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既有共性,也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中国新时代的财务理论要有更大的创新。当前要加强对保障供给财务、战略财务、企业多层次分配财务、文化企业财务、环境财务和国际财务等新财务理论的研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财务力量。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财务理论的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3)05-0002-08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与本质要求

现代化一般是指用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智能化代替手工劳动,用现代科学技术代替落后的科学技术。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实现现代化是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主要表现为在现代化的表现形式方面相同。主要用先进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大生产代替落后的手工劳动的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城镇化等。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相比: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14亿人口实现现代化,远远超过西方已实现现代化国家的人口的总规模,这就要求中国经济不仅要实现高速度增长,而且要实现高质量增长,才能使中国人均收入达到西方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水平,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创举。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在分配上做到效率与公平相结合,逐步缩小分配差距,这与西方发达国家贫富差距巨大、两极分化的现代化本质不同。再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要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这与西方国家用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麻痹人民有本质区别。然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这和西方国家以污染环境、掠夺式和破坏式开采自然资源有本质区别。最后,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和西方发达国家靠剥削殖民地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甚至不断用战争手段掠夺这些国家人民的财富实现现代化有本质区别。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决定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可以引进和吸收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中具有人类共同文明的经济理论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决定了实现中国现代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企业现代化管理体系,对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实践与理论进行重大创新。本文主要研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财务理论发展的主要要求和财务理论发展方面的一些思考。

二、实现14亿人口这一巨大规模的现代化与保障供给财务和战略财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2]中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其人口规模远远超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现代化国家人口的总和,这样人口巨大的国家要求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使14亿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要求生产力高度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能基本实现,要使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西方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1万亿元,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按人均计算2022年为12 741美元。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们要在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西方中等发达国家人均生产总值平均水平(大约人均GDP为4.2万美元),差距较大,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年均增长4.7%。而我国目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一些西方国家千万百计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趋缓的严峻形势,2022年年增长率只有3%,在GDP基数不断增大的条件下,要达到年增长4.7%的速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入,一方面需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求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对实体经济实施有力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就要求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在资本投入中起最主要的作用,而企业的资本投入是通过财务管理来实现的,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充分发挥筹资职能,把保障资本供给作为财务工作的总方针,要求在财务筹资实践和理论上进行重大创新,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财务必须充分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第一要务的方针,加强企业筹资问题的研究

传统财务理论均把财务管理的重点放在投资上,主要研究项目建设投资和证券投资两大方面。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中的重要内容,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40多年的经验看,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是交通、能源等基础建设投资、房地产投资以及主要加工制造业投资等,但随着我国主要矛盾已由过去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水平低的矛盾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粗放式的经济高速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智能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较快速度增长方式转变,在这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要求我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新基建和高端制造业、航空航天业等。这些高科技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目前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西方国家千方百计对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特别是高科技企业进行封锁打压,国内因新冠疫情反复,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企业经济增长放缓,效益受到影响,财政面临困难,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周转遇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如何筹集资金,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从而渡过难关,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保障供给财务理论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关于企业保障供给应主要重视以下问题的研究:

1.充分利用现有筹资渠道进行资金筹集。企业运用较多的筹资渠道主要有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租赁融资、争取外国投资者投资等,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担保能力合理选择筹资渠道,进行融资组合决策,这方面的内容已有许多学者研究,本文不再赘述。

2.大力发展各种不同规模的企业集团,利用集团内部财务公司进行资金集中统一调度,相互调剂使用,做到“抱团取暖”,共渡难关,这是目前中小企业利用一般筹资渠道遇到困难时的可行途径。笔者认为,按照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内在联系,凡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密切的中小企业,可以主动寻求本产业链和供应链中有实力的大型国有企业或大型民营企业,申请加入以这些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根据不同情况成为该企业集团的紧密层或松散层企业,在内部分工上成为专门生产某一种或几种零配件产品的专精特新企业,加入该企业集团后其资金收支和结算纳入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统一管理,集团财务公司就可以集中内部各公司的暂时闲置资金,利用内部借贷形式进行灵活的资金调度,解决某些中小企业资金困难问题。由于企业集团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担保还款能力,在遇到整体资金困难时,也容易获得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融资,解决集团内部各企业的资金困难。

3.充分利用现行特有财政金融政策节约资金支出。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在新冠疫情持续情况下的资金困难,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财政金融政策,诸如规定一定期限内减免一定量的税费、中小企业租用国有房屋在一定时期内减免租金、国有银行规定在一定时期内推迟还贷等,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这些优惠政策减少资金支付的困难。

4.国家金融机构和各大型企业必须按照银保监会的政策规定,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防止为牟取暴利而出现资本无序扩张、盲目发展、在金融机构之间内部空转和脱实向虚的不良行为发生。

(二)为实现14亿人口的现代化,必须加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战略财务理论的研究

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经济必须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现代化,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科技。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核心科学技术的封锁和打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力更生,形成核心科学技术攻关的举国体制,要求国家与企业结合实际需要,积极投入于国家和企业经济发展需要的核心科技攻关。国家与企业核心科技攻关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常常需要组成科技攻关团队,经过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研究开发,才能取得重要进展,这就需要进行战略性财务投资,需要研究战略财务问题,树立战略财务观。

战略财务是指国家与企业为实现重大战略而进行核心科学技术攻关所产生的资本投入与产出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具体包括核心科技攻关项目投资所需的各种设备、基础设施建设、材料物资和人才队伍建设所进行的财务投资活动和项目完工投入使用所取得的收入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所发生的国家、企业和科技人员之间的财务关系。以华为公司为例,为了防止西方国家对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手机和通讯设备核心科技的封锁,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华为公司的领导团队高瞻远瞩,早在十年以前就高薪引进国内外顶尖科学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芯片和操作系统的研究,并取得成功。在2020年一些西方国家为了打击我国高科技的发展,对华为为代表的一批中国高科技公司进行芯片断供和禁止使用西方公司的操作系统时,华为公司立即采用自己研究开发的麒麟芯片和鸿蒙操作系统,使公司得以生存和发展,华为这种长期性战略投资就是战略财务的成功实践。

战略财务与财务战略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联系在于互为存在前提。财务战略包括保守投资战略、中庸投资战略和风险投资战略等类型,其中风险投资战略是依靠战略财务而存在,同时也是战略财务的方针政策在企业中的具体落实。但战略财务和财务战略又有一定区别。二者的区别是指导思想与具体政策的区别。战略财务是财务管理的一种指导思想,从国家或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要求出发,制定国家或企业长期性的、全局性的财务方针,进行战略性投资(主要是核心科学技术投资),为确保企业在未来遭遇重大风险时能生存和发展;而财务战略是在这种战略思想和财务方针指导下,落实战略财务目标而采取的在一定时间内平衡财务风险与收益所采取的财务政策。

战略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政治责任原则。战略财务投资必须服从于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从近期看,要服从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需要。(2)国际竞争原则。战略财务目标与措施的制定,必须放眼世界,要有利于防止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打压与遏制,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在核心科学技术上卡我国的脖子。(3)高级盈利原则。国家或企业财务战略投资项目的决策,不追求短期的盈利目标,而是立足于未来五年、十年或更长时间实现科技重大创新而带来的长远盈利,或者为发展后发展地区经济而带来的综合盈利。

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与人力资本理论和财务公平分配理论的发展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重要特征。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首先要继续贯彻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本原则,做到物质财富的巨大丰富,才拥有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必须贯彻公平分配原则,承认广大劳动者拥有人力资本,拥有剩余索取权。因此,在财务理论发展上应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要求消灭绝对贫困,而且要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把效率和公平二者更好结合起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同时,适当控制分配差距,使全体人民普遍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但仍然要承认因贡献大小不同而存在的国家允许的合理收入差距,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不搞平均主义。

(二)一般员工也拥有人力资本

西方财务理论认为,企业高管和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拥有人力资本,拥有剩余索取权,但一般的劳动者没有人力资本,所以只能按劳动量获得工资,不能参加税后利润的分配。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论述了一般员工也拥有人力资本,只是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大小不同而已,因而主张对一般员工的人力资本进行评估,据以确定一般员工拥有的企业内部股份,据以参加税后利润分配[3]。笔者主张一般员工拥有人力资本的理论依据是企业一般员工被锁定在企业内部某一劳动岗位上,他们经过反复的操作,能熟练掌握该岗位的劳动技能和诀窍,不能够随便被取代,这种某一岗位的特有技能和诀窍属于无形资产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用无形资产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因而个人拥有的无形资产在价值形态上属于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这和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拥有的人力资本性质相同,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承认一般劳动者拥有人力资本,可以拥有企业内部股份,参与税后利润分配,为公平分配创造条件,从而为提高广大职工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这方面的成功实例是华为公司。华为公司对公司高管与各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企业一般职工都按照比例(权数)大小不同确定数量大小不同的内部股份,据以参加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企业员工的收入主要由劳动报酬和股份收入两部分组成,这不仅充分调动全体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积极性,而且缩小了一般员工与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收入差距,既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又体现了共同富裕原则的要求,这一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三)财务分配做到效率与公平相结合,重视企业的多层次分配

首先是企业职工工资分配,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和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在发生赔偿时的收入,这是保证企业职工基本生活的收入;其次是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企业职工股分红)的收入,这是第二层次的收入,是企业职工进行自我发展、提高自身素质的收入;最后是企业职工慈善救助(职工慈善基金)性收入,企业职工遇到灾害、重大疾病得到国家慈善基金会救济的收入,有条件的企业也可设立内部慈善基金,接受慈善捐款,解决特困职工的困难问题。

四、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与文化企业财务管理探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财务管理如何为物质富足服务,上文已做阐述,下面对财务管理如何为精神富有做出贡献进行探索。关于精神富有的主要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学校和文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防止出现财务混乱状况。关于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与办法,财务学界研究较多,教育主管部门也很重视,各项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也比较健全,本文不做论述。本文要着重探索的是文化企业财务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文化企业财务活动特点

文化企业主要指从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精神产品生产、经纪和销售的企业,又分网络型平台文化企业和非网络型文化企业等,范围十分广泛,形式多种多样。文化企业财务活动的主要特点有:(1)文化产品具有单件生产与制作的特点,其变动成本难以准确确定定额,固定成本相对较高;(2)文化产品市场需求难以准确预测,因此销售收入确定困难;(3)文化产品由于销售收入与成本确定困难,因此利润目标实现存在较大风险;(4)文化产品由于上述原因,上缴税金财务监督难度比一般工业企业大。

(二)文化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文化企业财务活动的特点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具有较大变动性,容易产生各种不规范和违规行为。目前文化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1.明星与网红演员天价片酬问题。近年来,有的电影和电视剧单纯追求明星效应或网上流量,天价聘请明星或网红演员,片酬有的高达影片制作成本的50%以上。这不仅造成收入分配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违反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而且由于明星演员和网红的天价片酬,造成电影或电视剧其他制作成本偏低,容易出现为省钱而粗制滥造,降低影片质量的严重问题。

2.某些文化企业对明星与网红演员的片酬采用现金支付,或按税后收入签合同,个人所得税由企业支付,增加企业负担,有的甚至对明星和网红演员以股票形式支付部分片酬,帮助演员逃避税。

3.某些文化企业在选题上严重忽视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的丰富实践,迎合某些观众的猎奇心理,在内容上违背真实性原则,制作质量低下的“雷剧”和所谓“穿越”奇剧,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抵制,造成投资无法收回,企业严重亏损。

(三)加强文化企业财务管理的三点建议

1.坚决采取控制天价片酬的财务措施。文化企业应根据投资的电影或电视剧项目,认真做好成本预算,其中外部场景因不同性质的项目差别很大,室内拍摄成本因布景不同也有差别。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拍摄质量的前提下把费用打足;影片主要演员和配角演员的片酬预算是成本预算的重点,应坚决防止天价片酬的出现。笔者建议可采用对比定价的方法计算片酬。具体方法,是先确定主角演员小时出场演出片酬,再根据影片总出场演出时间计算总的片酬。总出场演出时间可根据剧本确定的实际表演时间计算。关键是演员出场小时片酬费用的确定。笔者建议可根据主角演员的级别高低,结合剧情演出难度,对比相似高校教授、副教授、讲师课时费用(可根据月工资和月定额课时计算),或者大型医院高级主任医师、高级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的小时工资费用,合理加以确定。一般而言,可在相似等级教授或高级主任医师小时平均工资的基础上,按一定幅度(如10%)向上浮动,体现演出难度。至于配角演员片酬,也参照上述精神,按出场时间和演员级别与演出难度,在确定出演小时片酬的基础上加以确定。影片拍摄的其他各种管理费用,可根据必需的管理人员人数和参照高校、大型医院同类管理人员的小时平均工资与管理时间确定。在上面各项成本费用确定之后,即可编制影片总成本费用预算。但这时还应对照广电总局规定的片酬比例,看是否符合。《“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规定影视作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演员总片酬的70%。确定上述片酬控制比例,防止天价片酬的出现。

2.规范片酬支付方式,严防明星与网红演员偷税漏税。过去没有严格规范文化企业片酬支付方式,有企业以现金或股票方式支付,或者承诺企业为其交纳个人所得税,演员片酬为税后收入,这些做法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为明星与网红演员逃税开了绿灯。按照国家规定,文化企业只能以银行转账方式支付片酬,不能以现金或股票方式支付,也不能支付税后片酬,并按税务部门规定计算演员应交个人所得税数额,代扣代缴税收。

3.严格进行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使政治责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对文化企业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不能像一般工业企业那样简单地用投资净现值、现值系数、投资回收期、内部报酬率等经济指标进行评价,据以进行项目投资决策。笔者建议采用国资委对国有企业曾采用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的百分制计分方法进行评价[4],其中分企业投资项目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类,各按影响因素进行百分制评分,然后两大类再按权数总计计算综合得分,按分数高低划分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等级,选择其优秀与良好项目进行投资。具体财务公式为:文化企业投资项目财务评分=社会效益(或政治效益)得分×权数+经济效益得分×权数。

其中:政治效益得分,可再细分为主题政治立场正确、故事对群众教育意义、故事情节感动群众效果、艺术水平等,各项目由专家对剧本内容进行全面审议后分项打分,求出平均分数,然后再按该类项目的权数加权平均得到政治效益得分。

项目经济效益得分,可按市场对比分析方法,按照大数据分析同类项目预计经济收入(项目投资利润率),按经济收入高低等级给予百分制评分。例如,投资利润率在10%以上为优秀项目,计90分;投资利润率在5%以上,10%以下为良等项目,计80分;投资利润率在1%以上5%以下为中等项目,计70分;投资利润率在1%以下或略有亏损,计50分。具体预测由企业财务人员进行。

现在的关键是社会效益(或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各占多大比例(权数)为宜,国资委原来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方法规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分值权数为70%,社会效益指标分值权数为30%,这对评价一般工商企业是适合的,但不能用于评价文化企业项目投资绩效,笔者认为应该倒过来,文化企业的社会效益(或政治效益)分值权数为70%,经济效益分值权数为30%比较合适,突出了精神文明的要求。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决策时,按上述方法的评分,一般反映了社会效益(或政治效益)优先,结合经济效益的要求,凡社会效益(或政治效益)优秀,经济效益保本或微利的项目都能在80分以上,进入入选项目。对于某些社会效益(或政治效益)优秀,出现亏损的项目,应上报文化主管部门批准,争取项目补助资金进行剧目拍摄。

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环境财务理论的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指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合理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实施生态修复保护工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做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使广大人民在收入增加的同时,能在美好的环境中生活,保持身体健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设置环境财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为适应这一基本要求,在财务上就是要搞好环境财务管理,从而提出环境财务这一理论研究课题。对现有的财务与会计文献进行搜索,只搜到环境会计(或绿色会计)的文献,而没有看到环境财务的文献。这些文献已对环境会计(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架构有了比较成熟的研究[5]。环境会计(绿色会计)是指对某一经济主体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费用、环境收入与环境利润等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揭示、报告的专门会计,是反映某一经济体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情况的价值信息系统,产生于西方的会计理论,并为我国会计学界借鉴与发展。现在的问题是目前财务会计文献中尚未搜索到环境财务的文献,传统财务理论认为财务是资金运动(或资本运动),是以货币资本循环周转的现实活动为依据的,而环境保护所产生的资本耗费、费用支出和部分收入(如因环境保护好而得到的税费减免、奖金收入、减少职工健康损害而减少的医疗支出、出售排放二氧化碳指标收入等)均列入一般财务管理相关项目中反映,实际结果由环境会计加以核算反映,似乎没有单独设置环境财务管理的必要性。但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已经显得过时了,现在应将环境财务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财务管理工作,单项进行评价和考核,这样做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

首先,从必要性考察,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现在已经提到重要议程,成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在财务上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投资和一大批生态修复工程投资,即环境投资已经成为企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幺相应的环境财务筹资、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本、相应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带来的直接收益与机会收益(由此而减少的损失),以及这些收益的分配活动,就形成企业相对独立的资本运动,成为一项独立的财务活动,有必要进行环境财务管理。

其次,从可能性考察,由于环境会计(绿色会计)已经比较成熟,能够解决环境资产、负债、费用、收入、利润、权益等会计要素的计量问题,从而为环境资本运作的价值计量提供了条件,也就为环境财务预算、控制、分析、考核提供了依据。

(二)环境财务理论的基本内容

1.环境财务管理的概念与内容。按照财务的一般含义,环境财务是关于环境保护与治理资金的投入产出(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这里讲的环境保护与治理资金的投入活动,包括了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耗资(成本开支)活动;这里的环境保护与治理资金的产出(收益)包括收入与分配活动。环境财务管理是指正确组织环境财务活动,合理处理环境财务关系的一项工作。正确组织环境财务活动,主要包括环境财务管理内容、管理环节和管理方法。合理处理环境财务关系,主要包括企业在环境保护与治理过程中与国家财政部门发生的环境税费的缴纳与减免关系,与金融机构发生的有关环境保护与治理贷款的借贷关系,与其他企业发生的因环境影响的费用收支关系等。

2.环境财务管理当前应抓的主要管理工作:(1)明确企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进行环境保护与治理投资预算与筹资预算工作。企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不同企业因生产特点和所在地域不同而有所区别。从生产特点而言,一些燃煤发电、化工企业可能排放较多的有害气体或有毒污水,而一些风力发电、水力发电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则比较少;从企业所处地域而言,一些企业厂址处在地震、洪灾和泥石流多发地带,有些企业厂址却不易发生地质灾害和洪水灾害。除企业微观环境的区别外,还有一个地区或国家宏观环境条件的区别,即地区或该国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区别。从世界范围看,人类面临着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导致的全球气温上升及其环境恶化。企业应从自身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宏观自然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排列出当前和长远的环境保护和治理项目与措施,认真测算完成这些投资项目所需要的资金,提出可行的筹资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批立项。(2)根据有关部门审批立项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投资项目预算与筹资预算,在财务部门内部设专人负责组织实施。专门管理人员应尽职尽责,配合工程管理人员做好财务监督工作,保证工程项目按期保质完成。(3)环境项目投资完成的效益分析。企业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完成后所产生的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从经济效益而言,因采取了有力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而减少的排污罚款、赔偿与获得的国家有关部门的奖励收入;减少地质灾害与洪水灾害损失的支出(视同机会收入):出售碳排放权交易收入等。上述直接收入或减少损失相对增加的收入,笔者建议从企业收入中提取形成环境保护与治理专项基金,继续用于支持国家采取的碳达峰和碳中和项目的投资与设施支出。从社会效益而言,因采取了有力的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措施,大大提高了空气和水的质量,或改善了地质环境,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和减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利于社会与企业发展。

六、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与国际财务理论的新发展

(一)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早就认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14亿人口的中国实现现代化,不仅对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经验,而且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会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和平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必须构建世界一流的企业管理体系,而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从而要求企业构建世界一流的财务管理体系。笔者2022年发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加快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一文,提出主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财务目标控制体系、智能财务管理体系、合规风险控制体系、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六个方面的内容[6]。这些方面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本文从中国式现代化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代化的视角,特别提出中国财务要从国内走向国际,加强国际财务理论的研究,构建世界一流的国际财务管理体系的理论观点。

(三)国际财务的概念与内容

国际财务是指跨国公司跨国进行资本的投入产出活动及其所形成的与外国各方面的经济关系。跨国进行资本的投入产出活动,即跨国公司进行资本输出,在得到被投资国同意后,在被投资国进行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工业产品生产或服务业等方面的投资,并获取营业收入,向被投资国缴纳税费,获得合法利润,用于被投资国扩大再投资,或者汇回本国,进行分配的财务活动,所以跨国公司财务活动也包括筹资、投资、收入、分配等内容,和国内公司财务活动内容没有大的区别。但是跨国公司在外国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与国内又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投资环境比国内复杂得多。例如被投资国对投资项目产生的污染处置措施的要求更为严格、税收政策与国内不同等等。二是政权变动对投资项目能否正常进行影响很大。由于一些国家内部的党派斗争激烈,一些上届政府批准进行的项目,下一届政府不承认,项目面临停工停产,造成投资无法收回的风险。三是受当地民族习惯和文化的影响大。某些投资项目由于和当地民族习惯与文化要求不符,遭到当地民众抗议而可能被迫下马,造成投资损失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企业在跨国投资时必须充分了解被投资国的有关环保政策、税收政策、政治稳定情况、当地民族习惯与文化特征,全面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处理好各方面的财务关系,同时要争取被投资国政府的支持,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力求减少投资风险,做到跨国公司与被投资国国家和人民共同受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四)当前加强国际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

在国家统一部署下,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习近平同志早在2013年就提出了“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这里所说的“一带”是指古代从我国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古代从我国通往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总之是指历史形成的我国通往欧洲的经济贸易通道。“一带一路”这一举措,不仅是促进国际合作的新平台,而且对构建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大意义。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我国与多国互联互通的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我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13—2021年我国与沿线国家累计货物贸易额达近11万亿美元[7]。具体讲,从促进国际合作看,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行贸易畅通政策,通过原材料与产成品的相互交换,促进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畅通,形成高效的国际分工与协作链条,促进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看,通过资金融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帮助“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兴建铁路、高速公路和修建港口等项目,为发展这些国家的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保障条件。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也促使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大胆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竞争能力,为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企业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还为保证我国从中东进口所需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供应提供了保障,对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于2013年投标取得巴基斯坦瓜达尔港40年的运营权,投巨资对该港口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并对起重机等各主要设备进行购置,还建设了海水淡化设施,并建设了从瓜达尔港到我国新疆喀什的输油、输气管道,该港口到2016年6月已具备港口的基本业务能力;我国还与巴基斯坦达成协议,对与港口相连的面积达923公顷的自由贸易区进行开发,先后吸引我国一批企业参与开发,对支持巴基斯坦和相邻国家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社会效益来看,一方面能够保证我国石油、天然气等海上能源运输安全,从中东国家购买的石油与天然气经波斯湾直接通过瓜达尔港由管道输往新疆喀什进行提炼,不再绕道马六甲海峡,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而且对防范国外敌对势力从海上封锁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运输通道的风险,保证国家经济安全有重要作用。在项目建设中对大量的巴基斯坦工人进行了技术培训,在港口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兴建了大量加工与贸易项目,对于解决巴基斯坦工人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还实现了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做到“民心相通”,增进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M]//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993.

[3] 郭复初.论企业科学理财观——兼评新自由主义的几个认识误区[J].会计之友,2010(12):8-11.

[4] 郭复初,王庆成.财务管理学[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87-496.

[5] 肖维平.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研究[J].财会月刊,1999(5):10-11.

[6] 郭复初.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加快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J].财务与会计,2022(17):8-13.

[7] 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EB/OL].人民网,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