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 /郭大顺

苏格兰卡拉尼什史前巨石遗迹

文 图 /郭大顺

卡拉尼什史前环状列石远景

2010年8月作者在苏格兰刘伊斯岛考察卡拉尼什史前环状列石遗迹

1995 年我曾考察过苏格兰北部奥克尼岛的布罗德加环状列石(Ring of Brodgar,Orkney) 等史前遗址,在整理和介绍相关材料(详见郭大顺、杨建军《奥克尼岛的史前遗迹》)时,查阅到西欧地区有多处巨石文化遗迹,特别注意到在苏格兰西北的刘易斯岛(Lewis)上,还有一处较为完整的环状列石。2010年8月我利用探亲期间去苏格兰旅游的机会,考察了这处巨石遗址。

这处巨石遗址名为卡拉尼什(Callanish Stones),位于刘易斯岛中西部近海岸一处深海湾的北侧。据相关资料介绍,该列石遗迹的年代约在距今5000年前后,被认为要早于索尔兹伯里平原着名的Stonehenge巨石阵。

巨石文化是指从石器时代至铜器时代分布于世界各地,以巨大石结构建筑为标志的古代文化类型,这些以宏大的平面布局和奇特的造型而着称于世的巨大石质建筑物。从类型上可分为墓石(Dolmen)、独石(Menhir)、列石(Alignment)、石圈(Cromlechs)、石座(StonSeats)、石台(StonTerraces)和金字塔形建筑(PyramidalStructures)等,其种类不但丰富,而且形状、功能、性质等也不尽相同。

Stonehenge巨石阵位于英国索尔兹伯里城以北约11千米处,属于巨石建筑中的环状列石类型,代表着巨石建筑的最高水平。建造约于公元前2500~前1500年,这时当地古代民族正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中期。

刘易斯岛属外赫布里斯群岛(OuterHebrides),在英伦三岛的最西北方向,且距英伦本岛较远。从地图上看,这个岛的位置也是东半球的最西北边缘,所以人们将其称为“世界的边缘”或“世界的尽头”。从交通情况也可体会到这座岛屿的“遥远”,坐客轮从苏格兰高地西海岸的阿勒浦港(Ullapoo)到刘易斯岛东岸的斯托诺韦港(Stornoway)需要近三个小时。因此对这个岛的开发也较晚,20世纪50年代才通电,直到现在,该岛与苏格兰本岛的交通仍不算便利。虽然有小型飞机,但主要还是靠每天往返一次的轮船,而且要天气条件合适。

我们此行是随旅行团去的,在阿勒浦港早晨9:30开船。候船室内贴有刘易斯岛的广告宣传画,更渲染了这个岛的神秘性和探险的气氛,也增加了要去实地考察一番的急切期盼。渡船是正式的客轮,客舱宽敞、座位舒适、设备齐全,有餐厅、商店、儿童娱乐室等,无意中减少了海上航行不必要的担心。一路风平浪静,抬头随时可见海鸟在天空翱翔,听说运气好还可看到海豚在海上跳跃的身影。我们到达刘易斯岛的斯托诺韦港已是中午时分,登岛后即坐旅游巴士作环岛游。

一路上所见的景观有点出人意料,因为在港口附近的东海岸多近现代建筑,进入岛内,竟满眼是荒原,连树木都少见,却多山石,特别是地表多覆盖泥炭层,且甚厚。导游介绍说岛上现在虽然少树,但地表大量的泥炭层表明岛上在远古地质时期曾有大片森林,现代当地居民仍多以泥炭作为取暖或其他生活和生产燃料必需品。沿公路到处可见已挖出并正在晾晒的整齐成排或成堆的泥炭块。这座岛与多树林及开阔绿原的英伦本岛比较,不仅景观大为不同,好像大英帝国最早实现的工业化、现代化也还没有完全波及到这里,这让我有些不可理解,也许当局有特意要保持这座岛屿原生态的意图吧。

这从面向游客开放的参观点也多少可以感受出来。我们到达的首站是一个用鲸鱼肋骨搭成家门的民居,景观极为简单,却让游客马上感受到海岛独有的经济特色和文化魅力。第二站是一个近代村落,是19世纪中叶人们在岛上建立的第一个村庄,村庄现已遭废弃。20世纪50年代由政府出面对这个村庄的房屋建筑进行保护,现局部复原,并有小规模展示向公众开放。这里的房屋低矮密集,屋与屋间距不到2米,皆为长屋形,半地穴,以石板砌墙,茅草屋顶,尤其是窗户大都开在屋顶,以前我们经常想像复原的原始社会的房屋想不到会在这里再现。此外,村庄还有为到海岛来的探险者提供同样类型的出租屋。第三站是一个青铜时代的石砌堡垒。我们特意要去的卡拉尼什环状列石是参观的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尽管旅行团在这个我要考察的主要遗址点只安排了一个小时的参观时间,但还是有很大收获,特别是发现这处遗迹的规模和布局,比看到的资料照片和想像的要大得多,也要复杂很多。

卡拉尼什巨石遗迹全景(西北至东南)

卡拉尼什巨石遗迹平面图

列石遗址座落在一处高起的圆丘式台地上,四周除散见的小平房以外,无其他建筑,极为开阔。不过现在围绕台地已修了柏油路。列石遗迹总的范围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接近50米。列石都为立置的板状石,一般下宽上窄,宽30~50厘米,厚约60厘米,高2米左右。石质都为当地盛产的片麻岩,大多不规整,多为天然开采出来的长条形,底较宽,顶端为尖头状的形状,也有反向立置的情况即底窄而顶较宽的,立石似都稍作加工。有的列石根部可见多块垫石。

这处遗址最引人注意的,是列石的分布:以围成环形的环状列石为中心,其北部有由双排列石组成的甚长而宽的“通道”,是为整个列石遗迹的主体。此外,中心环状列石的南、东、西也各置有较短的成排列石。

中心的环状列石由13块立石围成直径约12米的圆圈,圆圈的中心耸立着该列石遗迹中最高的一块长条形板状立石,高近5米。环形列石内圈已经进行发掘,满铺石块,四周石块较大,砌筑较为规整,形成一个顶面较平的圆形石堆。圆形石堆的中部砌一长方形石室,石室东西长约2米,南北宽约0.5米,深约0.5米,由板状石块平砌而成,内隔为三间。中室外凸,外凸的四角也各有较矮而宽的立石。此圆形石堆和石堆中部的石室的位置并不在列石圆圈的正中,而在偏于东部的一侧,夹于环状列石中心最高的立石和东侧的立石之间。环状列石北面由双排列石组成的“通道”,双排列石分东西两排平行走向,宽近10米、长达到约80米,通道列石有部分残缺,现存东侧边9块,西侧边10块,似有东西两两相对的规律。在中心环状列石的东、西、南伸出的成行排列的列石,都较短,且为单排,其中东、西各四块。东侧长约20米,西侧长约12米。南部列石也以单列的一排较明确,共残存5块,长约20米。它们与北部长而宽的通道共同形成以环状列石为中心,由中心向四个方向放射状又有主有次的基本格局。

环状列石中心最高立石及其东部石室

这处环状列石布局、结构都较为明确。而且岛上的列石遗迹远不只这一处,在附近沿海湾仍有不少规模较小的其他列石或相关遗存分布,沿海湾共编号12处,其中有4处为环状列石。卡拉尼什列石遗址规模最大,其他3处规模均较小。它们应为一组以卡拉尼什环状列石为中心的巨石遗迹群。

遗迹中心部位发掘状况

刘易斯岛巨石群分布

远古人类为什幺要在这处偏远的岛屿上建造如此大规模而具特定形制的巨石建筑,是考古学家和探险家们以及参观者多年来不断追寻的问题。对其功能,研究者一般同天象相联系进行多方面、多手段的考证和模拟,当然还可能是与祭祀有关的遗迹。

剑桥大学科林·伦福儒教授在2013年8月举办的第一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主题讲演中,将从距今万年前的土耳其哥贝克力石阵(Gobekli Tepe)到距今5000年前的英伦岛巨石遗迹(Stonehenge and Brodgar)、法国卡纳克石阵(Carnac)、秘鲁卡拉尔大型建筑(Caral)以及中国辽宁朝阳牛河梁祭祀遗址群等视为早期国家出现之前的史前礼仪中心和公共集会场所,也许还应该从这一观点考虑刘易斯岛巨石遗迹群的功能。

从卡拉尼什列石遗址的官方简介中得知,这处遗迹所处位置虽然甚为遥远,但有关考古工作却开始甚早。早在1680年就有记录。1701年始绘制平面示意图。1845年起有素描图(现藏于丹麦博物馆)。1970、1980、1981年苏格兰考古单位又曾在此作过系统发掘。由于其出现时间可能要早于索尔兹伯里平原的Stonehenge巨石阵,所以这些年到这里参观考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为适应发展的需要,近年在遗址南部已设立了陈列室和接待中心,所建陈列室选址地势较低,规模甚小,陈列内容也不多,这样的设置有利于保护巨石群周围开阔的环境,也使遗址陈列室作为遗址的附属设施而不至于喧宾夺主,但陈列形式很精致,陈列内容的资料性和科学性都较强。此处出土遗物只有几件细石器石镞和一件可复原的陶罐,遗址的年代可能就是根据这些出土器物判定的。

在返程的船上见到同游的多位游客,闲谈中得知,他们并不是专门来看这处环状列石的,岛上其他几处景点也没有什幺名气,而且他们有的竟然还来过不只一次,有的还是带着朋友来的。他们为什幺一而再的渡海来这个岛参观呢,据说是出自对该岛未来发展的关心,希望在保持原生态的前提下,早日缩短当地人民生活与英伦三岛的差别。

就是带着这种既满足又疑惑的心情,我同家人结束了这次难忘的海岛之旅。

(作者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

土耳其哥贝克力石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