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贤军

摘 要:农业在我国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农业种植相关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种植的质量和产量,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为国际长治久安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优质农产品可用于出口,能够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关键词:农业种植;影响因素分析;对策

农业种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缺失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种植的最终结果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农业种植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农业种植的科学化、生态化和规模化是我国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从气候、土壤、技术条件以及种植者的综合素质这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合理的措施以促进我国农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一、影响农业种植的相关因素

1.气候

农业种植深受气候的影响,气候是影响农业种植的基本要素之一,气候条件包括降水量、日照强度及时数、温度、湿度等。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应当得到重点关注。例如寒潮、干旱、霜冻、洪涝等自然灾害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种植的方方面面。在极端的气候变化情况下,农业种植的产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2.土壤情况

土壤条件是农作物获得各种所需营养成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土壤肥力是保证农作物高产的有效手段,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植者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度施肥的情况,这种方法虽然能在短期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长此以往,将对土壤情况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容易造成土壤荒漠化和盐碱化的出现。

3.农业技术水平

农业技术水平一方面包括农业自身发展所要求的技术情况,即是否能保证农业种植的顺利进行。科学的种植技术能够有效规避气候、土壤等条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农业种植的损失。另一方面在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进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实现农业种植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条件。农业机械化可以减少种植人员配置问题,合理释放劳动力,节省时间、人力以及物力。

4.农业种植者的综合素质

我国农业种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种植者整体素质差异较大。尤其在农村地区,种植者仍然以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种植,缺乏系统的农业种植相关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气候条件的好坏决定农业种植的优劣。同时,更多人口向城市流失使得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人口下降,有素质有文化的人口难以选择留在农村,这就使得农村的农业种植发展变得更加缓慢。所以,提高农村农业种植者的素质势在必行。

二、改善农业种植的有效对策

1.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及预防机制

结合各地的气候条件制定和编制气象服务工作预警预案,使得在极端天气出现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及时处理,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各种损失。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防控,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突发性气象灾害应当及时准确发布,并引导相关人员及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使气象灾害预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极端天气造成的各种农业损失。

2.合理使用化肥

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依靠经验施肥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这种传统的施肥方式使得化肥对土壤养分的破坏度较大,不利于精准农业的发展形势。要做好保护土壤工作,减少荒漠化和盐碱化情况的发生,从而实现精准施肥。一是要有差异性,对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进行科学实验和测试,使土壤养分测试具有高度的精准性。二是要具有合理的施肥模型,从而使得施肥决策能够做到合理有效。三是要保证施肥方式科学合理。只有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保证精准施肥得到健康发展,使土壤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依靠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状况差异,针对性的提高土壤内部各种养分的循环速率,尽可能减少相关损失,促进土壤良性发展,为农业种植提供有效的沃土。

3.提高农业现代化技术水平

加强科技创新,对作物种子进行改良,做好种子普适性及防治手段等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种植的效率,同时也是减少气象灾害对甜菜种植影响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科技创新,从技术层面解决种植病虫害防治能力较低的难题,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种植的质量与产量,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吸收相关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培育和构建创新团队,加强有关高校科研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为农业种植提供坚实的技术后盾。

4.提高农业种植者的综合素质

缩小农业种植者的综合素质,重点在于保证农村地区具有合适的劳动力人口,将更多有文化有素质的人口吸引至农村,这就要求做好农村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让他们能够在新的地区实现自己的理想,研制出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另外,也需要加强对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宣传,让农业种植者学会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种植方法进行农业种植。

三、结语

农业种植离不开各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只有做好这些基础工作,才能有效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未来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更为先进的技术,这就要求必须不断加强研发和吸收国内国外的先进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对农业种植各种因素的分析,旨在提高农业种植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浪,贾静,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分析[J],四川粮油科技,2015年01期.

[2]杜青林,着力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J],求是,2015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