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宁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思想的充实和提高。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核心素养下开展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学生以后的道德素质和行为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对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保障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科目,体会学科乐趣,展示自身价值。

一、建构探究性的教学实践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推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交流的关键点,良好的课堂环境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知识。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科学化的教学方法,改变课堂观念,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自己找到问题,同时大胆地面对困难与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教师适当地对学生做出评估,培养他们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衣食之源”一课时,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要避免浪费粮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了解粮食到达餐桌上的每一个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并重视与爱护劳动成果。

二、设置恰当的教学实践目标

任何科目都需要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来设计教学方案及教学目标,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为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推翻帝制,民主觉醒”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整个课堂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要学习哪些重点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爱国活动中,将古人和伟人作为榜样。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主导作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有效主导对学生的高效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约束,大多数教师都无法有效发挥出主导作用,导致大多数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意义与内涵。因此,为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会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意义,教师需从自身出发,提高认知,丰富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对话式提问的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引入课堂所学知识,鼓励学生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对问题和所学知识有一个深度的理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通过了解时事增加学生政治意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及教师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多样化,获取的信息也越来越广泛化,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师能够采取的教学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如可选取多种学生更加认可的时政新闻讲解相关知识点,利用相关的时政热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时事新闻中的实例能够帮助学生对于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具体化的认知,帮助学生深度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政治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学生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分析时事热点新闻,促进学生成为合格良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综上所述,在展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展开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以及辨认是非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