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红光 政协瓯海区委员会

瓯海区休闲旅游业发展探析

留红光 政协瓯海区委员会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战略,我区将推进都市休闲区建设,这是一个十分现实又令人鼓舞的宏伟目标,这一战略目标的实施,必将进一步调整我区的产业结构,确立休闲旅游业在第三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对我区从旅游资源大区转型为旅游经济强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资源优势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一、发展休闲旅游业的资源优势

瓯海作为温州市三大主城区之一,发展休闲旅游业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瓯海作为温州市三大主城区之一,随着瓯海新城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心商务区、铁路温州南站站前商圈加速形成,经济社会的转型加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效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转为城市居民,商贸活动大为兴旺,对休闲产业的需求和促进作用大大增强。

2.山水资源丰富。我区生态环境优美,是温州的“山水精华”所在,境内水网密布,河泊纵横,有温瑞塘河和戌浦江两大水系;西南部有琦云山、大罗山,西部有泽雅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中部有三湿地、大罗山生态保护区、茶山省级森林公园和温州乐园、五美景园;南部有仙岩省级风景名胜区。此外,温州城市“绿肺”——三湿地也在我区境内。

3.文化底蕴深厚。我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代诗人在仙岩、茶山留诗1600多首,数量之丰,堪比名山大川;宗教文化资源丰富,名寺古刹众多,如:仙岩寺、实际寺、香山寺、宝严寺、白象塔、圣寿禅寺等;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如:瞿溪会市、泽雅周岙挑花灯、茶山龙灯等;此外,还有陈傅良理学文化、朱自清“绿”文化、塘河文化、瓯越文化、纸山文化等,众多的文化资源为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内涵、体现人文特色提供了便利。

4.景区开发初具规模。全区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处(四连碓造纸作坊群),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仙岩、泽雅),省级森林公园2处(泽雅、茶山),市级风景名胜区2处(茶山、岷岗),区级风景名胜区1处(石岩屋),主题公园3个(温州乐园、五美景园、白云山农业观光园),景区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40%以上,观光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以打造瓯海“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品牌为目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强度招商,高水平促销”的发展思路,全面建设和提升旅游景区档次,为构建都市休闲区奠定了扎实基础。

1.旅游发展规划得到完善。近几年来,共投入200多万元用于规划编制工作,目前瓯海区旅游发展规划、泽雅风景名胜区总规修编、仙岩风景名胜区总规修编、茶山风景名胜区总规修编、岷岗风景名胜区总规修编、石岩屋风景名胜区总规已评审通过;正在编制或在报批的有瓯海区“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仙岩风景名胜区总规修编等6个规划。

2.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区财政投入3亿元资金开通了泽雅天长岭隧道,建成了泽雅环湖公路、仙岩仙河公路;投资4.3亿元的南塘大道仙岩段工程正在建设中,投资1.4亿元的仙竹公路和投资8000万元的泽雅林岙至源口通景公路拓宽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中。泽雅七瀑涧景区入口农家乐外立面改造和广场绿化工程、仙岩景区入口售票亭改建和曲水流觞工程均已完成。近年来,共投资850万元资金用于建设各景区的生态公厕、休息厅廊及安全环卫设施;此外,投资1000多万元对泽雅景区入口的白色污染进行了整治。

3.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区拥有国内旅行社4家,星级饭店8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2家、二星级1家、一星级3家),景区个体旅游饭店50多家。吃农家菜、住农家屋,体验“农家乐”已成为景区一些村庄发展旅游业的新亮点,继2006年泽雅景区下庵村被评为省、市农家乐示范村(点)后,我区又开展了两次农家乐示范点评星及工业旅游示范点推荐工作,推进了“吃、住、行、游、乐、购”要素体系的初步形成。

4.对外宣传促销迈出重要步伐。通过参加和召开各种旅游交易会、推介会、旅游项目新闻发布会,开通瓯海旅游网站,加强同新闻媒体与旅行社合作等形式,举办金瓯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推出“跟着名人踪迹游仙岩”、“泽雅纸山民俗游”等主题活动,不断提高瓯海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旅游客源不断增加,旅游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区休闲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1.产业意识不强。对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及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切实把旅游业当成我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缺乏全新的产业开发理念和经营运作机制,开发形式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虽然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但无论从发展水平,旅游环境还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上皆存在不足,旅游业在瓯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显现。

2.与文化结合不够紧密。文化资源本是我区的一大品牌优势,但目前能带动市场的文化旅游品牌还不多,“纸山文化”的国字号品牌,朱自清、琦君等历史名人以及厚重的瓯越文化、浓郁的塘河文化、肃穆的宗教文化等,还没能充分地开发利用,从而制约了我区的旅游业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3.资金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业发展具有“前期大投入、后期大产出”的特点,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我区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吃、住、行、游、乐、购”要素设施滞后,尤其是道路交通设施制约特别明显,对外交通不畅,景区(点)道路不便,接待能力和景区档次难以提升。

4.管理体制不顺。我区旅游资源分属不同部门,由于多头领导、政出多门,加上部门利益、区域利益的牵扯,给我区旅游业发展与管理带来了体制上的障碍。旅游项目多头审批,市场促销各自为政,信息资源相互隔绝,导致旅游主管部门难以协调旅游生产要素的均衡发展,旅游项目招商难度大,推进乏力,行业管理与协调力度弱化。

5.服务质量不高。我区旅游企业存在“多、小、散”的不利局面,企业实力不强,产业支撑弱,造成管理困难,旅游品牌难以提升。同时,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酒店管理人才、旅行社管理人才、景区(点)管理人才都比较缺乏,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