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迈入高中的这个重要阶段,很多新生在进入高一上学期,会有一种普遍的新生适应焦虑期,而这些焦虑从何而来呢?一是成绩随着学习科目、学习时间的增加,很多新生会出现成绩的排名与成绩分数的阶段性下滑;二是对于高中高强度的学习状态的不适应,很多新生会出现失眠、上课精力不够、听课效率低,作业完成时间过长等状况;三是新生面临着人际关系的改变与挑战;四是因自我定位偏差而导致的焦虑、抑郁等问题。在高一的过渡阶段,由于环境的变化与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出现了一些情绪和行为问题。

案例整理

16岁女生李青青(化名)因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失眠、社交回避前来进行心理咨询。该生自述:“父母工作比较忙,陪伴自己的时间比较少,自己是由农村的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在去年过世。考进高中以后,开始高中寄宿生活。每个月回家两次,每次与父母的沟通都像陌生人。因为从小刻苦努力,初高中一直都读重点中学。到了高中以后发现在初中名列前茅的自己,在人才济济的高中成绩只能排到中上,甚至有一次周考排在全年级的中下。高一上半学期努力了一个月,成绩的排名依旧无法让自己满意。国庆节的时候与对自己期望很高的父母因为成绩下滑大吵一架,直到国庆返校都没有缓和,因而非常苦闷。开学以来一直感到学习压力非常大,晚上睡不着,白天听课效率持续降低,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的同学,慢慢地不爱与同学、老师交流,对于班级和学校的任何活动都没兴趣参加。”

案例分析

根据李青青的叙述,该生碰到了高中生适应性问题,属于一般性心理问题。李青青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自我评价过低

因为进入高中以来的学习未见到明显成效,未能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便引发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了情绪问题与学习效率的降低。

二.?人际关系回避

该生因不熟悉城市生活方式,初到学校,独自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远离家人和以往熟悉的同学朋友,又一时找不到新朋友,无法倾诉所遇到的烦恼,心中倍感孤单。而李青青并没有主动与同学交往,反而把自己封闭起来,从而加剧了这种孤单感。

三.?与父母关系的矛盾

缺乏陪伴与沟通的亲子关系,李青青成绩成为亲子矛盾的导火索。中国式的父母在亲子教育中主导式教育较多,习惯的培养较少。因此,进入高中需要孩子独立去面对学习与生活的时候,孩子就会因为实践经验较少而导致多重问题相互影响,进而恶性循环。

案例引导

针对李青青的自述,我将社会情感学习的技能运用于她的心理行为症状分析中,我依照次序从自我、他人及集体三个层次来分析她存在的问题,并给李青青布置了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根据高一第一个月的成绩定一个期中考试的中等名次目标:

这是符合社会情感学习SEL中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要求的。在进行有效的自我认知后,中等目标才符合她目前的情况。同时自我意识要求一个人不能嫌弃自我,正视、坦诚接受自我脆弱一面有巨大的重要性。如果将自我脆弱否定掉,那就等于把全部的自我都给否定掉了。因此,第一个任务便是要求她重新评估自我的优缺点,在中等目标的追求中不断去除负面的情绪与行为,努力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二个任务是在一周之内与自己平时关系最好的同学进行一次有效沟通。社会情感学习中的社会意识要求人要有主动与他人交流的意愿。学会包容,化解冲突, 建立并维持友善的人际关系。实际地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在交流的过程里识别他人的态度、情感,进而能够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想法与行为。

第三个任务是在两周之内认真参加一次班级活动,写下过程与心得与我分享。社会情感学习中的社交技能,要求人积极在集体活动中完善自我,同时责任意识要求我们在群体活动中寻找帮助他人的意识和有效途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更好的科学中心”教育主任Vicki Zakrzewski在《在当今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社会情感学习》中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实践和教学环境将转而培育能恒久幸福和乐观开朗的学生,他们能很好地体会和实践‘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这样的学生同样懂得照顾自己和关心他人是心怀天下的必备前提。”

案例总结

李青青的个案是我首次系统地将社会情感学习SEL技能成功运用到心理咨询中,为期一个月的咨询,共计四次,在该学期末,李青青的状况有了较大改观。在李青青的案例中,我很好地运用了SEL课程的核心价值,发挥人的利他心,减低利己之心。以往的高中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忽视了孩子们在教育中的体验过程,加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影响,导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觉满意的应对事物的方式——多与人比拼,少与人交流,更不屑于与他人分享,或是积极帮助别人。

结语

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传递认知世界的智慧。SEL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掘人性天生的助人情怀。这样一来,莘莘学子,也会在学海泛舟中,找到人生的自我价值与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