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江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智慧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成了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智慧课堂以提升学生的智慧水平为最终目的,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文章探讨了智慧课堂的内涵,分析了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并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智慧课堂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流程设计方案,以期对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具体参考。

关键词:智慧课堂;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流程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22-0137-02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互联网+教育”作为国家战略“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就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1],同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的意见[2]。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3],同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互联网+教育”[4]。2021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的通知,提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5]。在国家大力支持的背景下,“互联网+教育”迅速发展,智慧课堂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顺势产生,并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1 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是“互联网+”时代学校教育信息化聚焦于教学、聚焦于课堂、聚焦于师生活动的必然结果[6]。学者刘邦奇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智慧课堂”进行文献检索和分析,得到结论:学术界研究智慧课堂的历史发展过程,即早期研究者使用的智慧课堂概念乃基于教育视角,自2013年起,研究者陆续对信息化“智慧课堂”进行了理论探索,且自2015年以后,基于信息化视角的智慧课堂研究成果开始多于基于教育学视角的智慧课堂[7]。目前,学术界对“智慧课堂”的概念存在多种阐释,国内外的文献中尚无公认统一的定义。其中,学者吴晓静从教育视角出发,提出智慧课堂教学是指智慧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等以学生的智慧发展为价值追求,以教师的教学智慧为根本条件,建立在教师独特的课程认识基础上,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中体现“转识成智”,促进学生智慧成长的教学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追求创造性与智慧性的教学[8]。学者唐烨伟基于信息化视角,将智慧课堂定义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有效促进智慧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9]。本文在对以上两种视角的综合理解上提出,智慧课堂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突破时空限制,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和智慧评价体系,以提升学生的智慧水平为最终目的。

2 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

相较于传统课堂,“互联网+”下的智慧课堂具有鲜明的信息时代特色,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五个方面:

2.1 教学资源丰富化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新技术和新软件层出不穷,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而在传统的授课中,纸质教材普遍被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资源载体,其知识呈现形式较为单一,且更新速度往往难以紧跟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步伐。

因此,学生除了依靠教材获取知识外,还应紧密结合当前的互联网技术,拓宽获得知识的路径,与时俱进地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从教学资源的内容而言,学生除了学习与课程配套的教科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搜集、整合他人对课程相关知识的讲解,促进课堂所学内容的消化吸收,同时可通过网络延伸知识,了解有关本课程的前沿科学进展,作为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从教学资源的形式而言,借助电脑、手机、平板等现代化电子设备,学生可以从中国大学生MOOC、超星学习通、kindle电子书平台、中国知网、相关课程的微信公众号和QQ群等多个途径,方便地获得与课程知识相关的文档、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丰富表现形式的教学资源,从而便于广泛、深入的学习。

2.2 学情分析数字化

学情分析包含学习者的特征和学习者当前的状态(知识、技能和态度) 两方面内容[10],贯穿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整个教学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一名老师往往面对多名学生、多个班级,巨大的工作量导致老师很难真正掌握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更别说全面掌握众多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而在“互联网+”背景下,特定的学情分析平台能够完整地记录每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关键数据,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和深入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及时、形象地呈现,这样不但显着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帮助教师掌握精准的学情数据以合理优化教学策略,还能够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的盲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诊断和学习建议以实现智能适应学习。

2.3 学习方式个性化

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反应能力、接受能力、观察能力、理论能力、记忆能力等。面向学习能力不尽相同的学生,教师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传统课堂一般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授相同的学科知识,学生则被动接受,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在这种情况下,综合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顺利掌握新知识,而综合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难以适应教师的步调,课堂学习效果较差,长此以往,这两类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后者可能产生消极的厌学心理。因此,这种方式难以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也较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智慧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智慧课堂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集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对学生进行精准的数字画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在授课时采取从简单到复杂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对不同学力的学生分别推送不同的学习资源、方法、策略等,尽可能照顾到更多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4 师生互动灵活化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一般受限于固定的地点和时间,互动场合主要在教室,互动时间主要集中在课堂上,整体来说,师生互动的情况较少,互动的形式较单一。得益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在智慧课堂中,师生只需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云端设备,便能将学习环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这些方式进行多元化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大大提升师生互动的效果。

2.5 评价方式多元化

全面评价学生时,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共同考量,如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成绩、心理素质、交流沟通能力等,不能简单、片面地认为考试成绩差的就是差生,成绩好的就是优生。智慧课堂改变了传统的“唯分数论”评价方式,避免直接以成绩好坏来衡量学生的优劣,支持对学生进行多元交互式评价。智慧课堂的智能教学平台完整地保存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相关教学数据,能够将评价指标、评价对象和评价方法多元化,从而令教学评价的范围更加广泛,评价的内容更加多层次,进而可得出更科学、客观,更能反映实际的教学评价结果[11]。这种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全面反映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出的结果更为公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3 智慧课堂的教学流程设计

智慧课堂涵盖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阶段。其中,课前阶段一般包括学情分析、自主预习、反馈整合和教学设计,课中阶段一般包括问题提出、自主探究、协同互动和智能测评,课后阶段一般包括个性作业、个性辅导和多元评价,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学闭环,具体如图1所示。

课前,教师通过智能教学平台所记录的学生特征档案和学习档案[12],精准地掌握当前的学情,据此推送与本次课相关的微课、课件、预习自测题等资源到智能教学平台,学生可随时、随地自主预习,可针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平台上咨询教师,或与同学讨论。然后,平台对学生的预习测试情况及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教师,教师再据此拟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出问题,兼顾不同学力层次的学生,创设学习情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而在课堂上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着教师着重讲解疑难点,之后通过智能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随堂测验,并凭借平台现场提供的智能测评报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充讲解,最后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和适当拓展。

课后,教师不再像传统课堂那样以全体学生为整体,统一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讲解作业,而是借助智能教学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根据每位学生课前、课中测验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向单独个体推送个性化作业,然后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向个人推送以微课为主的个性化辅导资料,同时根据平台所统计的学生反馈意见,及时改进个人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 智慧课堂的应用——以“数据类型”教学为例

参照智慧课堂的一般教学流程,以本科《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数据类型”章节为例,从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个教学阶段,阐述智慧课堂的具体应用,如表1所示。

5 结束语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给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方向。本文探讨了智慧课堂的内涵,分析了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提出了智慧课堂的一般教学流程方案,并结合具体课程实例,阐述了智慧课堂的具体应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与时俱进地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共同面对,积极主动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克强.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EB/OL].(2015-3-16)[2021-9-2].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3/16/content_2835101.htm.

[2]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EB/OL].(2015-7-4)[2021-9-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3] 李克强. 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9-3-5)[2021-9-2].http://www.gov.cn/zhuanti/2019qglhzb/live/20190305b92977.html.

[4]李克强.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EB/OL].(2019-8-28)[2021-9-2].http://www.gov.cn/premier/2019-08/28/content_5425324.htm.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发布《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的通知[EB/OL].(2021-3-16)[2021-9-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103/t20210322_521675.html.

[6] 王鉴,安富海,李泽林.“互联网+”背景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进展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7,38(11):105-116.

[7] 刘邦奇. 智慧课堂的发展、平台架构与应用设计——从智慧课堂1.0到智慧课堂3.0[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3):18-24.

[8] 吴晓静,傅岩. 智慧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J].教育探索,2009(9):11-13.

[9] 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等. 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29,34.

[10] 钱军先. 学情分析: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09(8):14-17.

[11] 鲁燕飞. 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评《“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J].中国高校科技,2021(8):98.

[12] 王咏梅,杨静,宋莉,等.智慧课堂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池州学院学报,2018,32(3):130-132.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