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琳

巴布亚新几内亚恩加省穆利塔卡地区发生山体滑坡的区域。本文图/视觉中国

5月29日,山体滑坡现场附近的居民。

山体滑坡冲击南太平洋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新)北部高地地区,连日来联合国机构和当地官员多次上调死亡人数预估,恐有上千人遇难。

当地时间5月24日凌晨3时,坐落在恩加省穆利塔卡地区的蒙加洛山发生严重崩塌,汽车大小的石块、被连根拔起的树木随着土石流倾泻而下,吞噬了数以百计的房屋。由于山崩来得特别突然,许多居民在睡梦中被掩埋。一些居民被巨响惊醒,但在逃生途中被滚落的岩石和树木砸死。

“这是一次大规模山体滑坡,令人震惊。半夜时分,整座山竟然坍塌了,很多家庭被湮没。”人道援助机构世界宣明会巴新国家主任克里斯·詹森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这里曾经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区,有住宅、商店、教堂和学校,现在这里已经完全被毁了,变成了月球表面,只剩下岩石。”恩加省省长桑迪斯·查卡对法新社表示。

自灾难发生以来,对伤亡人数的估计差异很大。联合国机构国际移民组织此前引述当地官员指出,死亡人数可能多达100人,后来被上调至670人。据当地官员排查,山体滑坡掩埋了150多栋房屋,据此估算出死亡人数。巴新国家灾害中心5月27日致信联合国称,有2000多人在山体滑坡中被埋。但巴新政府得出这一数字的依据是什幺尚不清楚。

遭山体滑坡侵袭的村庄位置偏远,局势不稳,而巴新也缺乏可靠的人口普查数据,因此很难确定灾难的规模。具体的死亡人数可能需要数周才能得到确认。截至5月31日,救援人员只找到了7具遗体。如果巴新当局的估计准确,这次山体滑坡将是该国近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悲剧仍在上演”

发生山体滑坡的地区海拔2000米,靠近紫金矿业持股的波格拉金矿。当地原先有近4000常住居民,但近期有大量逃离周边部落冲突的人涌入,受影响的人数可能更多。此外,当地人口结构比较年轻,遇难者中可能很多是15岁以下的儿童。

由于事发地位置偏远,交通受阻,在外部救援力量艰难抵达前,一些当地人充当了第一批搜救者。当地牧师史蒂文·杨格表示,人们使用铁锹、木棍或徒手移走石块,以搜寻幸存者。但获救者可能寥寥无几,梳理近日来巴新媒体的报道,仅知有一对夫妇在被埋8小时后被邻居从废墟下解救出来。当地社区领袖米奥克·迈克尔说:“人们从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在挖掘,但找不到尸体,因为尸体被巨大的岩石覆盖,只有机器才能找到。”

灾区的惨烈景象,让赶来的救援组织感到震惊。坍方地带宽约200米,长约500米,面积有三到四个足球场大小,深度有6至8米。受降雨影响,坍方在事发数日后仍在移动,岩石不断掉落,地面承压开裂,对救援队和幸存者构成持续的威胁。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皮埃尔·罗尼翁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对于救援人员来说,在山体滑坡后搜寻幸存者特别具有挑战性。罗尼翁说,坍方除了会把建筑物和人埋在数米深的废墟之下,还可能把建筑物推到数百米外,因此没有人能够准确知道幸存者的方位,以及从哪里开始搜救。

后续重型机械陆续抵达现场,但迟迟未投入使用。巴新总理詹姆斯·马拉佩5月31日视察灾区时表示,地面仍很不稳定,启用重型器械恐怕会引发事故。此外,国际移民组织官员阿克托普拉克表示,当地村民担心重型器械会破坏亲人的遗体,对于是否用重型机械清理废墟意见不一。

据巴新《国家报》报道,当地土地所有者与波格拉金矿之间的经济纠纷也影响了废墟清理的进度。当地政治家表示,除非矿主满足土地所有者的经济要求,否则“山体滑坡地点将继续成为乱葬坑,切断通往矿区的道路”。

联合国机构担心,当地不安的局势会危及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运输和派发。近年来,巴新高地人口快速增长,对土地和资源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也加剧了部落之间的争斗。灾难发生前,通往灾区的必经之路上,有两个部落爆发暴力冲突,导致8人死亡,数十座房屋被烧毁。

“悲剧仍在上演。”恩加省省长桑迪斯·查卡称,地方当局没有资源和能力来应对这场灾难。

为何如此致命?

这次山体滑坡发生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5月早些时候,山体滑坡发生地以西105公里处发生了4.5级地震。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地质学教授艾伦·柯林斯指出,虽然地震似乎不是这次山体滑坡的直接诱因,但板块碰撞引起的频繁地震可能会导致陡峭的斜坡和高山变得非常不稳定。

柯林斯也指出,事发地点是一个降雨量相当大的区域,降雨可能会改变组成基岩的矿物性质,削弱坡体。

巴新山体滑坡灾害频发,这次特大山体滑坡是近期灾情最严重、最致命的一起。梳理巴新《国民报》《信使邮报》的报道,3月以来,受强降雨影响,该国发生了至少15起山体滑坡。这次灾害之前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3月13日,在高地地区中部省份钦布省造成至少21人死亡。而今年早些时候,这次受灾的地区就发生过一起较小规模的山体滑坡,当地社区领袖史蒂文·坎代说,自那时起村民们就一直担惊受怕,但“他们无处可去”。

英国赫尔大学地质学家戴夫·佩特利指出,之所以山体滑坡会如此频繁地侵袭巴新,当地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是主要原因。巴新是多山地形,风化严重,且地处热带,降水量大,极易引发滑坡。此外,该国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构造非常活跃,地震频发,削弱了山体斜坡的稳定性。

佩特利指出,人类活动也是巴新经常发生山体滑坡的一个主要因素。巴新资源丰富,不合理的矿石和天然气采掘,以及大面积滥砍滥伐,恶化了自然环境。“这是一片本应植树造林的地貌,而森林却被移走了。”

美国南加州大学地质学家约书亚·韦斯特曾撰文指出自然灾害死亡人数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与许多自然灾害一样,山体滑坡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尤为严重。在欠发达地区,基建落后、应急反应不力、医疗保健服务匮乏以及缺乏预警系统,都会加大自然灾害的破坏力。

韦斯特还提到,发展模式会影响人口分布,这也是贫穷国家自然灾难伤亡人数大的原因之一。巴新城市化程度极低,八成人口居住在农村。近来人口增长迅速,有山体滑坡风险的地区人口密度增加。一旦灾害发生,应急服务也很难及时抵达这些区域。

还有研究人士指出,受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山体滑坡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但其破坏力是可以降低的。佩特利认为,发展巴新的地方经济,重新造林,加强对矿产资源开采的管理,都有助于减少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