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海东,张精理

摘要:文章从高校智慧校园与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情况引入,分析医学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发展现状,探索在“智慧校园平台” 嵌入文献传递服务功能的可行性,并通过文献查重、Pubmed元数据自动采集、信息自动反馈等策略实现文献传递服务与智慧校园平台的深度融合,不仅进一步提高文献传递服务的效率,而且保障了自建数据库的可持续性发展等。

关键词: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自建数据库;文献传递

中图分类号:G354;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35-0001-03

1 前言

1.1 智慧校园与智慧图书馆App

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校园App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智慧校园App是大学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集中展示平台,也是校园内不同服务、业务系统的集成平台。它将互联网和校园网内的信息业务系统进行整合,让师生只需拥有一个账号,就能访问到权限范围内的信息获取、共享和服务[1]。

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多数高校图书馆与第三方软件公司或数据库服务商(主要为超星、汇文等)合作开发独立的图书馆移动App,仅有少数高校依托校园App将图书馆服务模块放置其中作为其辅助功能,主要提供图书馆的资讯发布、书目更新情况,实现借阅查询、新书推荐、馆藏书目检索等基础功能,在服务的主动性和用户交互性上略显不足,未做深层次的功能开发[2-3]。

笔者认为,相比单独建立图书馆App,智慧校园平台建设为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全方位提升提供了一个受众面更广泛的全新的智能平台与环境[4]。图书馆应积极融入校园移动生态圈,利用校园移动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进一步拓展用户服务渠道。借助于智慧校园的个人用户登录认证,开发设计更创新的服务模块如文献传递等,不仅增加用户的黏性,而且为个性化数据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1.2 文献传递的发展现状

文献传递作为传统的图书馆基础服务项目,不仅缓解了读者不断增长的文献需求与馆藏文献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也有力支撑了教学、科研与管理,更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5]。但现有非中介式文献传递系统之间结构孤立,限于知识产权等原因无法建设成为文献传递原文数据库,以致其他用户无法共享传递的文献;再次不具备文献查重功能,而负责文献传递服务部门几乎每天接受申请数十份,却因为缺乏文献传递原文库,只能将馆际互借的文献保存在办公用计算机上,根本无法实现传递文献的共知共享。而且无法避免反复申请同一篇文献的行为,导致资金与时间的浪费。

因此在高校移动平台建设初显成效的背景下,图书馆尝试将传统的服务如文献传递等移植或嵌入“智慧校园”平台,借助校园App的广泛影响力,既满足读者个性化服务,更提高了读者的参与交互,提升图书馆服务质效。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将文献传递的原文与图书馆自建的数据库互相融合,保障数据库的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切实提高自建数据库有效利用率[6]。

2 系统设计

医学文献传递模块是构建基于智慧校园App系统、数据之上的,借助开源的Pubmed数据库接口,以及自建的外文期刊原文数据库、馆藏电子期刊库等内部信息系统,将桌面端服务转换为移动端服务[7]。笔者给出的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

1)读者利用智慧校园App登录认证后,在图书馆微门户下选择文献传递子模块,依据要求填写文献标题,系统依据文献标题自动从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Pubmed数据库开放接口采集其元数据[8],写入文献传递原文库中,不仅让读者省却过多的表单信息录入,而且提高了传递原文库的标引准确率。

2)依据返回的文献元数据,首先在自建的外文期刊原文数据库中检索,若命中文献则直接返回原文链接;若未命中文献,则在平台集成的自建馆藏电子期刊库中查询,查询本单位是否已订购该期刊电子版,若命中则返回期刊所在出版社的原文地址链接,让读者自行下载期刊原文;如果因授权权限不足而无法下载,读者继续提交申请后,相关数据再写入数据库中。

3)馆员收到文献请求后对文献进行处理,待索取到文献时并上传至外文期刊原文数据库中,并自动将生成的原文链接发送至读者邮箱或读者浏览文献应助结果页,避免文献传递找错的现象。

3 系统功能实现

3.1 构建文献传递原文库与来源期刊目录库

避免重复索取或实现文献共享,即实现文献原文查重、标引及存储的基础就是构建文献传递原文数据库,用于存储馆际互借的电子版文献原文及元数据,使文献具有检索、浏览及下载功能。笔者所在的医学图书馆开发建设了外文期刊原文数据库,主要目的将部分订购的纸质期刊数字化加工,为读者提供在线浏览与下载服务。但数据库建成之后,因订购期刊品种不断变化、数据完整性差、宣传与推广不够等因素导致数据库利用率偏低。因此本研究以自建的外文期刊原文数据库服务平台为基础,将申请传递的文献整合到自建的外文期刊原文数据库中,一则通过图书馆自身数字资源建设与读者个性化需求相结合,保持数据库的良性持续发展;二是通过读者参与,提升自建数据库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最终提高自建数据库的利用率;三是建立起文献传递原文数据库,避免重复申请已订购文献等情况,且通过数据库自身的检索与浏览功能,实现传递文献的共知共享。

同时系统还集成了馆藏外文电子期刊库目录库,馆藏外文电子期刊库主要收录本单位订购的国外出版社的电子期刊目录,包括刊物名称、印刷版ISSN号(P-ISSN)、电子版ISSN号(e-ISSN)、期刊官方网址、原文权限授权信息、来源出版社等。通过馆藏外文电子期刊库查重比对,避免读者申请具有实际访问权限的文献。

3.2 期刊文献元数据的着录与标引

读者提交文献申请后,实现该文献的浏览与检索则必须添加文献的标题、作者、关键词、摘要等内容特征及刊载期刊信息。这不仅花费读者的时间及精力添加详细的表单,而且准确率并不高。因此对提交申请的文献最好能实现自动着录标引,减少人工参与,效果更佳。

在医学学科领域内,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开发的pubmed数据库是全球免费的综合生物医学信息书目数据库,是利用率最高、影响最广、最具权威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是医学专业人员检索的首选数据库。借助于PUBMED提供的E-Utilities编程接口,可以将期刊文章的题录信息自动导入自建外文期刊数据库对应字段中,不仅大量减少了自建数据库建设的标引工作量,而且实现了外文期刊题录信息的真正自动采集入库[9]。具体实现思路为:

1)根据Pubmed的E-Utilities编程接口,构建基于文献标题的检索输入流并解析出所对应文献的PMID号(PMID是Pubmed中每一篇文章都有的编号,通过PMID可以在Pubmed中非常快速便捷地定位到其对应的文章)。

2)依据文献PMID号再次在线检索Pubmed,读取单篇文献的题录信息的输入流,并同步写入本地文件中,从而获得该文献的XML文档。文献题录的URL链接接口则为http://eutils.ncbi.nlm.nih.gov/entrez/eutils/esearch.fcgi?db=pubmed&id=21818089&retmode=xml (21818089为文献pmid号)。

3)分析XML文档的逻辑结构,遍历解析出属性名称即申请传递文献的题录信息,例如文献标题、作者、摘要以及刊载期刊名称、ISSN、出版年、卷、期等,获取对应属性值。

4)将文献题录的属性值存储在数据库相应字段,实现期刊元数据的自动采集入库。

3.3 文献查重

读取申请传递文献的元数据库后,即可进行文献查重。系统集成的文献查重包括来源期刊查重和具体文献查重两方面。具体文献查重首先依据申请文献的标题及来源出处与自建数据库中的文献比对,如果符合则返回命中文献的题录信息页面链接,读者直接下载原文,无须申请馆际互借。来源期刊查重主要依据平台集成的自建馆藏电子期刊库,依据文献所属期刊名称及ISSN号等信息源与之比对,如果符合则返回命中期刊的原文链接,读者浏览期刊所属出版社的网址自行下载原文,如果原文无法获得授权或者明确明说无版权下载,读者则继续提交申请,最大程度地避免文献重复索取。

3.4 文献传递的反馈信息

图书馆文献传递负责馆员获取原文之后,通过文献传递原文库(自建外文期刊原文库)后端管理模块上传文献原文,系统自动将文献题录信息页面链接发送至申请者注册的邮箱。此外系统提供文献应助结果浏览页面,读者也可随时关注事务进展情况。或者对接智慧校园的短信服务系统,通过短消息提醒读者接受文献。

4 应用效果

4.1 移动图书馆门户搭建

图书馆微门户功能模块嵌入智慧校园私有App上,使用Java语言、HTML5、CSS3 等开发程序,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个人图书馆、文献传递、馆藏OPAC、读书推荐、意见调查等(图2)。

4.2 期刊论文元数据检索

读者进入文献传递微服务,通过表单提交申请传递文献的标题,系统自动在线检索Pubmed数据库,返回符合的文献信息(可能存在重名或相关文献,图3)。如果未命中任何文献,则需要读者手工填写文献信息进行求助。

读者选择确认传递的文章后,提交申请。系统首先进行来源期刊与传递文献查重比对,并返回检索信息(图4)。如果浏览期刊网址后仍无法下载原文或未被申请过,则继续点击申请,交由图书馆馆际互借负责馆员处理。

4.3 信息反馈

馆员获得文献原文后通过后端管理模块上传至自建的外文期刊原文数据库中,系统自动更改文献应助状态信息,并把代查文献在数据库中的全文链接信息发送至申请者信箱。

5 结束语

本研究将图书馆传统的文献传递业务嵌入“智慧校园”平台,同时与图书馆外文期刊数据库、馆藏外文期刊目录等自建资源互相融合,不但可以节省文献传递的时间,避免重复索取,实现传递文献的真正共享,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自建数据库的资源量,保障数据库的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切实提高自建数据库有效利用率。同时对申请传递的学术文章定期进行分析统计,包括数量、来源期刊、专业学科、传递渠道、费用等[10],测算图书馆的文献满足率,了解用户的文献需求量和学科分布,影响用户获取文献原文的障碍等,并根据读者的需求及时调整外文期刊的配置策略,为图书馆优化文献资源配置提供及时科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石臣磊,袁丽丽,侯超越.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校园类App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1):34-35.

[2] 张晓青.国内图书馆移动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985”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的调查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11):73-78.

[3] 高英齐,吴咏梅.“985”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情报探索,2019(8):61-68.

[4] 徐健.基于“智慧校园”的嵌入式档案信息服务模式探讨[J].兰台世界,2020(6):109-110.

[5] 曹雅霞.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与文献资源建设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实践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4(1):33-36.

[6] 杨晓秋.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与数据库采购整合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7):33-35.

[7] 孙荣.移动校园平台支持下的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研究——以微哨平台为例[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6(9):95-101.

[8] 苏叶,黄文.基于NCBI开放接口的学科信息平台PubMed检索服务功能实现[J].军事医学,2014,38(3):216-219.

[9] 武海东.Pubmed期刊元数据的自动采集入库[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19(S2):91-94.

[10] 于曦.基于Wiki的文献传递工作流集成平台的构建[J].图书馆建设,2012(3):88-91.

【通联编辑:谢媛媛】