逐渐积累了航空方面的知识。高考后,赵东阳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大连理工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虽然这个专业在我们市只招一个人,我还是决定冒险一试。”幸运的是,赵东阳被录取,如愿以偿地投身自己热爱的航空领域。

读大学期间,有一次,一位航空领域的院士对赵东阳和他的同学们说:“老一辈航空人为祖国的航空事业拼搏了一辈子,现在航空事业的接力棒就交到你们这一代人的手中了。”那一刻,赵东阳心里突然有了一种神圣感,他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参与、去完成这个历史重任。

大学毕业后,赵东阳进入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成为一名设计师,主要从事飞机机身的设计,曾参与C919、AG600、ARJ21等国产飞机的研发,对飞机的重心布置、内部结构改造、整体强度设计等积累了深厚的经验。

沈飞公司被誉为“中国歼击机摇篮”,从1951年创建以来,创造过新中国航空史上的多个第一,为我国航空工业振兴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已成为以航空产品制造为核心主业,集科研、生产、试验、试飞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飞机制造企业。“沈飞公司是在抗美援朝的硝烟战火中诞生的军工国企,沈飞人的血液中始终流淌着红色军工基因,饱含着航空报国情怀。”赵东阳说,“忠诚、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沈飞精神,也一直在影响和熏陶自己。“我深刻体会到,对科学技术工作者来说,耐心和恒心是非常重要的,要在自己的领域持续深耕,踏踏实实地努力,才能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作为主要供应商之一,沈飞民机承担了C919项目后机身前段、APU舱门、垂尾、发动机吊挂工作包的制造任务。奋战在C919研制一线,赵东阳经历过很多难忘的时刻。在适航取证阶段,赵东阳和同事们投入飞行手册的编制工作中。“编制过程中,我们没有任何现成的案例可以借鉴。只能翻看一些相关书籍,一点点去研究。”其间,还要进行很多极端天气测试。“C919要转战大江南北、飞越五湖四海,接受高温、高寒、高湿、大侧风、自然结冰、溅水等压力测试。对于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不断地去克服、解决,不断优化设计。”赵东阳团队和相关单位反复沟通,经历了无数次推倒重来,挑灯夜战,而这些艰辛都转化为成功后的喜悦。2022年9月30日,中国民航局向国产大飞机C919颁发型号合格证,标志着其获得了商业运营的“入场券”。这一天是赵东阳感到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C919大型客机项目团队代表,并参观了项目成果展览,充分肯定C919大型客机研制任务取得的阶段性成就。这对我们所有参与C919飞机研制的工作人员来说,都是非常大的鼓舞。”赵东阳说。

创新,青年大有可为

C919常态化商业运行,实现了中国大飞机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赵东阳说,“接下来很多方面还要继续优化,不断推进我们民用飞机的国产化率,让更多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在这个过程中,青年科技人才大有可为。”

赵东阳介绍,公司将创新作为解锁高质量发展的一把钥匙。2020年4月,沈飞民机成立了“创客中心”,打造开放创新的平台。创客中心就是“创客”们的工作室和实验室,是创客实施创新才华的舞台,青年创客是创新的主力军。作为青年工程师,赵东阳也带头组织创客项目,带领团队针对技术难点进行攻关。

为鼓励大家大胆创新实践,沈飞民机还设立了“青年创新文化月”,将每年的4月21日-5月21日定义为青年创新文化月,集中式开展青年创客创新文化活动。在文化月里开设创客创新成果展、青年创新大讲堂,讲解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知识、开设无人机组装及试飞课程、竞赛,激发青年创新兴趣。同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并发挥主导作用,带领创客团队找准价值创造和主攻方向。

“从零开始的大飞机研发历程当中还是有许多的难关和考验的,涉及到很多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还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去克服、解决。青年群体创新思维活跃,更有朝气、更具活力,理应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创新发展的浪潮当中,我们青年要发挥自身创新精神,推动自己所在领域的技术创新,助力中国的大飞机赶超世界。”赵东阳说。

从工程师到科普专家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了解航空,热爱航空,沈飞民机开展了“航空科普进校园”活动,以“传递航空快乐,播种航空梦想,让航空情结萌生于少年之心”为宗旨,面向青少年科普航空知识。赵东阳成为了一名科普讲师,多次走进中小学、大学,向青少年讲述国产大飞机的故事,点燃他们心中的科技报国梦。

飞机坐哪里最安全?

为什幺小鸟撞飞机很危险?

赵东阳通过通俗易懂的专业阐述,让每个孩子“听得懂”“摸得着”“学得到”。每次活动现场,孩子们竞相举手抢答问题,踊跃发言提问,现场气氛活跃热烈。

孩子们的提问也经常让赵东阳感到惊讶。“没想到一些年龄很小的孩子,能提出非常专业的问题,他们对于航空知识的了解程度远远超过了我对这个年龄层的认知。”

现在,赵东阳还成为共青团中央特邀科普专家,参加了多场面向青少年群体的科普活动。他还先后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科幻地带》、湖南卫视《披荆斩棘的哥哥》《天天向上》、山东卫视《中国礼》等节目,与观众分享国产大飞机背后的故事。繁忙工作之外,科普宣讲又占据了他的大部分业余时间,但是赵东阳乐此不疲。他认为,面向大众进行科普宣讲、和听众互动的过程,也是推动自己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知识的动力。如何把一些专业的科学知识讲述得通俗易懂,让孩子们都能听得懂,赵东阳也在不断思考。“在每一次宣讲中,我都注意观察现场的效果,观众的反应,如果大家的表情都很困惑,好像听不懂,接下来我就要去思考,换一种更容易理解的讲解方式,或者是增加一些互动性。”

“十年前,我刚刚入行。那时,祖国的蓝天上没有一架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飞机,我们购买飞机的钱可以一直从地面堆到外太空;十年后,完全自主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冲上云霄,这是属于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赵东阳曾以“十年”为度,分享自己作为见证者,更作为参与者的精神感悟:“在未来,作为祖国的航空科技工作者,我们将永不放弃攀登科技的高峰,为祖国加速实现航空强国,披荆斩棘,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 张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