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电影是科技发展与艺术发展不断结合的产物,电影技术的进步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步,但是电影的叙事性并没有因此而变得薄弱,与传统2D电影注重叙事的真实性相比,3D电影则凝聚了科技的优势与艺术上的想象力,在电影的叙事性上具有明显的虚与实的结合的特性,本文将从3D数字电影的发展趋势谈起,分别谈论数字电影叙事的实与虚,以此来论证3D数字电影在叙事上的实与虚的结合。

【关键词】 3D数字电影;真实性;虚构性;叙事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55-02

电影是通过科技讲故事,人们对这种高科技讲故事的手段充满了渴望,故事精不精彩,关键在于它在叙事的过程中,是否将故事传送到了人们的内心深处。

早期的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一直到现在的3D数字电影,电影手段通过科技的发展自身也在不断地进行突破,但是电影的叙事性原则是从未改变的,3D数字电影以前的电影,注重叙事的真实性,通过观众对叙事真实性的认同,而获得大众的认可,相对于这些传统电影手段,现在的3D电影更是注重叙事的虚与实,不仅在叙事的真实性得到观众的认可,同时力求达到在叙事的虚构性也得到观众的认可。

一、国内3D数字电影的发展趋势

近年,随着《阿凡达》等3D立体影片的热映,3D数字媒体电影概念已逐渐被广大观众所认知,3D电影更是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纵观国内近几年不同电影票房的不完全统计,不难看出,相对于传统的2D电影来说,新兴的3D、4D、5D电影更为人们所青睐。

数字电影作为现在电影发展的趋势,在内陆的发展异常迅速,现在几乎被大多数群众所接受,据统计在2009年底,我国已经拥有了1800块数字银幕,其中支持3D放映的达到了900块。

在2010年,我国数字电影的发展规模已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我国所拥有的2679块数字银幕中包含了1460块支持3D放映的数字电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大陆的观影人数特在飞速上升,在一些一线城市,数字电影与吸引观众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相互吸引的互动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发展,数字电影给大众带来了更多视觉上精神上的享受,而消费所支付的电影费用,也为数字电影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财力保证。

数字电影在叙事性上的虚与实的结合更是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水准,在工作的轻松之余,人们更多的是放空自己,让自己处于一种梦幻的美好的状态,而3D数字电影的虚构性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要,同时也在思想上引导人们进入某种轻松愉快而美妙的状态。

二、数字电影的叙事性

叙事是无论传统电影还是现在电影都必须要的特征,叙事也就是讲故事,电影的叙事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关系的问题和视点的问题,用影片来叙述故事可以说是电影叙事的雏形,电影的叙事性讲究逻辑顺序,众多的逻辑情结构成了电影的叙事。而数字电影在叙事的过程是融合了真实性与虚构性的,这两种叙事方式的结合,一定程度上更是满足了现代人的各种心理需求,这种方式可以说是电影在思维上的进步与更新。

(一)数字电影叙事的真实性

电影在本质上是可以说是一种照相的外延,通俗点说影片无非就是各种照片的集合点。照片来源于现实,毋庸置疑这也就说明了电影在叙事性上必须保持与照片相似的真实性。

电影《不可忽视的真相》叙述了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全球各地做的关于全球变暖的巡回演讲,以及他个人为了这份事业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与尝试,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戈尔在各地的演讲来源于现实生活,导演在影片中穿插的戈尔的个人经历也是来源于他的现实生活,比如:戈尔险些失去爱子的悲惨经历、参加美国总统竞选后失败的人生感悟等等。虽然影片中每个镜头都在发生着跳跃性的变化,比如单一的一个演讲画面中穿插了各种照片、演讲数据、图表甚至动画片段等片段,观影者跟随者电影的节奏,个人的视角都方面也在发生着不断地变化与闪回,但是归根结底,仍旧能看出电影的各个片段仍保持着很强的真实性,影片中所叙述的场景、事件等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都与戈尔的生平从事的事业与生活环境相吻合,它的真实性不仅没有破坏反而进一步得到增强。

(二)数字电影叙事的虚构性

数字电影叙事的虚构性主要表现在电影场景、电影艺术构思、电影的表演范围等方面的虚构美。

数字电影叙事的虚构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对电影真实性上的再创作,虚构性的应用能带给受众前所未有的视听上的新的美妙的感觉,这种虚构性是创作电影的一种手段,它始终是一种叙事的方式,是脱离不了电影的真实性原则的,虚构性潜在意义上可以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理感知,传统电影的真实性只是对生活的一种艺术写照,并没有将观众的心理感受与想象力的外延融入创作之中,数字电影所具有的虚构性,正是考虑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对电影中要表现的现实中的真实进行了重新读解,对生活中人们所形成的一些共识的真实性进行了批判性的怀疑与接收,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真实性和构建新的真实。表现手法是虚构的,但是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叙事的真实性。

三、数字电影叙事的真实性与虚构性的结合(案例)

在美国数字电影代表作《蓝色警戒线》中,我们可以切实地感受到以假乱真,用虚构来表达真实性的手法,作者艾罗尔 · 莫里斯亲自走访与案件有关的证人和当事人,它采用了蒙太奇、慢镜头等手法,把他搜集到的材料通过剪辑融合在一起,手法上很奇特,但他最终的结果都是为了把现实更好的呈现在受众面前。

莫里斯采用的表现手法就是虚构的,但是这种虚构的手法使得电影的真实性更强,虚构手法的应用正是为了探讨一个内心的真实和本质的真实。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为大家所熟悉的3D数字电影,这部电影主要演了主人公派与一只孟加拉虎的故事,电影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艺术上等包含了深刻的美学意义和生活的多义性。

电影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数字电影在叙述性上将真实性与虚构性相结合在一起的手法,电影的场景、声音、速度、画面等构成了电影的叙事性,电影中的很多场景都是以一种多维的、能带给人们思考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这种方式可以引入观众自己对影片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电影的欣赏空间与思考空间。

这部电影中两场暴风雨是故事的契机,第一场暴风雨当中铺天盖地的乌云与咆哮的巨浪赋予画面形成紧张的气氛,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与音响效果使观众感到震撼,这种画面就是作者虚构的,是对现实的一种夸张化的变现,以此来表现当人遭遇大自然的危害时,人自身的力量虽然那幺薄弱、微不足道,但是人的求生欲望却是只增不减、异常强烈的,自然的恐怖的场景与人的求生信仰、人自身的力量形成明显的对比,作者就是通过虚构夸大场景以此来赞扬人们所拥有的求生本能和信仰的真实性。

在第二场暴风雨中,虚构的场景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当观众为挣扎的派克,内心随着波浪起伏的时候,画面上出现了一道高明度的暖光,这束暖光便是采用虚构的手法表现的,暖光的出现在带给主人公奇迹之光的同时,也让受众为之雀跃,自然的恐惧感在瞬时间便有了一种和谐的美学意义,作者也正是通过这种虚构手法来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与画面。

四、总结

真实性是电影叙事性的核心,虚构性是对电影的叙事的外延,它可以引导人们对电影结局与电影场景等叙事方式进行猜测,传统的2D电影只是将现实通过艺术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叙事性效果相对较弱,而3D数字电影通过将真实性与叙事性进行有机的结合,电影原有的真实性依然存在,同时还通过虚构性来表达真实性,这就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性,虚构性同时也是对观众心理的猜测,在表现真实性的同时表现受众的心理感受,这是现代数字电影一种好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许南明主编.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16.

[2](法)乔治 · 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14.

[3](法)乔治 · 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305.

[4](匈)贝拉 · 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150.

作者简介:

徐金花,女,汉族,山东滨州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