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平

“双减”是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教师热议的话题,在“双减”政策的落地与实施,作为学校和家长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的教师承担着更重要的责任,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一、提升专业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校内作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这对长期以来作业布置以“数量”为主的教师来讲,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而又不增加作业时间的“减量增质”无疑是莫大的挑战。

这就需要教师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切实增强育人意识,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科素养,改变作业模式,创新经验方法,使作业设计既符合课标和教学要求,又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既提高学生兴趣,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但在农村中小学实际执行中,有许多的困难。首先,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经验有余而创新不足。其次,外出学习机会难得,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要想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跳出“题海战术”的怪圈去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实属不易。

由此看来,优化教师结构,使教师队伍年轻化就显得极为迫切。学校和社会应积极创造青年人才愿意来、发展好、留得住的良好条件和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利环境。另外,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投入,定期与教育发达地区进行先进经验、方法的学习交流,促进教师合作力度、跨学科融合、注重实践,也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教师的短期利益问题

农村中小学中有的学校是寄宿制学校,教师经年累月、不分昼夜地早晚自习产生的交通费用和额外劳动付出,却得不到有效补偿,利益的驱动,心理的不平衡,会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会产生隐形的职业倦怠。

这可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双减”政策恰好是一个有利的时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增强爱岗敬业的奉献意识,是必须的,而按劳取酬,合理的利益也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三、家校共育占用精力

现在的学生很多是“留守儿童”,很多年轻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大多是年长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在家照顾学生。“双减”之后,家长的教育比重明显上升,而这些老人对学生难以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即使有些年轻家长,也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技巧,家校共育的重担无疑就落到了教师的身上。化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和忧虑,做好家长的思想引导,统一教育观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共同加强学生的作业管理等,都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精力和耐心,要想真正取得成效,这又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

家校共育,方法要灵活,目标要精准,立足学生、家庭实际,完善学生信息档案,家校联合,因材施教,必要时可以政策、资源倾斜,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双减”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对教师有挑战,但也是机遇。只要我们踔厉奋发,家庭、学校、社会齐心协力,“双减”目标一定会落地开花的。

(作者单位:宁津县大曹镇张傲明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