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雅琼 彭一皓

教师要让自己的学生像花儿一样幸福漂亮,不仅仅追求外在的美丽,更要追求内心的修养之美,老师自己也要像花儿一样永开不败。牛雅琼坚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她不断地学习和充电,只为了能与孩子们一起奔跑。

累计获得市级及以上论文奖项十余项,在核心期刊、各省市级的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二十余篇,一路走来有幸拾取多项市、区级荣誉……牛雅琼感慨:时间是最公平的资源,看似时钟指针在循环往复地旋转,但累积的结果却在于对待这24个小时的态度里。

以孩子的视角走进课堂的发现之旅

究竟怎样的一节课才能称得上是好课?牛雅琼认为课堂是发现的工程,好课的主角是学生。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时,才能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和见解。

相信每个孩子都曾经玩过“纸”,对于一张纸能承受多大的力,却不会有深入的研究。抓住这个问题,牛雅琼希望能让孩子们开阔思路,在课堂上用一张纸去做实验,亲自动手探究一个未知的问题。

牛雅琼从孩子的视角设计了一门拓展课《A4大力士》,以专题的形式探讨A4纸的承重能力,课下还做了一定的延伸,让孩子们“搭纸桥”“叠纸船”,想办法提高纸的承重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时刻给予学生不一样的惊喜,有“颠覆性”的内容能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抓住学生的眼球,带动课堂的氛围,使课堂成为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拓展课,丰富的教学内容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每当遇到学生迷茫的眼神,牛雅琼就忍不住反思是不是哪里讲得不清楚,是不是节奏把握得不到位。她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在工作的这些年中,完成工作之余,牛雅琼坚持利用空余时间读书、充电,她说,要做和孩子们一起奔跑的人。

好的问题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好问题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饥渴感的关键,这些年的教改趋势,逐渐将“教”为中心改为“学”为中心,要求教师从知识的讲授者变为引导者、启发者、组织者,而这些都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活动设计来实现。

牛雅琼在“问题串”式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查阅诸多课例参考,关注学术前沿,反观思考课堂上很多孩子“走神,没兴趣”的原因,不断检讨自己哪里没有做好,逐渐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式。

在公开课《常见的植物》授课时,课堂开始进行回顾导入,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引起认知冲突。在学习裸子植物时,为了重点区分种子的差异,准备实验的材料,牛雅琼摒弃直接告知答案的做法,让同学们自己探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请看一看白果的种子和花生的种子有什么不同?”同理,学生分组实验寻找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器官有哪些。通过练习,学生的认知水平就大不一样了,对比于枯燥的讲解,这样的实践使他们印象深刻许多。

牛雅琼反复推敲问题设计的“梯度”,因为在多次的试讲中她明白,在课堂上要善于抓住有价值的信息提出问题,要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多多追问,引向深入,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舞台,更让其思维在课堂上得到拓展。

课下,牛雅琼在课后反思中写下:“学生的经验世界和老师要通过教育构建的系统之间是有隔阂的,学生不能在两者之间任意穿行,好问题应该具有挑战性,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有延伸。教师不能单纯机械地谈书本、谈知识、谈理论,忽略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教学的目标是学科素养的提升

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为了让这些“种子”开得更艳,牛雅琼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坚持在教学和管理的点滴实践中陪伴学生的成长。

教学中的技巧固然很重要,但思维的突破与不同,才是教学的精华。

牛雅琼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书籍《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的一段话印象深刻:“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的表现在传递现成的结论,而越来越多的表现在激励学生思考上,除了它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发现现成真理的人。”

和学生能玩在一起的老师总是让他们喜欢。如果老师能够通过教学活动与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在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是令人喻悦的精神之旅。围绕“简单机械”的教学内容,牛雅琼创新性地引入一些实验器材让学生动手操作,一起来探究,甚至完成了一整套联动装置模型,和学生打成一片。

在牛雅琼的指导下,学生的作品被选拔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搭建的科技作品参加世界级比赛获奖,所有成绩的取得是自己战胜自己。教师一次又一次地创新和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最终的结果是同时收获了知识和能力。

牛雅琼很开心,也很自豪,她说:“这些成功带给我的是见证学生的成长,遇见一朵朵花儿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