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庆 马斌

蓝天白云红蜻蜓,书声笑声辩论声。走进这所始建于1963年的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五小学(以下简称汉丰五校),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孩子们脸上那灿烂的笑容。学校以“天天阳光,天天向上”为办学理念,以“灿烂”为校训,以“健康”+“阳光”+“卓越”为师生发展目标,坚持办阳光教育。

校长廖纪元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多年,在他看来,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是立德树人,是培养有中国身、中国心、中国智的中国人。近年来,汉丰五校致力打造五彩课程、“让学”课堂、阳光教师团队……全方位地实施阳光教育,培育阳光孩子。

阳光校本课程,构建“五色”校园生活

在校长廖纪元的解读中,阳光教育着眼于“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把学校当作一段旅程,把校园当作生命成长的田野,通过营造适合师生发展的良好生态,让师生在校园里快乐生活、幸福成长。

“阳光教育将师生目标统一,即拥有强健的体、温暖的心、聪慧的脑。”廖纪元说道,为了深化阳光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学校先后申报并立项了课题名称中包括“阳光教育”的课题20余个,依托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从而提升学校品位,推进学校持续高效发展。

课程是实现一切办学目标的基本途径。2017年,学校在“阳光教育”理念的统领下,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专家的指导下,着力“五彩”校本课程的构架与实施,将原来的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主题类课程修订为阳光基础课程、阳光拓展课程、阳光主题课程,三大类又具体体现在课程的五类(五色):语言与人文(红色课程)、生活与美德(橙色课程)、数学与科技(蓝色)、体育与健康(绿色)、艺术与审美(紫色)。

“未来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我觉得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学力,即学习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廖纪元说,阳光基础课程是从整合走向融合,解决基础学力的问题。“语言与人文”课程为学生打开国际视野并拓宽视野,“生活与美德”课程培养学生“忠孝”“勤俭”“礼信”美德和热爱生活的能力,“数学与科技”课程培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数学核心素养,“体育与健康”课程提高体能、运动、安全、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和健康素养,“艺术与审美”课程既在艺术学科、其他学科融入审美教育,也将审美教育融入学校校本课程、常规活动和主题活动中,以美育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

阳光拓展课程是在基础类课程上的拓展、深化、应用,学校除开展各种常规活动、主题活动、七个阳光艺术团活动外,还常年开展科技节、艺术节、阅读节、体育节、英语节的活动,孩子们在各种节的活动中发展特长、彰显个性、滋养心气。“我们将原来的阅读节、英语节整合为读书节,同时增设了五星节。”廖纪元介绍,学校将传统做法中的“六一表彰大会”命名为“五星节”,从学生星、班级星、教师星、团队星、家长星五个系列进行探索,每个系列又分为五种星。每年“六一”前的最后一天就是学校的五星节,全校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将一起欢度这个汉丰五校特有的节日,为各种获奖的“明星”颁奖。

阳光主题课程,主要在阳光研学旅行课程、阳光大阅读课程、阳光游戏课程、阳光生涯课程上着力,解决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问题。以阳光研学旅行课程为例,学校分别以“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开州”“我们的重庆”“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世界”为主题,展开行与研,行中研,研中行,知行合一,学思用一体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

“在阳光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先后立项了各级课题,《基于阳光教育理念的课程文化研究》《艺术与审美校本课程构架与实施研究》《国家课程校本实施案例研究》《生活与美德校本课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其中多数已结题,都有多项成果获奖和公开发表。”廖纪元列举道。

阳光“让学”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

“无论是做老师还是做校长,我始终坚持提倡‘让有意义的学习真正发生’,学什么很重要,怎么学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选择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选择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真学习中学会学习。”廖纪元说。在阳光教育实践中,以“让学”为特征的阳光课堂一直是汉丰五校孜孜不倦的追求,全校师生努力从被学习走向在学习,最终走向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让有意义的学习真实发生。

阳光“让学”课堂立足核心素养,通过课堂“五定”、教师“五关注”、学生“五体现”,探索、实践“让学”阳光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致力于学生的学习力培养,发展高阶思维。

其中,“五定”环节夯实阳光“让学”课堂。一是目标设定。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对学生和教材充分了解,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有清晰的认识,对如何利用教材一步步培养学科素养有精心计划。教师备课将一堂课置于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大背景之中,有系统、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的培养。二是重点议定。通过复习、预习交流、学生质疑,师生共同筛选学习重点或主要探究的问题,以学定教。三是方式择定。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快乐,让个性张扬。四是效果评定。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运用,重视学习情况反馈、小结。评价反馈及时,有针对性。五是延展自定。有梯度地拓展题或作业,或推荐相关资源。在满足学生基本达标或差异发展基础上,提供课程超市或作业超市,鼓励学生自我设计作业。

教师“五关注”打造阳光“让学”课堂。一是关注自主。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二是关注和谐。通过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和谐自主的学习情境、开放自得的评价环境,营造自然、互信、生态的课堂人际氛围。三是关注情趣。重视情境,注重兴趣激发,让学生在富于情趣的体验中求知、明理,共同打造“情趣”课堂。四是关注资源。通过学校、社区、网络、教师、学生、家长资源开发,提高学生资源意识、综合素质与能力。五是关注发展。尊重、关心、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肯定、关注、研究学生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学生“五体现”生成阳光“让学”课堂。一是体现对话。重视学生“生本、生师、生生”对话,学生主动探究、质疑、交流讨论。二是体现体验。让学生愿意“做”、充分“做”、快乐“做”:动手操作,观察,实验,调查,统计,探究,表演,体验,练习,运用……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和获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多方面的能力。三是体现合作。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重视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合作中的交流与倾听,形成良好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四是体现创新。学生不局限于接受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要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独创性方法,充分想象,创造性地学。五是体现超越。学生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老师,超越自己,注重自我反思,注重自励自新,敢于自我挑战。

阳光教师团队,共建阳光校园

“我们认为,现在不缺名师,缺的是有思想的名师。”廖纪元是重庆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重庆市教学名师,他的名师工作室引领着一批开州区本土的语文教师成长。如何促进一名教师的教师专业发展,他深有体会。在他看来,教师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既要有内在的需求和动力,又要具备科研意识与能力。

近年来,汉丰五校便致力于基于“教学主张”孵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学校为教师充分铺设成长路径,促进教师迅速成长。一是交几位名师。学校对全校教师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考察,包括其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科基础、学科素养、教育理念、教学业绩、科研水平、人际交往等方面,鼓励他们去结交名优教师。二是读几本专着。教师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进行研读,学校适时开展读书沙龙活动,供教师交流读书心得、收获。三是发几篇文章。针对不同层级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写作要求,学校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带动作用,帮助老师将自己教育教学的故事、教训、经验……形成文字,反复修改、打磨,投送给教育教学报纸、杂志编辑部。四是析几个课例。引导、要求教师对名优教师的课例进行分析,形成评析文字。五是做几堂优课。鼓励、要求教师每学期认真做一堂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课,学校帮每位教师将自己每一学期“最好的课”录制下来,供教师自己反思、比对、保存。六是带几名徒弟。学校可以要求每位老教师至少结对一名徒弟,让教师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成长自己。七是研几项课题。学校鼓励教师将课程、课堂、课例,以及育人、自我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将其提炼为课题并展开研究。

在共同愿景的指引与激励下,汉丰五校的教师通过长时间地在七条路径上的探索、创造、积淀,实践经验与理论理念极其丰富。“我们鼓励教师用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或一句话,将自己对教学的理解进行概括或提炼,然后再不断实践、修正、丰富、精炼,最终提炼出真正属于自己个人的教学主张。”廖纪元认为,一个教师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才可能向更高水平去发展。

近年来,汉丰五校先后建设了多个工作室为教师专业发展助力,涉及教育科研、德育工作及班主任培养、数学研究及数学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2021年,学校便有5个区级名师工作室正式挂牌。基于阳光教育的教育科研,学校教师100%有科研成果在省级获奖、100%有区级及以上课题、100%有经验论文公开发表,学生100%合格。学校先后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60余项,历年都获区教育质量一等奖。

圆桌对话

天天阳光,天天向上。在汉丰五校的发展目标中,师生都要成为健康、阳光、卓越的人,彼此滋养,共同成长。“阳光教育”不仅沐浴了学生的童年,也让教师始终处于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生长期。在“阳光教育”的这片田野里,生命成长有着什么样的体验?我们将从三位教师的分享中窥见一二。

话题一:在汉丰五校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陈进:我在五校有了14年工作经历。五校学习氛围和教研氛围特别好,每个人都能很快地融入大团体。我初入五校时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迅速理顺,得益于五校师徒结对的传统。我的第一个师傅是同年级同工作的陈晓英老师,她教我上课也教我管理班级。她给我上示范课,怎样预课、写备课详案,怎样找准上课关注点、课后反思点。她也时时关注我的课堂,随时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每个年级每周各教研组都有集体备课时间,全年级的老师一起研课,从文本解读到课堂多维预设,从基础训练到升华拓展再到作业巩固,从课堂学习到课外延伸,每位老师在这样的团队中都能专业快速地成长起来。在五校团队里还有一种特别的氛围,同事之间不仅研课堂、研班级、研家校共育,也讨论家庭幸福、个人成长烦恼,大家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工作生活两不误。

刘丽:2009年,初到汉丰五校的我为了能很快融入五校这个大家庭,从一年级开始,就承担了2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校很快为我们这一批教师聘请了开州数学界的领军人物刘新敏老师,成立数学工作室,为我们量身打造成长方案。每周两次的磨课、即时评课,每月两篇教学反思,每期2个成功课例。在这样的氛围里,我迅速成长,参加校级、区级、市级赛课,教研活动、开放活动、联谊活动示范课,“中国好老师”公益活动贵州联谊校献课、专题讲座。一步步,一点点,我不断蜕变,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教研经验,真正融入了五校这个大家庭。

王俊:五校有着浓厚的教研氛围,学校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丰富的成长平台。14年来,我在这个团结协作、唯实唯新、温暖上进的团队中不断学习,汲取力量。更感谢五校的“师徒结对”,让我有幸加入了重庆市班主任工作室“王芳工作室”、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室——“辉雄工作室”“开州名师廖纪元工作室”,在三位师傅的专业引领下,我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各级赛课活动,一次次磨课,一次次历练,一次次洗礼,我迅速地成长起来。走在五校教育的路上,有师傅的专业引领,有团队的群策群力,一路走一路想,一路艰辛一路歌。

陈进

开州区汉丰第五小学语文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主张贴着生活教语文,指导学生参加“中华魂”主题读书演讲和征文比赛,多次获得区级一等奖、市级一二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员、优秀指导老师。

刘丽

开州区汉丰第五小学数学教师、班主任。先后获开州区小学数学优质课大赛一等奖,重庆市第七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特等奖;主持、主研区、市课题10余个,20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王俊

开州区汉丰第五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重庆市开州区级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先后获开县小学美术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全国湘美版美术课堂教学大赛录像课二等奖,重庆市“群文阅读”现场课决赛特等奖;主持、主研区、市课题10余个,30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话题二:您如何在教学中践行“阳光教育”?

陈进:秉承五校阳光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尊重、理解孩子的看法和感受,赏识并激励他们一步步超越自我,认可自我。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永不过时的佳作,整合了诸多学科内容,是育人的有效蓝本。我在教学《掌声》一课时,引导孩子们从掌声里体味英子和同学们的心理活动,然后鼓励孩子们像英子一样走上讲台说说文章打动自己的地方。大家争先恐后地上台,唯有弱视男孩迟迟没有举手,大家像文中的同学们一样陆续关注到他。许久,一声掌声响起,一片掌声响起,男孩脸蛋绯红,缓缓地站起,摸扶着一路的课桌走上了讲台。当男孩讲出自己跟英子同样的心路历程时,教室里持续了很久很久的掌声。从此,弱视的男孩便融入孩子们当中,慢慢开朗起来。

刘丽:“阳光教育”追求奋发向上,勤学乐研,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敢于与天公试比高的创造精神。在《扇形的认识》教学中,当学生了解了书上给出的扇形定义后,立刻提出疑问:扇形是圆的一部分,只要是在圆上截一段弧,再把弧线的两个端点和圆中的一个点连起来,只要两条线段相等,这样的图形是扇形吗?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们分组讨论,动手实践,展开辩论。最终发现了这样的图形虽然样子和扇形一样,两条线段相等,但这样的圆弧和半径不对应,不是同属于同一个圆,是两个不同圆的弧和半径的组合,并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扇形。这是很好的课堂生成,说明孩子们善于思考,乐于探究,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与自信,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充满坚定与毅力,对创造和探索充满热情和执着。

王俊:阳光教育理念即用阳光心态,塑阳光少年。我校树立了“人人都是阳光教育的实施者”这一观念,每一堂课,我都以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教室、走近学生,以阳光般的热情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在执教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寒号鸟》一课时,我想,这不正是对我班那些懒惰散漫、做事拖拉、只顾眼前的同学进行教育的好时机吗?于是,在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得过且过”这一关键词语时,先联系上下文说说寒号鸟“得过且过”的行为,再结合实际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人也有“得过且过”的行为。然后,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喜欢懒惰的寒号鸟还是勤劳的喜鹊。最后,引导孩子们想想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你在生活中见过喜鹊或者寒号鸟这样的人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你自己有没有当过寒号鸟?你想对自己说什么?这样,巧妙地把故事蕴含的道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好习惯,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话题三:您的教学主张是什么?

陈进:我的教学主张是“贴着生活教语文”。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无所不在,这是我形成教学主张的最初认识。孩子们初入学来,我带他们在校外街道行走,通过认商铺招牌上的字了解店里的商品,练习如何与商家沟通买东西,如何阅读药品说明书等等。孩子们在生活中识字,把课堂上学习的表达方法迁移到生活中运用,用对了很开心,我也有成就感。渐渐地,我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中,随时随地都在训练孩子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力求诚意表达,有效表达,诗意表达。

刘丽:我认为,引导学生探寻数学现象背后的本质,领悟数学思想与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素养的根基,也是数学教育的真谛。因而,就有了“简约、求真、求深”的教学追求。

“简约”,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组织方式、教学手段等要素做到效益最大化,使课堂变得简洁、流畅、优质,最终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求真”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真理,培养学生发现真理的能力,而不是向学生“奉送真理”。教学中,我着力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思维的敏捷度,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思维品质,使学生学会学习。“求真”数学课堂一方面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实验探究等多种平台让学生去体验、探索和追求数学真理;另一方面要“留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质疑反思、开辟创造性思路,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有限的课堂里得以拓展、得到升华。

“求深”的数学课堂,主张凸显数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从结构的角度学习数学,着眼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享受探究数学本质的乐趣。“求深”是对数学课堂内在本质的价值追求,对学生来说,它是主动的、探究式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通过“求深”的数学课堂,学生能深刻理解、把握学习内容的核心与联系,对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与应用,实现知识的深层加工、深刻理解与长久保持。

王俊:“简单教学,一课一得”是我的教育主张。从教以来,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不断钻研,扎根课堂。我坚信,简单教学就要杜绝浮华,删繁就简,融听、说、读、写为一体,使语文课堂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课堂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情趣,弥漫着浓厚的语文气息,实现本色的回归。每一堂课要有目的地彻底解决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每一堂课都要让学生有一种进步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