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指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咳嗽可能持续百天而得名。

该病曾是全球儿童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自疫苗成功研发和推广后,发病率一度下降。

首款全细胞百日咳疫苗于1914年在美国获得批准,20世纪4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为儿童广泛接种相关疫苗,我国在1978年将百日咳疫苗纳入了免疫规划疫苗(按照免疫程序可免费接种)。

随着疫苗广泛接种,百日咳进入极低流行状态,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报告的病例数减少了99%以上。

百日咳的病原菌是百日咳鲍特菌,这是一种抵抗力较弱的细菌,56摄氏度经30分钟或干燥3~5小时即可死亡,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均敏感。然而,它在人群中的传播能力却不容小觑。百日咳是全球性疾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小儿。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尽管有疫苗接种,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百日咳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较高。未接种或疫苗接种不全的婴幼儿是百日咳的高危人群。

近年来,我国百日咳发病数也在维持数十年的低水平后呈现回升趋势,2017年全国报告百日咳病例开始超过1万例,此后一年一个台阶,2018年超2万例,2019年超3万例。新冠肺炎疫情后回落,2020~2022年累计报告约1.6万例。

百日咳的潜伏期一般为2 ~ 2 1天, 平均7~10天。其典型临床表现可分为3期: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

卡他期

从起病至阵发性痉咳出现,此期患者可出现低热、咳嗽、喷嚏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持续约7~10天。此时,咳嗽逐渐加剧,尤以夜间为甚,传染性最强。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进一步发展。

痉咳期

病期2 ~ 6周或更长。此期患者已不发热, 但咳嗽变得更为剧烈和特征性。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是百日咳的标志性症状, 咳嗽时可连续数十声至数十上百声短促的咳嗽, 继而深长的吸气, 发出鸡鸣样吸气吼声。痉咳频繁者可出现颜面水肿、球结膜下出血等严重症状。婴幼儿和新生儿由于声门较小, 可因痉挛性咳嗽导致窒息和脑部缺氧等危险情况。

恢复期

阵发性痉咳逐渐减少至消失,持续2~3周后咳嗽好转痊愈。若有并发症,病程可能延长。

与普通感冒、流感、新冠等引起的咳嗽不同,百日咳会表现出严重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的吸气声。

百日咳的危害不容小觑,它对患者,尤其是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可以造成严重影响。以下是百日咳的主要危害:

呼吸系统受损

百日咳会导致患者咳嗽剧烈且持续时间长,这种痉挛性的咳嗽可能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引发气道高反应性,进而影响呼吸功能。在严重的情况下,百日咳还可能并发支气管肺炎、肺气肿等疾病,这些并发症会进一步加重呼吸系统的负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营养不良与发育受阻

百日咳患者因咳嗽剧烈、频繁,往往会影响食欲和睡眠,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引发营养不良。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来说,百日咳还可能导致他们的身高、体重发育受到影响,出现发育迟缓等问题。

神经系统损害

百日咳的剧烈咳嗽可能会导致脑部缺氧、充血甚至水肿,进而诱发百日咳脑病。这种疾病会损害患者的神经系统,出现如意识障碍、惊厥、抽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即使治愈,部分患者也可能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传染性与社会影响

百日咳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患者在潜伏期和发病期均可传染给他人。这不仅会危害患者周围人群的健康,还可能导致疾病的广泛传播,给社会带来负担。同时,患者因患病需要隔离治疗,这也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心理影响

百日咳的病程长、症状重,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百日咳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菌治疗以及并发症治疗等多个方面。

一般治疗

患者应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和适当的温度、湿度。避免诱发痉挛性咳嗽的因素,如冷空气、烟尘等。

抗菌治疗

卡他期应用抗生素治疗可以减轻或阻断痉咳的发生,缩短病程。

对症治疗

对于痉咳剧烈的患者,可给予镇静剂以减轻症状。沙丁胺醇等支气管扩张剂也可试用以缓解咳嗽。

并发症治疗

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不张、百日咳脑病等,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吸氧、吸痰、使用脱水剂等。

预防百日咳的关键在于广泛接种百日咳疫苗以及采取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疫苗接种

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各国均有相应的疫苗接种计划,家长应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预防百日咳同样重要。公众应勤洗手、常通风,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以减少飞沫传播。避免与患病者密切接触也是预防百日咳的有效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百日咳虽然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呼吸道传染病,但通过广泛的疫苗接种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发病率和危害程度。同时,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来说,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也是帮助他们尽快康复的关键所在。(综合整理报道)(策划/黄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