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美学作为当代新兴的学科,试图引导人们走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包括自身)和谐平衡的审美境界。中国古代道家的思想,尤其是《老子》的思想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其在自然、社会和人生三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返璞归真”“无为而治”的生态美学思想,对构建当代生态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在人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和谐相处方面给予了诸多现实意义的启发。

【关键词】老子;生态美学思想;现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06-0026-04

生态美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现代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兴起的学科,历经20多年的发展,一直方兴未艾。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生态美学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包括人自身)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的审美状态。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人类在改造自然、谋取利益的同时,生态危机愈演愈烈,诸多生态问题不仅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而且使人类的精神世界日益空虚,社会关系也加剧紧张。

一些有志于摆脱此种困境的研究者在探寻中认识到,中国古代思想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建构生态美学应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把中国古代的生命哲学与美学结合起来加以现代化的改造,建设出脱胎于古代又着眼于当下问题解决的新的理论形态。其中《老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智慧被学界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积极的挖掘。

一、老子的生态美学思想

(一)“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也是以道家为代表的核心观念。其中老子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以“道”为核心,以“自然”为法则展开的,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与作为生态美学存在基础的生态存在论有共通之处。

首先,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天”和“人”都是由“道”化生出来的,天人一源、息息相通,天人合“道”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从根源上说,“天人合一”体现了生态美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正如老子指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以下引《老子》只标明章数)“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既然万物都出自“道”,那幺人同天地万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第二十五章)可见,人与自然万物是平等和谐的关系,人不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主宰者。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生态美学主张回归本源,即回归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本源性和整体性,而不是走向天人二分、主客对立的分裂。这种主客同一、物我交融的生态审美境界与老子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境界不谋而合。

其次,在老子看来,天和人的运行所遵循的根本原则是“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天和人都是效法“道”的,“道”又是自然而然的,故天和人都是依照自然法则之“道”,生之存之,顺性而为,不受外界力量的干扰。由此可见,老子眼中的自然万物皆顺“道”各适其性地变化发展,自生自长、自荣自衰、无人干扰,呈现出一片自然、和谐、生机勃勃的大美景象。

对此,王弼解释“法自然”曰:“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也。” [1]并进一步突出强调“法自然”的特性就是“求和谐”,“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违也”。[1]他认为“法自然”就是遵循自然规律且不违反自然规律,不制造冲突。

从生态美学的视角看,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亦体现了生态美学之精神,即万物按照自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若能与自然共融,寄情于自然,则足以启发智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进而提升审美情趣,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天人合一的“天乐”境界。由此可见,生态美学思想体现的万物按照自然规律生发荣枯与老子的“道法自然”有诸多契合之处。

总之,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以“道”为核心,以“自然”为法则的展开的,以“道”为核心的生态自然观奠定了构建生态文化的哲学基础,“道法自然”的运行规则体现了“生态自然美”的自然主义审美意蕴。这种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境界也正是当代生态美学所追求的审美意境。

(二)“返璞归真”——人生生态观

关于人的问题,《老子》中不仅讨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问题,而且还讲述了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问题。老子对生命的热切关注也是由以“道”为核心的宇宙观决定的,这就把人性之道提升到了本体之道的高度。

“道”是效法自然的,人生的最高境界亦合于“道”。“返璞归真”体现了老子思想中蕴含的人生生态观,是一种“婴儿”心境,它所具有的“致虚”“守静”“柔弱”“不争”“后身”“无私”等人格美,与当代生态美学所提倡的通过平衡协调人与人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以致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相一致。主要表现为:

首先,老子提出了“致虚”“守静”的生态审美心境。老子在第十六章中写道:“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在这里老子强调了用虚静无为的态度来消解心灵的蔽障,深蓄厚养、储藏能量,使人心复归于原本清澈透明的自然状态。这是因为老子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黑暗,人心受到私欲和外界的搅扰变得闭塞不安,只有通过洗去心机成见,舍弃智巧嗜欲的活动,才能使人心灵保持虚静,达到空明、超然的境界。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这种恬淡的境界也可以视为精神和心灵呈现本然状态的“自然心”境界,这种“‘自然心’可以说是人的思想情感最真实的呈现,而它又与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地相合,因此最容易发现自然美,从而最自然地凸显出艺术之心”[2]。

其次,老子的思想中蕴含了“柔弱”“不争”的生态审美观。老子说:“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道”的作用是柔弱的,其在创生万物的过程中并没有让万物感到有一种外在的压迫,而是使万物顺任自然地生长。

“柔弱”运用到人生层面,体现了人的一种坚毅、柔韧的品质。这种优秀的品质可以水滴石穿,使得柔弱胜于刚强。老子所说的“柔弱”并不是怯懦、软弱之意,除了指坚韧不克的特点外,还蕴含了“不争”“居下”的美德。《老子》第八章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上德者的人格就如同具备水的柔弱、不争、居下的品质一样。这种人是有“道”之人,他们能够在居处、心胸、待人、言语、为政、处事、行动等方面处处体现“水”之品质。老子思想中所体现的圆融、不争、谦虚、居下的生态人格美也正是现代生态美学所奉为圭臬的。

再次,老子思想中还体现了“后身”“无私”的生态审美追求。正如老子在第七章中言:“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天地是“不自生”的,老子正是用此运作方式来比喻圣人“后身”和“无私”的美德。因此,具备此“玄德”“常德”之人,即会是功成而不占有之人。他们不自恃己能,不自为主宰,这正是“道”养育万物而不自为主宰的本性向下落实,在人格方面的体现。生态美学也主张外身无私的人生观,先他人、后自己的奉献精神,以期缓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这与老子阐释的生态人的内涵趋于同一。

总之,这种如婴儿般纯真质朴的自然心境正是老子所追求的“返璞归真”的自然境界。具备此品质的人常常能够“致虚”“守静”,内心恬淡、安适,他们表面看起来“柔弱”“不争”,但是品格却坚韧、谦下,为人能够无私奉献、舍身处后。

此种人性修养也恰恰是当代生态美学所追求的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关系的典范交往模式。

(三)“无为而治”——社会生态观

“道”所体现出来的特性是顺任自然的,而“道”本质特性的另一种体现就是老子“无为”思想,可以说,老子整个哲学体系的精髓就是“自然无为”。“道”的形上“自然”特性向下落实到社会政治层面,体现为“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即以自然无为的原则治理国家,从而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局面。老子的这种诉求与当代生态美学致力于构建社会和谐,以期缓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摩擦,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老子所讲的“无为而治”是指不肆意伸张自己的欲望,不对百姓过多干预,而应顺应自然规律,让百姓顺任自然的生活。

而“无为”也并不是无所作为,应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不肆意横加干涉。“无不为”的方式和手段是“无为”,要想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就要做到“无为”。老子特意指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第三十七章)依老子看来,理想的政治在于统治者清净、真朴、不贪欲,百姓才能够自我化育、生活安宁,进而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其次,身处乱世的老子看到统治者的肆意“有为”,提出了治理社会“无为而治”的思想。“有为”就是不尊重自然规律地妄为,在上者若是肆意妄为,就会酿成许多祸乱,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亦无从谈起。老子在第七十五章替饱受疾苦的百姓呼喊,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百姓之饥,百姓之轻死,都是由于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造成的。可见,统治者奢靡的景况与老百姓民不聊生的惨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老子在第八十章中提出来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充分体现了“无为而治”的社会构想。老子言:“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

老子所描绘的理想化的民间生活情景,并不是又退化到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水平,而是人类社会最自然、最和谐的发展状态,更多追求的是人精神境界的满足。在这个理想社会中,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各得其所,呈现出一片欢乐祥和、其乐融融的景象。这是老子的生态美学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体现。

总之,老子“无为而治”的社会生态观,是希望统治者通过“能之而不为”的“无为”,而不是通过“为之而不能”的妄为来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这样,百姓自然会回到安适、自然、朴素的生活,社会也会达到稳定、安宁、有序的和谐状态。这与当代生态美学关注的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审美价值追求相一致。

二、老子生态美学思想的现代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老子》中蕴含的生态美学思想闪烁着璀璨的生态智慧之光,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包括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关系。挖掘、整理、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重新焕发理论活力,对于解决当下美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构建和发展现代生态美学,对于应对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建设和谐的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构建现代生态审美观的启示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工业革命形成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使人与自然走向了对立。人类不计后果、肆无忌惮地破坏生态环境,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严重威胁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主导下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早已不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当代生态审美观正是基于此背景应运而生。

那幺,我们该如何构建当代生态审美观呢?笔者认为,老子顺万物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与当代生态美学的存在论有相似的哲学基础。因此,当代生态审美观的构建可以借鉴中国古代老子的生态智慧,古为今用,以解决当下面临的诸多生态问题,促进当代生态审美观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例如,“生态”一词自1866年海克尔提出以来,始终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对其理解的分歧势必会影响到生态美学的研究。因此,准确、统一地定义“生态”一词,便成为建构生态审美观的第一要务。老子以“道”为核心,以“自然”为法则的生态观,强调万物共生和整体的协调发展,就是从根源上解答了万物统一于何处、如何统一的难题,进而为“生态”一词的定义提供了形而上的参考依据。

(二)对人与自然生态审美关系的启示

老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美学思想告诉我们要想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应以“知常”“知和”“知止”为行为准则。

首先,“知常”是指对自然发展规律要有清晰地认识,若不能准确把握自然规律,便会生出诸多祸端。老子以此来告诫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应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万物的内在本性,否则便会自食恶果,代价惨重。

其次,“知和”是要人类懂得万物之所以能够在一个大生态系统中平衡协调地共存,是因为“和谐”的存在。 老子明确地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和谐统一是万物最佳最合理的状态。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认清自身所处的位置,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以万物平等的态度维护生态循环的平衡。

再次,“知止”是指不要对大自然不计后果地进行过度索取,做事要有一个限度,不能超越这个限度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要适可而止。懂得知足,懂得适可而止,才可以长久。

可见,老子通过“知常”“知和”“知止”来劝告人们要学会知足,去除贪欲,取之有度,贯彻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倡导“崇俭尚朴”的消费观,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人与人、人与自身生态审美关系的启示

老子强调的“返璞归真”的内涵是生态人的主要特征,具备这种人格特征的人能够更好地与自己和他人和谐相处,这种和谐是通过人的精神境界的修养来实现的。

首先,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老子主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启迪世人要遵循“不争”“无私”的做人原则,功成不有,不逞私欲。在理想人格的修养方面要求与人相处时,要学会韬光养晦,不露锋芒,谦虚圆融。这些启发对于减少人际间的摩擦,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大有裨益。

其次,在个体自身的修养方面,近年来,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断滋生,人们的内心变得日益焦躁、空虚,导致了审美主体的异化,物质和精神的失衡。老子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告诉世人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役性,不以物挫志,要让心灵经常处于安静、恬适的“虚静”状态,这才是人性最纯真最自然的流露。

(四)对人与社会生态审美关系的启示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解读《老子》中关于“小国寡民”理想社会的构想,体现了老子心目中理想生态社会的审美建构。民风淳朴、精神愉悦、安泰祥和的社会画面是人类对惬意、安定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展望。老子生态美学所蕴含的社会生态和谐之美,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首先,结合当前我国国情来看,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老子把“和”看作是道化生万物的内在机制,“和”的理念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引,是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行之有效的正确途径。

其次,“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形态所呈现出来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视角和参考标准来衡量现代社会进步的状况,启示我们不应再以生产力的进步与否作为评判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之,当代生态美学把人、自然与社会纳入生态系统来考察,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包括人自身)以及人与社会三个维度来看待生态的和谐统一。《老子》中体现的生态美学思想十分丰富,今天再重读《老子》并对其进行一番全面细致地解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老子在“天人合一”“返璞归真”“无为而治”等方面所显示出的古代文化特有之魅力,为当代生态美学的建构提供了宝贵的智慧之源。

当然,在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的今天,老子的思想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从多角度深入挖掘其丰富的且切合时代需要的生态美学思想,才能更好地解决当代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建设生态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0:65.

[2]李天道.老子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北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57.

作者简介:

张红沙,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