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洁 李晓露

【摘要】 湘西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已经初见成效,各地的博物馆、线上非遗平台都开始对非遗进行图文、视频的数字化记录。这种保护模式有利于非遗信息的存储,对非遗的传播效果有限。对非遗数字化的传播,可将其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拓展传播渠道,以有效挖掘潜在受众群体。

【关键词】 非遗;虚拟化;产品;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3-0077-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虚拟现实技术视域下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模式研究”(18YBQ112)研究成果。

湘西州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在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上,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记录历史变迁,创造出灿烂辉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合力推进非遗数字化保护,湘西州出台了《关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机制的通知》,大力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为非遗数字化的存储、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这些学术性的数据资料为非遗的研究提供便利的同时,却脱离原有的文化语境,生涩的图文资料、数据难以为普通民众所理解。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对非遗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设计,从而有效推广非遗、传播本土文化,已经成为当前学界重要话题。

一、湘西非遗数字化建设现状

数字化是将信息以可度量的数字替代,形成数字模型,最终形成代码引入计算机,实现信息的海量储备、光速传输、高速分析、云端共享。随着数字化时代来临,非遗得以生存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湘西非遗数字化建设呈现出技术发展不均衡、数字化产品单一、宣传力度匮乏现状。

(一)数字化技术发展不均衡

在非遗数字化建设方面,目前湘西非遗的数字化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湘西州博物馆、非遗馆是湘西最重要的非遗数字化建设基地。博物馆拥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设备,比如LED大屏、触摸屏、VR互动、多媒体系统等,博物馆的建设、用户体验等方面获得很好的社会认可。

相比较而言,其他县级博物馆、传习中心等地数字化技术发展整体状况薄弱。比如凤凰县山江苗族博物馆、龙山县里耶秦简博物馆、花垣县十八洞苗族文化博物馆等,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仅以录像、拍照、图片等方式进行存储记录,数字化设备、技术不高,非遗数字产品的趣味性、互动性、创造性等方面有所欠缺。

(二)数字化产品单一

非遗数字化是利用计算机的采集、处理等技术,将非遗内容数据化,还原成共享、再生的数字形态。目前,湘西州主要通过非遗文化数据采集、图文、影像收集等建立非遗博物馆,以传承人口述视频、技艺展示向大众进行传播。

当今社会经济、文化迅猛发展,湘西非遗数字化产品的开发应是多维度、立体发展,比如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数字化非遗产品进行二次创新,将非遗元素与游戏、动漫等文创产品相结合,使湘西非遗从博物馆中“走”出来,更贴近当代受众的生活,吻合受众的消费习惯,拓展其传播渠道,以形成非遗在当代社会传承和发展的良性机制。

(三)缺乏宣传力度

随着信息化飞速发展,非遗传播渠道、受众都有一定的变化。近年来,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然而湘西非遗线上传播却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从目前线上博物馆、新闻媒体的传播内容和效率来看,湘西非遗数字化传播模式单一、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例如微信中“湘西非遗”视频号为非遗传承人、爱好者自行拍摄、上传,缺乏权威、系统的内容框架,传播效果有限;通过微博、知乎、哔哩哔哩网站、抖音等渠道搜索非遗信息,其内容零散,且关注度不高,传播效果有限。

当前青年网民数量占比较大,现代生活节奏快,大多利用碎片化时间休闲娱乐。非遗的数字化传播,应积极提升非遗内容的趣味性,对其艺术形式进行现代化加工,以保证非遗内容传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二、湘西非遗虚拟产品的开发

虚拟现实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结合相关科学技术,生成与一定范围真实环境在视、听、触感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数字化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装备与数字化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交互影像,可以产生亲临对应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艺术家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采用人机交互手段,复原非遗场景,给受众提供沉浸式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极大丰富湘西非遗数字化的展示、传播方法,受众可以通过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力觉、运动等对非遗内容进行体验,使之触手可及,使受众对非遗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而丰富。

(一)非遗游戏式产品的开发

文创产品,是通过设计者的技术和创新,借助高科技手段赋予产品进一步创造、升值。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必须融入现代生活,将现代设计的技术、时尚元素、受众喜闻乐见的体验形式与非遗传统文化的精髓相结合,以保障非遗产品在新时代的影响力。如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将非遗文创与游戏进行结合,一方面,湘西地区丰富的非遗内容为游戏的设计提供了素材参照;另一方面,游戏的传播也为湘西非遗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目前湘西的大量非遗内容已经在游戏中有所体现,比如“国潮风”“复古风”等题材,将有苗绣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到互联网游戏中,比如设计为游戏人物装扮、服饰、配饰、装备等,通过满足年轻人易于接受的方式,为年轻群体认识非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供新的渠道。

(二)非遗交互式产品的开发

非遗交互式产品旨在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给予受众和产品之间建立相交、互动联系,虚拟现实技术助力湘西非遗数字化产品开发,以VR虚拟全景展示对非遗的历史空间进行再现,受众只需借助VR眼镜等设备就可全方位对非遗文化进行交互式体验。例如将湘西比耳竹编、传统农耕习俗、苗族武术、苗族歌谣、舞蹈内容进行虚拟复原,受众只需要穿戴VR设备,即可在数字空间中全方位模拟竹编制作、传统农耕插秧、唱歌、舞蹈等内容,充分感知湘西非遗文化。

目前,在线下游戏厅已经开始形成线下湘西非遗沉浸式VR体验项目,为受众提供视听一体、娱乐性强的沉浸式体验。

(三)非遗动漫化产品的开发

动漫是青少年重要的娱乐、休闲方式,用动漫来传承非遗,可以培养非遗传承人,潜移默化地引导受众对非遗的关注和认同。非遗中有丰富的故事框架和设计元素为动漫的设计提供创作思路。比如将湘西民俗文化通过动漫进行表达,以生动、趣味的动漫形式予以呈现,湘西独特的纹饰、艺术造型也为动漫形象的设计提供参照,加深青少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部分影视作品已将湘西非遗融入动漫形象、动画内容中,这种将非遗元素进行数字加工,形成动漫产品,在电视、网络媒体中进行传播的方法,能充分发挥数字化非遗的价值,促进非遗在当代年轻群体中传播的有效性。

三、非遗虚拟产品传播渠道的拓展

传播是非遗传承的核心,传播渠道应是多元化、立体化的方式,充分挖掘动漫、游戏、短视频等传播渠道的优势,有效推动湘西非遗内容的传播。

(一)移动端的互动式传播

移动端互动式传播模式丰富非遗传播渠道,拓展终端类型,打破时空的限制,使受众不再是单向、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互相促进推动,并且根据自身需求做出个性化选择,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在移动媒体场景下,以手机、iPad为代表的移动设备作为最方便、快捷的接收端,线上博物馆、非遗馆、微信、手游、短视频、App游戏等作为常用软件给非遗虚拟产品的传播提供平台和渠道,虚拟现实、图像处理等三维交互式技术的发展更是从技术层面给予支撑,从用户沉浸式交互体验、虚拟角色交互式游戏等产品着手,在提升受众的娱乐感、参与感、沉浸感的同时加速非遗的传播。

比如将湘西非遗传统技艺设计到电竞手游中,用户在体验游戏的快感同时加大用户的参与,提升用户粘度,更利于非遗虚拟产品的传播。比如将湘西非遗传统节日、传统歌艺等,通过虚拟现实、三维动画等技术,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在手机端观看立体化原生态非遗场景。

(二)数字产品的趣味化传播

非遗是当地人民生活经验、审美情趣的体现,其内容具有时代性。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非遗的功能已经难以满足当代受众的生活需求,对非遗的传播思路也应与时俱进,根据受众的喜好进行现代化转变。

当今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娱乐时间呈碎片化特征,非遗可结合当下热点话题以及新的生活习惯,开发动漫、游戏、娱乐产品,保障非遗在新时代的生命力。例如当下热门“古装换脸APP”,将湘西非遗苗族服饰至于虚拟场景中,用户只需拍照上传,即可感受自己在虚拟场景中还原非遗历史场景。苗绣、年画、土家族服饰等,都可以提取非遗元素,广泛应用到游戏、动漫和娱乐产品的设计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满足受众娱乐体验的同时,增强非遗对受众的吸引力,加深受众对非遗文化的理解。

(三)公共场所的数字化传播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在非遗领域的传播已成为发展趋势,数字化技术可以将传统非遗文化转化为数字格式进行数据存储、分析、管理。湘西州数字博物馆、非遗馆的建立,依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为公众提供便利、交互式、沉浸式体验的文化服务。

运用数字技术传播是将非遗向“动态文化”的创新发展,对非遗传统文化内容的“再创造”,通过在公共场所数字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借助智能化信息屏进行普及,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显示屏等进行广泛传播,利用人们碎片化时间了解、接受湘西非遗产品,以满足大众文化需求,吸引青年人主动了解和传播非遗。

四、结语

将湘西非遗数字化纳入博物馆只是第一步,非遗的数字化开发应注重与新技术结合,开发符合当代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与此同时,通过数字技术拓展非遗传播渠道,改善非遗体验方式,以保障非遗的传播效果。

作者简介:

卢洁,女,汉族,湖南湘潭人,硕士,湘潭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字艺术、视觉传达。

李晓露,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湘潭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数字艺术、视觉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