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强 费县统计局

浅析人口普查对费县发展的意义

梅强 费县统计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普查工作人口备受重视,积极广泛普查工作为我国人口政策制定和准确判断未来社会发展形势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对费县四次人口普查工作及经验进行全面总结,以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和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人口普查 费县 发展 经验 启示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开展人口普查,掌握关于人口发展的基础数据,对于促进国家各项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对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思想认识存在差别,各地区开展人口普查的积极性、准确性存在很多的差异,为全面落实人口普查政策,费县根据自身实际探索了一条适合费县自身特色的人口普查道路,本人进行了经验分享,希望能够为人口普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和完善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和借鉴。

一、费县四次人口普查进展及主要做法

1.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为准确查清我国人口数字,查清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和社会经济构成情况,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制订人口政策和规划,提供可靠的人口资料,开展了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性普查工作。

县乡普查办公室协助户口登记机关按照《户口登记条例》对全县的户口进行了整顿。工会、青年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主动配合,运用大喇叭广播等各种宣传手段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人口普查的意义、内容和要求。根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有关规定,做好普查人员的选调和培训工作。认真开展普查区的划分和户口整顿工作,农村以生产大队辖区为普查区,乡镇以居民委员会辖区为普查区。普查员从1982年7月1日开始开展了入户登记工作,逐户逐项进行了填报。

2.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为查清中国人口在数量、地区分布、结构和素质方面的变化,为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合理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检查人口政策执行情况,提供可靠的资料,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第四次人口普查工作共经历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准备工作阶段。建立健全了各级人口普查机构1334处,选调培训了7000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筹集了普查经费,认真做好了“两区”划分、“两码”编制和“三图”绘制工作。全面进行了户口整顿工作。大张旗鼓地开展普查宣传,使人口普查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二是普查登记阶段。1990年7月1日,普查登记工作在全县1053个普查区2837个调查小区全面展开。三是资料整理阶段,开展了手工汇总、编码和资料包装运送等工作。

3.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精准制定人口政策,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组织开展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组织通过悬挂过街帘、张贴宣传标语、大喇叭广播等方式开展了大张旗鼓地宣传,联合举办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文艺晚会,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组织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将摸底数据同历史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撰写了评估报告。从11月1日开始,组织开展了正式登记、复查、数据快速汇总、光电录入等工作。

4.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为查清十年来我国的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县、乡镇、行政村形成了“三组三办”的普查领导和办事机构网络,县政府办公室牵头成立了县直人口普查办公室。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共抽调42人,乡镇人普办共抽调420余人,全县共选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5500人。报请费县人民政府及时拨付了县级“两员”补助资金,与市级资金配套拨付到各乡镇。制定下发了《工作例会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等5项27条工作制度,细化了《普查工作进度表》。在费城镇团结社区、幸福社区和郭家园社区开展了县级综合试点工作,完善了普查方案,探索了普查方法、总结了普查经验。

认真开展人口普查“宣传月”和中小学“一堂课”活动,在县城东出口树立了16*6米的巨幅广告牌,张贴宣传画3600张,发放“一封信”35万份,发放人口普查知识折页近10万份,向20万手机用户发送宣传短信6次,树立门口标语牌306块,悬挂过街横幅1520条,电视新闻报道22次。精心组织入户摸底和登记工作。严格执行人口普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24小时值班和登记期间日报告制度,进一步强化工作考核机制。认真做好普查表人工审核和光电录入工作,开展了数据与部门资料比对,集中力量完成了光电录入工作。

二、开展人口普查的启示

1.普查工作更加系统,稳步推进。人口普查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多个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机构,需要每家每户积极配合才能保证工作有序开展,随着人口普查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当前人口普查工作在宣传、户籍管理、计划生育、行政区划、教育等方面日渐完善,有序推进,在速度、质量等方面逐渐改善和提升。

2.普查内容大幅拓展。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满足各级政府决策的需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普查需求,我国在人口普查的实践中,勇于探索,适时增加了普查项目,深入拓展了普查内容。

3.普查技术不断优优化。通过不断学习国际先进做法我们国家的人口普查技术从传统的单一的普查方法,探索性引入长短表技术,从而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普查成本。同时积极探索地理信息系统新技术、遥感影像技术,拓展普查区域,借助计算机设备按照地域和区片绘制完善的普查区域图。明确分工,从而实现全国普查区域无漏洞。

4.依法普查体制更加完善。对于人口普查工作,随着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普查细则更加健全,普查制度更加完善,为促进人口普查工作顺利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法律保障。

[1]马红旗,陈仲常.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J].人口研究.2012(06).

[2]马小红,段成荣,郭静.四类流动人口的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