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国凤

摘 要:在园林建设中,原地形通常不能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在利用原地形的基础上,对地形进行设计与施工,实现对原地形的改造,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综合功能,增强局部地区的景观效果,改善园林小气候,提高绿量,增大地表面积,控制游人视线等。地形的设计是要遵循因地制宜、师法自然、统筹兼顾、土方平衡的原则的。地形的施工要以科学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进行土方的挖、运、填、压。另外还介绍了广场绿地地形的处理及相应的植物配置方法。

关键词:园林地形;设计;施工;植物配置

园林地形是指园林绿地中地表各种起伏形态的地貌。 在规则式园林中,一般表现为不同标高的地坪、台地;在自然式园林中,往往因为地形的起伏,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貌。地形是园林构成的四大实体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及构筑物)之一,是组景及构景的主要因素,是园林中其他要素的基础和依托,也是构成整个园林景观的骨架。

一、园林地形的分类

可分为平坦地形、凸地形、凹地形、微地形。

二、园林地形的作用

1.地形的骨架作用。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不同的地形反映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影响到园林的布局形式和风格。蜿蜒起伏的山水地形适宜建造自然式的东方园林,而台地式的地形处理则适宜建造规则式的西方园林。

平地可作为大面积广场、草地、建筑等方面的用地,以接纳和疏散人群,组织各种活动或供游人游览和休息。凸地形在景观中可作为焦点物或具有支配地位的要素,从情感上来说能产生更强的尊崇感,园林的重要建筑物(如纪念碑、纪念性雕塑等),常常耸立在地形的顶部。如包头市劳动公园东山顶上建造的周恩来纪念碑,可供游人来悼念、纪念、怀念。凹地形具有内向性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特点,在小气候方面也极具特点,可以躲避掠过空间上部的狂风,或引导空气流通,适宜于多种活动的进行,还适宜作为湖泊、水池、溪流的载体。

2.地形的空间作用。地形的起伏围合构成了不同形状、不同视线条件、不同性格的空间。无论场地的平面形态还是竖向变化都会影响视线的组织与园林空间状况。例如平坦宽阔的场地为开敞空间;凸地形视线开阔,具有延展性,呈发散空间,如包头市劳动公园的东山、西山,登上山顶登高望远,视线开阔、十分舒畅;凹地形视线封闭,具有积聚性,呈闭合空间等。

3.地形的景观作用。地形具有自身的视觉特性。不同形状的地形,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因而地形在园林景观中本身就是景观元素。在规则式园林中,地形边界清晰明确,如不同高程的地坪和台地,空间分隔明确,体现出整齐、庄严的气势;在自然式园林中,地形通常没有明显的边界,表现为蜿蜒起伏的丘陵、谷地等,具有亲切、秀美的感觉;而后现代主义景观中,地形的创造就像雕塑一般,做成诸如圆锥、棱锥、圆台、棱台等规则的几何体,能形成别具一格的视觉形象。

地形具有背景作用,地形作背景时应处理好地形与景物之间的关系,尽量通过视距的控制保证景物和作为背景的地形之间有较合理的构图比例关系。

4.地形的功能作用。基地地形除了满足造景的需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需要,还要形成良好的地表排水坡度。地势过于平坦不利于排水,容易造成积涝,影响植物的生长,对建筑、道路等的基础都不利;而地形起伏过大或同一坡度坡面过长,则会引起大的地表径流,造成滑坡或塌方,影响工程安全稳定。地形设计还能改善园内小气候,为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包头市劳动公园的人工湖,夏季时坐在湖边,湿润、凉爽、怡人。此外地形可以阻挡视线、避免人的行为干扰、阻挡冬季寒风和噪声等。

三、园林地形的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园林地形处理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利用原地形为主,进行适当的改造,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少动土方。尤其是园址现状地形复杂多变时,更宜利用保护为主,改造修整为辅。

2.师法自然。园林地形创作要借鉴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为蓝本,于方寸之间,体现无限广阔的空间。即所谓“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而且要继承中国传统的掇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园林地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出于自然高于自然。在布置山水时,对山水的位置、朝向、形状、大小、高深,山与山之间,山与平地之间,山与水之间的关系等,作通盘考虑。全园山水地貌的曲折变化,高低错落要符合自然规律。地貌创作要根据土壤的不同性质确定山体或水体岸坡的坡度,使之稳定持久。

3.统筹兼顾。园林地形除注意本身的造型外,还要为园中建筑及其他工程设施创造合适的场所。如公园中的安静休息区,要求地形复杂,有一定的地形地貌;而用于游人活动的区域,地形就不宜变化过于强烈,以便开展大量游人短期集散的活动;儿童活动区不宜选择过于陡峭、险峻的地形,以保证儿童活动的安全;建筑等多需平地地形;水体用地,要调整好水底标高、水面标高和岸边标高;园路用地,则依山随势,灵活掌握,控制好最大纵坡、最小排水坡度等关键的地形要素;施工时注意保留表土以利植物的生长。在造景方面,地貌同其他景物要相互配合,山水须有建筑、植物等的点缀;园中建筑及其他设施也需要山水的烘托。

4.土方平衡。在地形改造中,注意节约原则,维持土方平衡,使挖方工程量和填方工程量基本相等,即达到土方平衡。土方工程费用通常占造园成本的30%~40%,有时高达60%。因此,在地形设计时,需尽量缩短土方运距,就地挖填,保持土方平衡,从而降低工程费用节省投资。如园中挖湖堆山。

四、园林地形的设计内容、方法、过程

1.园林地形的设计内容

(1)地貌设计。(2)水体设计。(3)园路、广场、桥梁和其它铺装场地的竖向设计。(4)建筑和其它园林小品的竖向设计。(5)植物种植对高程的要求。(6)地面排水设计。(7)管道综合。(8)土方量计算。

2.园林地形的设计方法

(1)等高线法是园林地形设计的主要方法,一般用于对整个园林进行竖向设计。(2)重点高程坡向标注法又叫流水分析法。(3)纵横断面法断面法表示了地形按比例在纵向和横向的变化。(4)模型法。(5)计算机绘图法。

3.园林地形的设计过程

(1)资料的收集。在创作园林地貌以前要收集有关资料,如原地形图、园基周围规划等图纸以及水文、土壤、气象等资料。(2)现场踏勘与调研。在掌握上述资料的基础上,应亲临园林建设现场,进行认真的踏勘、调查,并对地形图等关键资料进行核实。(3)设计图纸的表达

五、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1.体积公式估算法

就是利用求体积的公式计算土方量。在建园过程中,把所设计的地形近似地假定为椎体、棱台等几何形状,然后用相应的公式进行体积计算。一般用于估算。

2.断面法

(1)垂直断面法。

其计算公式为V=[(S1+S2)/2]*L,式中S1、S2为两断面面积(平方米),L为两断面间垂直距离(米)。

但在S1和S2的面积相差较大时,计算结果误差较大。遇此情况,可改用以下公式计算:V=(1/6)(S1+S2+4*S0)*L,式中,S0为中间断面面积,其求法有两种:

①用棱台中截面面积公式计算:S0=(1/4)*[S1+S2+2*SQRT(S1*S2)]

②用S1与S2各相应边的各算术平均值求S0的面积。

(2)水平断面法(等高面法)。

在等高线处取断面土方量计算方法,就是水平断面法,即等高面法。等高面法是在等高线处沿水平方向取断面,上下两层水平断面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值。等高面法与断面法基本相似,是由上底断面面积与下底断面面积的平均值乘以等高距,求得两层断面之间的土方量。

3.方格网法。其具体工作程序如下:

(1)在附有等高线的施工现场地形图上作方格网控制施工现场,方格边长数值取决于所要求的计算精度和地形变化的复杂程度。

(2)在地形图上用插入法求出各角点的原地形标高,数值填入方格网点的右下角。

(3)依设计意图(如:地面的形状、坡向、坡度值等)确定各角点的设计标高,其值填入方格网点右上角。

(4)比较原地形标高和设计标高,求得施工标高。其数值应填入方格网点的左上角。有时还可为每个方格网点编号,编号填入网点的左下角。

(5)求零点线。零点就是既不挖土也不填土的点,将零点互相连接起来的线就是零点线。

(6)土方量计算。有几种常见的计算图及其相应的计算公式。

(7)土方调配及土方平衡。

六、园林地形的施工步骤、方法及技术要求

1.施工准备

(1)研究和审查图纸 。

(2)勘查施工现场。

(3)编制施工方案。

(4)清理现场包括清理生物性废物和非生物性废物。

(5)做好排水设施。

(6)定点放线包括平整场地的放线和挖湖堆山的放线。

(7)修建临时设施及道路。

(8)准备机具、物资及人员。

2.土方施工

(1)挖方。

①人力挖方。其适用于一般园林建筑、构筑物的基坑(槽)和管沟以及小溪流、假植沟、带状种植沟和小范围整地的人工挖方工程。

②机械挖方。其主要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园林建筑、构筑物的基坑(槽)和管沟以及园林中的河流、湖泊、大范围的整地工程等的土方施工。

施工主要机械有挖土机、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

机械挖方操作流程为: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

机械施工要点:

a)由于施工作业范围大,桩点和施工放线要明显,以引起施工人员和推土机手的注意;

b)在开挖有地下水的土方工程时,应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

c)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照明,危险地段应设明显标志,防止错挖或超挖;

d)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e)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f)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找平后由人工挖出。

(2)运土。在土方调配中,力求土方就地平衡。运土关键是运输路线的组织。一般采用回环式道路,避免相互交叉。运土方式也分人工运土和机械运土两种。

(3)填方。填方时必须根据填方地面的功能和用途,选择合适土质的土壤和施工方法。如作为建筑用地的填方区则以要求将来的地基稳定为原则,而绿化地段的填方区土壤应满足植物的种植要求。

①填方的施工流程 基底地坪的清整——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分层耷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②填埋顺序 先填石方,后填土方;先填底土,后填表土;先填近处,后填远处。

③填埋方式

a) 大面积填方应分层填土,一般每层30~50cm,填一层就筑实一层。为保持排水,应保证斜面有3%的坡度。

b) 在自然斜坡上填土时,为防止新填土方沿着斜面滑落,可先把斜坡挖成阶梯状,然后再填入土方。

c) 在填自然式山体时,应以设计的山头为中心,采用螺旋式分路上土法,运土顺循环道路上填,每经过全路一遍,便顺次将土卸在路两侧,空载的车(人)沿线路继续前行下山,车(人)不走回头路,不交叉穿行。

d) 在堆土做陡坡时,要用松散的土堆出陡坡是不容易的,需要采取特殊处理。可以用袋装土垒砌的办法,直接垒出陡坡,其坡度可以做到200%以上。土袋不必装得太满,装土70%~80%即可,这样垒成陡坡更为稳定。袋装土陡坡的后面,要及时填土耷实,使两者结成整体以增强稳定性。陡坡垒成后,还需要湿土对坡面培土,掩盖土袋使整个山体浑为一体。坡面上还可以栽种须根密集的灌木或培植山草,利用树根和草根将坡土紧固。

e) 土山的悬崖部分用泥土堆不起来,一般要用假山石或块石浆砌做成挡土壁,然后在背面填土,石壁后要有一些长条形石条从石壁伸入山体中,形成狗牙搓状,以加强山体与石壁的连接,增强石壁的稳定性。砌筑时,石壁砌筑1.2~1.5m,应停工几天,待水泥凝固硬化,并在石壁背面填土耷实之后,才能继续向上砌筑崖壁。

3.压实。土方压实分为人力和机械两种。人力耷实可采用木耷、石峨、铁峨、滚筒、石碾等工具。一般2人或4人为一组,这种方式适用于面积较小,且机械压实不到的填方区。机械耷实所用机械为碾压机、电动震耷机、拖拉机带动的铁碾等。此方式适合于面积较大的填方区。园林常用的小型耷实机械有内燃耷、蛙式耷等。

土方耷实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保证土壤相对稳定,压实要求均匀。(2)填方时必须分层堆填,分层碾压耷实,否则会造成土方上紧下松。(3) 注意土壤含水量,过多过少都不利于耷实。为了保证土壤的压实质量,土壤应该具有最佳含水率。如果土壤过分干燥,需先洒水湿润后再进行耷实。(4)自边缘向中心打耷,否则边缘土方外挤易引起坍落。(5)打耷应先轻后重。先轻打一遍,使土中细粉受震落下,填满下层土粒间的空隙;然后再加重打压,耷实土壤。(6) 应根据不同的填土、压实机械及压实密度要求等来确定其填土压实的遍数。

4.土石方放坡处理。一般的土坡坡度夹角如果小于土壤的自然倾斜角(即土壤安息角)时,土坡就是稳定的,不会发生自然滑坡和坍塌。不同土质、不同疏松程度的土方在做坡时能够达到的稳定性也不同。

七、广场绿地地形的处理及相应的植物配置方法

广场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最能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开放空间,广场绿地多为规则式结合自由式的混合式空间布局。在广场绿地 设计中,根据功能及空间的需要,往往对地形进行抬升和下降处理,其地形设计分为两种,一是表现为不同高程的规则式台地,二是自由空间中的自然式微地形。规则台地式的种植设计也多表现为规则式,以整齐的树阵、整形修剪绿篱、图案式的花卉栽植或大草坪为主,而自然式的地形处,其植物配置则多为群落式或疏林草地式。

八、结语

综上所述,地形在园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形的设计有它要遵循的原则,施工有它要遵守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合理适当的地形处理与相应的植物配置,可形成不同风格的造景景观,创造出不同的优美的绿化环境供人们观赏、休息、娱乐。

参考文献:

[1]李谦,李默 主编. 园林工程地形设计与施工.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8 .

[2]赵兵 主编. 园林工程.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8 .

[3]王良桂 主编. 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2 .

[4]彭军 主编. 高颖 编着.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10 .

[5]郭春华 主编. 园林工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6 .

[6]尹吉光 等编着. 图解园林植物造景. 第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 .

[7]彭海平. 园林绿化中地形的营造. 北京园林,第25卷,总第88期,2009.2 .

[8]黄丽芳. 试论园林建造工程中地形改造的作用与做法. 上海农业科技,2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