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谐

摘要:在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必须以计算机网络类课程为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考成绩,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考试大纲,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对现有的课程模式要进行适当的融合和调整。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策略;中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8-0287-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该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是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2017年1月,福建省教育厅发布了《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通知》(闽教职成[2016]56号),该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自2017年入学的中职学生必须对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进行全面评价,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中职学生就业与升学的不同发展需求,规定了中职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要求。

自实施办法发布至今,在这个“指挥棒”下,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发生了巨大改变。

1 中职学考制度实施模式

2017级中职学生开始实施中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下文简称“中职学考”),并以此为毕业和学升的依据,具体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备注:语文、数学、英语和德育四门课合卷组成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计算机类专业基础知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技能测试包含:《Windows  2008  Server服务配置与管理》《交换路由》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2 学考制度对中职教育的影响

2.1 对学校的影响

学考之前,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对中职学校的评价依据是学校在各级学科竞赛、技能大赛中获得了多少奖牌,可是参赛学生毕竟少数。

学考之后,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各个学校学考成绩的平均分、通过率、优秀率等全面评价一所学校。参与学考是全体在校生,因此这些数据能真实、全面反映各校的建设水平。

2.2 对教师的影响

学考之前,对于教师的评价往往只参考指导学生技能竞赛的成绩、技能考证的通过率、高职单招考试的本科率等等。只有少数老师参与,无法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学考之后,学考基本覆盖学校的大部分课程,每一位教师都有可能参与这些课程的教学,学考成绩的指标摆在那里,被评价、被考核也是不可回避的。这就促使每位教师需要认真研究考纲、研究课程标准、研究任教对象,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也提升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有了一个客观的标准。

2.3 对学生的影响

学考之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去就业,只有少数学生通过高职单招考试或者技能比赛获奖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因此,大部分学生没有奋斗目标,学习兴趣也不高,只是在“混毕业证”。

学考之后,每一位在校中职生都必须参加考试,科目覆盖面也很广。有了明确、具体的考试大纲,学生们学习就有了目标和动力,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提升了中职毕业证书的含金量,拓宽了学生毕业后的出路。

2.4 对课程设置的影响

学考之前,每所学校根据各自的办学条件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学校,专业课程是完全不同的;同一门课程,不同学校的教学标准也不尽相同,教学随意性比较大。

学考之后,每个专业大类需要考查的专业课程有明确的规定,统一的考试大纲。考什幺定下来,教什幺也就自然而然确定了,每个专业大类的核心课程也就统一了,中职的专业课就不再随意、盲目,每门核心课程能保质保量地全面完成,从而确保了教学质量。

3 我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学考课程的设置

根据福建省中职学考的安排计划,我校计算机专业类学生相关课程安排如下: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Windows 2008 Server服务配置与管理》和《交换路由》这三门课完全独立处理,而且先理论、后实践。这三门课其实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非常经典的课程,相互之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先理论、后实践,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帮助他们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同时理论知识也提升了学生对实践要点的认识。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有一个章节是讲授“IP地址与子网掩码”,由于学生没有实践,这些知识就很抽象,各种特殊IP作用是什幺,如何计算,IP地址与子网掩码之间的关系……老师上课一遍遍反复讲、反复练习,还是有不少同学遇到题目无从下手;到了三年级的《Windows 2008 Server服务配置与管理》和《交换路由》这两门实训课程时,让学生依据拓扑图中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算子网号,他们就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这种例子比比皆是,给教学带来不少问题。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对计算机专业的这些课程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4 计算机学考课程的教学策略

4.1 加强平时课堂测验

中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比较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除了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外,还要堂堂小测、周周阶段测、月月综合测。只有这样不断重复,才能最大地刺激学生的记忆,从而把所有知识点印在脑海里。

4.2 加大配套练习数量

光背知识点只是有了“储备”,还要教会他们应用。这就需要让学生见识大量的配套练习。我们把练习分成以下几种类型:新课教学过程中,有相关的“复习提纲”和“习题库”;第二阶段复习,以章节为单位的“章节习题”;第三阶段的冲刺,以“综合练习”和“模拟练习”为主。不同教学阶段,设计不同类型的配套练习,随着学生知识储备量的增大,不断提升练习的难度和综合性。

4.3 增加模拟测试次数

目前的学业水平测试是按学生成绩的位次划定等级,不能只盯着学生个人的成绩,需要一个横向比较。因此,开展学业水平测试以来,我们学校实行月考制,了解每个学生、每个班级、每门课目前是一个什幺水平。今年,我们学校还请第三方机构,联合全省部分中职院校进行了两次阶段模拟测试,出卷、改卷均由第三方机构完成,最后机构出具一份质量分析报告。从而打破了院校局限,横向比较,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个阶段的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4.4 发挥错题集的作用

一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量是相当大的。如果仅仅是做题、讲评,学生还是没有办法消化错题,就造成讲了又讲的问题,每次出现又是错误率很高。因此“错题集”的收集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整理错题,也是对错误再巩固的过程。而且,我要求学生不仅要抄错题,还要标注这道题的考点。这样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薄弱的知识点是哪些。每次大考前,学生的复习重点就是这本“错题集”,它就是一份个性化的复习资料,做到有的放矢。

5 结语

中职学考自实施之日起,对中职学校的影响不断显现出来,它打破了延续几十年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教师不再是一门课,备一次,一劳永逸;更不能不按教学大纲、教学进度随意教学;中职学生在校三年不再 “混日子”“混毕业证”,他们一入学就有明确、具体、全方位的学习目标,学习积极性高,在学校里有事做,在课堂上有东西学。这几年,明显感觉到,学校的校风、班级的学风、学生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我相信,中职教育的春天必将到来!

参考文献:

[1] 李顺平.学业水平测试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改变[J].职业,2017(33):126-127.

[2] 陈梨芳.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的微课教学实践与思考——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5(1):82-86.

[3] 李政.我国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价值意蕴、问题表征与改革路径[J].中国考试,2021(5):40-47.

[4] 林健辉.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14):3390-3392,3394.

[5] 林秋珍.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7):117-118,124.

[6] 吴晓进.以学业水平考试优化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控[J].江苏教育,2018(12):34-37.

[7] 刘大路,韩冰.学业水平考试在中职类学校实施的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4):150-151.

【通联编辑: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