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业坤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课程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从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更多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需求出发,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和多样性,使每一堂美术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艺术意义的体验和对艺术价值的体验。

一、在美术教学中融合多维艺术、多元艺术

(一)让多维艺术走进美术课堂

美术思维是美术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经过复杂的辩证关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最终共同构成的思维方式,它是美术家各种思维长期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而在美术课堂中不论是理论鉴赏还是造型设计,都需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维艺术的融入可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使其由二维到三维再到四维,由简单图形到复杂图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让多元艺术走进美术课堂

在美术课堂中开展多元艺术情境创设的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对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将音乐、舞蹈、戏曲、动漫、广告、文学等多元艺术融入美术课堂,引导学生去鉴赏、绘画、设计、制作,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地方文化

(一)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课标强调对于美术学习,应该是从美术技能和技巧的学习层面转向核心素养的目标导向,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加美术教学的文化含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美术传统文化与美术历史的关系,充分认识到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融入地方文化资源向生活学习

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学生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乡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最好的办法是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把地方文化资源融人其中,这样的结合既自然,又使学生感到亲切。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利用实际生活元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使学生在美术创作学习中能够感悟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美术创作的灵感,提升美术教学的实际效果。

美术课堂中体验性教学应积极贯彻新课标教学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